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1篇
  20篇
综合类   23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29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雄性SD大鼠233只,随机分成6组。组Ⅰ~组Ⅲ为富硒麦芽(SEM)处理组,日粮中添加SEM使硒含量分别为0.3、1.0、3.0 mg.kg-1;组Ⅳ~组Ⅵ,分别为亚硒酸钠(SS)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日粮中添加SS至硒含量分别为3.0、0.1、0.1 mg.kg-1。组Ⅰ~组Ⅴ,饮水中添加二乙基亚硝胺(DEN,100 mg.L-1)诱癌,连续16周。18周末采血、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肝脏形态学、肝癌标志物、肝功能、血糖、血钙及血糖调节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发现,某些剂量的SEM能显著地减少肝癌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目,降低肝癌标志物甲胎球蛋白、谷胱甘肽硫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含量,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水平,抑制血糖水平下降和血钙升高,提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等激素水平并改变其相对关系,且作用显著强于SS组。血糖与上述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SEM比SS能更有效地抑制DEN所致肝损伤,延缓肝癌进程,保护肝脏;肝癌大鼠低血糖症、高血钙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吨田宝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吨田宝,能降低水稻植株高度,从而有利于植株抗倒伏;同时,水稻分蘖数、叶片数、干物质积累、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也均有所增加,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各处理中以以秧田期和拔节期各喷施一次吨田宝的处理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达9 138.40 kg/hm2,比对照增产725.92 kg/hm2,增产率达8.63%。  相似文献   
83.
已有证据表明,microRNA在动物皮毛发育和形态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山羊皮肤microRNA的研究中,数据库不完善仍是限制其功能研究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山羊基因组为参考,对高通量测序中未注释的占总reads 5.40%的数据,使用Mireap软件预测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并对新的microRNA的长度、表达量、基因组定位、靶基因预测及KEGG pathway进行分析.研究预测到28个新的microRNA,其长度分布与已知山羊、牛等动物的分布一致.对表达量统计表明,表达量在100以上的有4个,最高的是Novel-15,达到555;表达量在10~100的有19个;低于10的有5个.基因组定位研究表明,新microRNA在山羊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在5、6、7、19和X染色体上分别有两个microRNA被定位.预测和分析得到6 519个靶基因.KEGG分析结果表明,有3 552个靶基因定位到51条通路中,占前3位的通路是Metabolic pathways、Pathways in cancer、MAPK signaling pathway.本研究发掘了更多山羊的microRNA,为今后山羊皮肤发育调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适宜内蒙古通辽地区种植的优质苜蓿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通辽地区研究了18个苜蓿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及越冬率.结果表明:加拿大苜蓿、美国杂花苜蓿、加拿大中间苜蓿、敖汉苜蓿、美国紫花苜蓿和草原3号在各方面都优于其他供试品种,其中敖汉苜蓿、美国紫花苜蓿和草原3号表现最优,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5.
洋葱属于百合科葱属植物,由于其营养丰富,尤其富含维生素C深受人们的喜爱.洋葱、大葱对人无害,但有的动物采食之后,可以引起中毒,文献中有较多关于牛、马、犬等洋葱中毒的记载,但猫的洋葱中毒却少见报道.现报告1例猫洋葱中毒病例的临床病理分析情况,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86.
组织贴块法培养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组织贴块法培养原代和传代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将1~10日龄雏鸡的肺动脉中膜切成小于1 mm2的组织块,用翻转干贴壁法进行贴块培养.采用形态学和抗α肌动蛋白抗体(α-actin)免疫组化染色法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的细胞呈梭形,重叠生长,呈典型的"峰-谷"状.抗α-act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胞浆内有明显的细丝,呈现棕黄色,表明所培养的细胞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组织贴块法简便易行,可用于血管病理生理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87.
将体重为120~150 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145 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5只)、肝癌模型组(40只)、亚硒酸钠组(40只)和富硒麦芽组(40只).在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至硒含量达到饲养标准(0.1 mg·kg-1),在亚硒酸钠组和富硒麦芽组日粮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和富硒麦芽使硒含量均达到3.0 mg·kg-1.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连续16周饮用含100 mg·L-1的二乙基亚硝胺(DEN)溶液以诱癌,然后改饮自来水至18周末.每组于4、8、12、16和18周时随机挑取5只大鼠断头处死,肝脏切片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后计数肝癌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并计算PCNA指数(PI);取第18周肝脏上的癌结节经第8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后,计数肝癌组织中的新生微血管数目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表明:2个补硒组大鼠MVD值及PCNA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与亚硒酸钠组相比较,富硒麦芽组大鼠MVD值及PCNA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上述结果提示:富硒麦芽较亚硒酸钠更能有效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更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8.
菜用大豆新品种桂鲜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鲜豆1号是以乌皮青仁为母本、桂早一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秋季菜用大豆品种,具有单株结荚多、青荚绿色饱满、鲜荚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虫和抗倒伏能力较强等特点,2008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西作春、秋季菜用大豆种植。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合理密度、科学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89.
[目的]为红麻纤维和种子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于2009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基地以福红991、福红952和福红航992为供试材料,设置品种、播期及密度三因素处理,考查全生育期、株高、茎粗、皮厚、皮重、种子产量等指标.[结果]对红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影响的顺序为:播期>密度>品种;5月11日播种可获得较高的纤维产量和有效种子产量;种植密度为22.5万~27.0万苗/ha时获得较高的纤维产量和有效种子产量;3个红麻品种之间的纤维和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与纤维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有株高、茎粗、皮厚等8个指标,与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有株高、茎粗、株熟果数等11个指标.[结论]一定时期内,红麻适当早播可以获得较高的纤维和种子产量,但在7月左右晚播其种子产量也较理想.在红麻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目标综合考虑播期、密度及品种的协调关系.此外,在红麻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可选择株高、茎粗、皮厚等指标进行重点考察.  相似文献   
90.
天水市近50年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天水浅层地温的影响,利用天水市1963—2012年0~20 cm各层逐年、逐月平均温度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变异系数、九点二次平滑、Mann-Kendall检验以及Yamamoto检验法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近50年浅层地温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天水浅层各季节及年平均地温均呈显著性升高趋势。年平均地温升幅在(0.02~0.47)℃/10 a间;季平均升幅在(0.17~0.47)℃/10 a间。冬季浅层地温变异系数较大,夏季变异系数最小。各浅层平均地温的年际变化特征也为上升趋势。经历了“冷—暖”的演变过程。20世纪60—90年代初期为偏冷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地温为偏暖阶段;21世纪以后呈下降趋势。各浅层平均地温在1993年前后均发生了突变,5 cm、20 cm平均地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