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8篇
  5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6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花生果针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花生果针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显微和超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花生受精的胚珠位于果针顶端,包被于皮层细胞和居间分生组织中,胚珠以下一段呈“H”状居间分生组织为果针细胞快速分裂区域;果针含11~13个维管束并围绕在皮层细胞和中心细胞髓之间,其排列方式与典型的双子叶植物茎相同;在皮层细胞的邻近维管束的最内1~2层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淀粉粒,淀粉粒通常位于细胞的底部,可能与果针向地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2.
花芽的发育是花品质形成与调控的生物学基础,温度是影响蝴蝶兰(Phalaenopsis hybrida)花芽分化与发育乃至花朵开放的重要因素。为鉴定低夜温诱导蝴蝶兰花梗芽分化和发育相关基因,以蝴蝶兰兄弟女孩品种为材料,利用抑制削减杂交技术,构建低夜温诱导的花梗芽与营养生长期顶叶的正向差减文库。PCR验证后,挑取300个阳性单克隆进行测序和分析,共获得207条非冗余序列(Gen Bank登录号:JK720764~JK720970)。这些基因覆盖了宽广功能范围的开花相关基因,提供了从营养生长期向生殖生长期转变相关分子机理方面的有益信息。Real-timePCR检测了具不同功能的23个基因在营养生长期顶叶和不同大小花梗芽中的表达水平。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不同,但在一定大小花梗芽中的表达量较营养生长期顶叶均有上调。与在营养生长期顶叶中的表达量相比,flowering locusT(FT)、APETALA1(AP1)、茉莉酮酸酯-O-甲基转移酶(JMT)基因和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在各阶段花梗芽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表明这4个基因可能在低夜温诱导蝴蝶兰花梗芽分化和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深入探究低夜温诱导蝴蝶兰开花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3.
国内外花生遗传转化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近十年花生遗传转化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花生遗传转化目的基因的来源和基因导入的常用方法,以及高效的转基因再生系统。  相似文献   
104.
花生幼叶丛生芽的诱导和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花生种子无菌条件下萌发4天、7天、10天、27天的幼叶作外植体,分别接种于加有不同激素配方的芽诱导培养基上,1周后叶片伤口处膨大并有黄绿色愈伤组织出现,3周左右可以看到丛生芽点的出现,芽诱导率达85%以上;继代培养4周后转至高浓度BA(10 mg/L)的MS培养基上促进芽伸长;当小苗长至3 cm左右时,移入NAA(1 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再生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5.
抗黄曲霉花生种皮纹理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比较分析了花生高抗、中抗和高感黄曲霉菌品种种皮纹理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的花生遗传型种皮纹理超微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且与抗黄曲霉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6.
花生抗黄曲霉侵染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花生抗性结构因素、化学特性等被动抗性因素以及受黄曲霉侵染后产生与抗病性有关的生化反应等主动抗性因素两个方面概述近年来花生抗黄曲霉侵染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7.
全国南方片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共进行了6期,鉴定了粤油116、汕油523、粤油223等16个花生品种,这些品种在华南地区大面积推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全国南方片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就改进区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8.
高产,优质,抗锈病花生新品种粤油223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9.
花生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花生生产发展较快,但单产还不高,原因之一是叶斑病在全国普遍发生,锈病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今后花生选种目标除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外,还要求具有抗逆性、抗病性强的特性。不少野生种的抗病虫力、抗逆性能很强,有些含油分和蛋白质较丰富,例如A.monticola抗叶斑病;A.glabrata抗叶斑病、锈病和芽枯病,对螨类和蚜虫也有较  相似文献   
110.
花生新品种粤油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油5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粤油116×PI381622)F1×粤油116〕F1×粤油116作母本、桂油28×ICG8641作父本,于1987年春植有性杂交,1988~1989年4次单株选择,1996~1997年参加广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