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西藏浪卡子县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NaCl和PEG-6000溶液室内模拟盐胁迫和水分胁迫,探讨牧草种子萌发对水、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PEG-6000和NaCl溶液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具有极显著的影响;0~10%的PEG-6000处理下,种子均能正常萌发,且胚根在5%PEG浓度处理下略高于对照;种子在0~0.4%的NaCl溶液浓度范围内均能正常萌发,且在0.2%的NaCl溶液浓度培养下发芽率高于对照处理。5%的PEG溶液浓度和0.2%NaCl溶液浓度有利于西藏浪卡子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2.
根据青稞大田生产对技术的需求,从种子处理、土壤处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与收获等方面,研究制定了青稞栽培技术规范,供青稞大田生产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西藏高寒草地主要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特性,试验以西藏不同地区的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丝颖针茅(Stipa capillacea Keng)、梭罗草[Roegneria thoroldiana (Oliv.) Keng]、三毛草[Trisetum bifidum (Thunb.) Ohwi]、羊茅(Festuca ovina L.)、早熟禾(Poa annua L.)、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等15份野生牧草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纸上发芽法测定和分析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率及胚根长和胚芽长等指标。结果表明:西藏高寒草地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率普遍较低,除普保乡披碱草、当雄县雀麦、班戈县梭罗草和班戈县中亚早熟禾外,其他11份牧草种子萌发率均低于50%。班戈县梭罗草和普保乡披碱草种子胚根和胚芽相对较长;除那曲市冷地早熟禾、普保乡早熟禾种子胚根较胚芽长外,其余13份野生牧草种子胚芽较胚根长。说明萌发率低下是限制西藏高寒地区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及牧草成功建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芥蓝中的BoaBKI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与表达分析.[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芥蓝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设计引物,克隆BoaBKI1基因;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BoaBKI1基因序列;用半定量PCR进行BoaBKI1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到BoaBKI1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其开放阅...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小黑麦与黑麦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以提高其发芽率与出苗率,分别研究了三种恒温(20℃、25℃、30℃)对不同种的小黑麦与黑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小黑麦与黑麦种子萌发影响很大,小黑麦种子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升高,25℃是黑麦种子发芽率由高到低的一个温度转折点;小黑麦种子在25-30℃之间发芽最好,黑麦草种子在20-25℃之间发芽最好。  相似文献   
16.
大连刺参体腔液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序列的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NCBI提交的刺参体腔液(Apostichopus japonicus)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s,MBLs)序列(AY625513)设计引物,抽取刺参体腔液进行总RNA提取,采用RT-PCR技术,获得498 bp目的片段。通过克隆、测序确定得到刺参MBLs序列。将得到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鉴定了大连刺参MBLs序列,并为我国不同区域刺参的进一步分类提供了科学的分子水平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以及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畜禽育种已经从基于表型的选择方法过渡到以分子标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为主的现代育种新策略上。生物育种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统称,是衡量农业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包括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转基因和基因编辑育种、胚胎工程技术体系等育种手段。生物育种作为畜禽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持续推动着我国的种质资源创新。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育种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包括不同育种方法在畜禽种质开发和遗传改良上的研究进展,探讨分析了当前畜禽育种的现状与问题,以期实现生物育种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