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94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55篇
  59篇
综合类   486篇
农作物   157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扩大板栗的栽培区,改造东北栎属次生林,通过两年的时间,对栎属上嫁接栗属、砧穗和嫁接树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分析,结果表明:栎属和栗之间,虽然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谱谱差很大,但也有共同的酶谱带,说明它们有亲缘关系。本试验还证明酶谱带数与嫁接亲和力无关,而平均酶谱迁移率越小,其嫁接亲和力越强;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活性差异越大,其嫁接亲和力越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天山南坡农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分析土壤养分与地形因子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共采集研究区487个样品,土壤指标有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采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土壤pH值的变异性最低,而有效磷和速...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现有的位置直接反馈式二维(2D)伺服阀的液压伺服螺旋结构复杂和加工昂贵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反馈机能的浆翼式力矩马达,将其作为电-机械转换接口与阀芯相连而构成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的力反馈式二维(2D)伺服阀。加工了3种不同浆翼倾角的马达样机并搭建了实验台架,分别采用磁路解析、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该马达的反馈力矩与衔铁轴向位移之间的特性关系。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基本相符,显示该马达的反馈力矩-位移特性曲线呈线性关系,且幅值随着衔铁位移增加而增大;对比不同倾角的特性曲线可以得知,增大浆翼倾角是增加反馈力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4.
无刺红树莓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无刺红树莓带芽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筛选各组织培养阶段高频、稳定的适宜培养基。结果表明:外植体以茎段为佳。分化培养基以1/2 MS 6-BA 1.0 mg/L 活性炭0.1%最好,分化率可达100%;继代增殖培养基以MS 6-BA 1.0 mg/L NAA 0.1 mg/L最理想,增殖倍数可达7倍;生根培养基以1/2 MS IBA1.0 mg/L 活性炭1.0 g/L最佳,生根率可达93.33%。生根类型多为皮部生根。采用2步移栽法进行移裁时,第1次移裁以河砂为基质移栽成活率达到98%,第2次移裁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995.
无公害稻鸭共育的应用效果和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自1998年以来,在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和吸收日本稻田养鸭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主创新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提出的一项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节约黑龙江省采暖期能源消耗,实现气候对采暖耗能影响的定量化评估,并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利用黑龙江省62个气象台站1961—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倾向率、累计距平法及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采暖期采暖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黑龙江省采暖期采暖初日数呈推迟趋势,采暖终日数明显提前,采暖期长度和采暖度日均呈显著下降趋势,采暖度日平均减少了498.4℃·d;从空间分布看,黑龙江省采暖度日基本上呈由北向南递减分布,纬向分布比较明显。各地均呈减小趋势变化,变化速率在-50~-169(℃·d)/10 a之间;黑龙江省采暖度日在1988年发生突变,突变后采暖度日明显减少;全球气候变暖,黑龙江省采暖期气温显著上升使得各地采暖强度有所降低,从而降低了供热成本,节约了能源。利用度日与气温之间的统计模型,可估算出气温每升高1℃,采暖耗能量大概降低3.9%。  相似文献   
997.
不同土壤pH对蓝莓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3年生盆栽蓝莓"北陆""都克""喜来""伯克利"为试材,采用硫磺粉调节土壤pH,测定不同土壤pH处理(pH 3.42、4.27、4.75、5.84、6.83)对4个蓝莓品种当年生枝条上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蓝莓大面积栽培于黑龙江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个品种蓝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随着pH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相反趋势,并在pH 4.75时达最佳值;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无明显变化;叶绿素含量以"伯克利""北陆""都克",Pn以"北陆""都克""伯克利""喜来","喜来"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土壤pH影响最大;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随着pH的升高呈先升高再降低变化趋势,初始荧光(Fo)则相反,先降低再升高。荧光参数测定结果表明,pH 3.42、6.83时蓝莓叶片受到较大的光抑制,此时蓝莓会将过多的光能以热能形式损失。综上所述,pH 4.75最适宜蓝莓生长;4个品种的光合作用比较,"喜来"受土壤pH影响较大,"北陆""都克""伯克利"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998.
【目的】OsHKT(High-affinity K~+transporter)是与水稻耐盐胁迫有关的一类Na~+或K~+转运体或Na~+-K~+共转运体,对水稻体内Na~+再循环,维持植株地上部特别是叶片中的低Na~+浓度和低Na~+/K~+比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OsHKT基因家族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昼夜节律性以及盐、ABA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OsHKT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OsHKT基因家族中不同成员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OsHKT1;1、OsHKT1;3、OsHKT2;3以及OsHKT2;4主要在水稻的叶片中表达,其余基因在根中表达水平较高。分析盐处理后OsHKT家族基因在水稻根和叶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OsHKT家族基因的表达均受盐胁迫的影响,但是不同OsHKT家族成员对盐胁迫反应不同。盐处理后OsHKT1;5、Os HKT2;1和OsHKT2;2基因在根和叶中的表达模式是一致的,而其他家族成员在根和叶中存在差异。所有OsHKT基因的表达在根或叶片中均受ABA调控,其中只有OsHKT1;3和OsHKT1;5在根和叶片中表达模式相似。光周期表达模式结果表明,OsHKT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具有相似的昼夜节律性。【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稻OsHKT家族不同成员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相似的昼夜节律性,并且不同成员对盐胁迫和ABA应答反应不同。这种表达模式可能与水稻在不同环境下的盐胁迫反应相适应。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OsHKT基因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文章分析了托克托县有林地近、成、过熟林林冠下的天然更新状况,表明天然更新面积为10 756.8 hm^(2),更新株数236 650株,平均每公顷更新株数仅为22株,总体更新水平不良。从不同影响因素来看,郁闭度为0.40和0.50的林分天然更新面积较大,阔叶林的天然更新面积较大,林冠下更新的幼树绝大多数为杨树。建议采取合理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促进林分良好更新,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为获得适用于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的低能耗和低排放的堆肥氧气供应参数,采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模拟受控条件下的气体供应,以厨余垃圾和园林废弃物为堆肥原料,通过设置氧分压为5%(T1)、15%(T2)和30%(T3)的3个处理,探究氧分压对堆肥理化性质及NH3和H2S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有助于物料快速降解和堆体升温,堆体最高温度(65.95 ℃)和高温期持续时间(14 d)高于其他2个处理;T2处理NH3累积排放量分别比T1和T3处理减少了65.35%、24.01%。相关性分析表明,O2浓度、EC、C/N、NH4+-N是影响恶臭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综合堆肥理化指标和恶臭气体排放情况,氧分压为15%可以同时缩短堆肥周期和减排臭气,研究结果可为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中有机循环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