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71.
猪弓形虫病(猪弓形体病或猪弓浆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原虫性传染病。感染弓形虫的猫、狗、鼠是引起猪弓形虫感染的主要来源。对猪弓形虫病必须进行实验室快速确诊并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这对于养猪生产与公共卫生均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7月初,博白县博白镇某猪场暴发一种以病猪发热、呼吸困难、流产并出现死亡为特征的疫病。  相似文献   
72.
广西猪乙型脑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猪乙型脑炎(JE)的感染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广西猪群JE监测和防控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2010年,采集广西边境14市未经JE疫苗免疫的2597份猪血清,采用LAT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EV)血清抗体,并对不同区域、季节和年龄段等猪群JE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广西受检猪群JEV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0.65%;感染率以桂南地区最高(72.15%),桂北地区最低(35.71%);夏秋季节(5~11月)是主要流行季节,平均JEV血清抗体阳性率达70.67%,3~4月仅为26.75%;2008~2010年,猪群JEV血清抗体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广西受检猪群JE感染较普遍,有一定的地域性及季节性,且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猪是JEV重要的贮存宿主及传染源,应采取有效的监测与防控措施,杜绝猪JE的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73.
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非结构蛋白NS1基因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讨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PPV-N株)的分子病原学机理,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PPV全基因组序列(登录号NC_001718)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获得PPV-N株NS1全长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而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NS1,并在BL21(DE3)pLysS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NS1在大肠杆菌中得到成功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90.0 kDa;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该蛋白能与PP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NS1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且具有免疫原性,可作为PPV临床鉴别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74.
对近年来广西出现的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诊断要点进行了概述,提示原在猪瘟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示病意义的典型眼观病变较少出现在非典型猪瘟病例,而原先易忽视的眼观病变如肾纵切面。肾乳头呈现点状出血、扁桃体充出血及点状脓性病灶、心浆膜粘膜有出血斑点、胃浆膜及胃底部黏膜有出血斑点或有溃疡点等病变频繁出现,成为新的示病指征趋势;指出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是快速确诊非典型猪瘟的诊断技术;提出实施猪瘟免疫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免疫程序、适度加大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头份、淘汰带毒感染母猪等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75.
2018年5月,广西某县某猪场突然有70多头35日龄猪发病,病猪症状为消瘦、腹泻、气喘、腹式呼吸,其中20多头猪病死.病死猪剖检病变为淋巴结肿大、出血;肺充血、出血,与胸膜粘连;肝充血;脾有梗死点;肾充血,表面有散在的出血点;膀胱黏膜有散在的出血点.应用抗生素对病猪进行治疗无效.该猪场将其中5头病死猪每头分别采取淋巴结...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于广西某猪场采集疑似感染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的腹泻仔猪小肠及其内容物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细胞病变(CPE)、RT-PCR、间接免疫荧光(IFA)和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PDCoV,命名为CH/GX/1468B/2017(简称PDCoV 1468B)。该毒株可稳定有效地在LLC-PK细胞生长增殖,并引起典型CPE;该毒株已在LLC-PK细胞连续传代15代,病毒滴度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逐渐提高并稳定在108.10TCID50/mL以上。该毒株全基因组序列长25 399 nt;与23个GenBank中登录的参考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比对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97.2%~99.4%,其中PDCoV 1468B分离毒株与Vietnam/Binh21/2015株同源性最高,为99.4%。全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DCoV 1468B分离毒株属于Ⅱ群,与东南亚国家PDCoV毒株亲缘关系密切,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出PDCoV 1468B株并进行了全基因序列分析,为进一步开展PDCoV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同时可为PDCoV的遗传进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7.
为调查广西猪戊型肝炎(HE)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套式RT-PCR方法对采自广西14市43个猪场的508份3月龄左右猪只粪样及市售182份猪肝扩增猪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基因特异序列,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508份猪粪样中194份可以检测到HEV RNA,阳性率为38.2%;182份猪肝样本中,33份可检测到HEV RNA,阳性率为18.1%;43个猪场中检出HEV RNA的有35个,猪场阳性率为81.4%。所获取的39株广西猪HEV ORF2基因特异序列同源性为89.9%~100%,提示在所调查的广西猪场中已较普遍存在HEV感染,所获取的39株广西HEV阳性样品均属于基因Ⅳ型。本研究结果佐证了感染猪及市售带毒猪肝脏是HEV重要的储存库和传染源,应该重视其公共卫生学意义,预防粪-口途径或者食源性HEV感染。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广西猪乙型脑炎(JE)地方流行毒株特点,为有效防控广西猪JE奠定基础。【方法】对从广西各地猪场采集疑似JE病例猪的脑组织、流产胎儿、死胎、木乃伊胎、公猪精液、猪舍蚊子等靶组织样品进行猪乙型脑炎病毒(JEV)检测,并选择部分阳性样品进行JEV分离鉴定及病毒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在采集的465份JE疑似病料样品中,有72份为JEV阳性;通过接种BHK-21细胞、乳鼠及SPF鸡胚,分离获得两株JEV地方分离毒株,分别命名为GP株和LC株;遗传进化分析显示,GP株和LC株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8%;两株分离株与疫苗毒株SA14-14-2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9.9%,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9.6%,且均属GIII型JEV。【结论】广西受检猪群存在较严重的JEV感染,应引起重视并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79.
[目的]全面掌握了解广西各地猪、牛、羊、鸡戊型肝炎(HE)的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来自广西各地猪(850份)、牛(392份)、羊(428份)、鸡(352份)共2022份血清中的抗HEV抗体,并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动物间抗HE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4种主要畜禽的血清总抗HEV抗体阳性率为44.76%(905/2022),其阳性率大小排序为:猪(77.53%)>牛(27.81%)>羊(21.03%)>鸡(13.35%);不同地区的畜禽血清抗HEV抗体阳性率都是以猪群的最高,均在59.00%以上.而从不同地区的4种畜禽血清总抗HEV抗体阳性率来看,以南宁市的最高(61.94%)、河池市的最低(30.93%).[结论]广西的猪、牛、羊、鸡群中均存在HEV感染,且猪在传播HEV方面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马尾藻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采用 奥尼罗非鱼作为试验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马尾藻多糖(添加量分别为0、0.10%、0.15%和0.20% ),饲养30日后测定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血液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浓度为0.10%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生长速度和降低饲料系数(P〈0.01),并能显著提高血液中红细胞数、总蛋白和血糖的含量 (P〈0.05);浓度为0.15%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其总蛋白含量(P〈0.01)和显著提高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P〈0.05);浓度为0.20%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其血液中总蛋白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力(P〈0.01),并显著提高溶菌酶活力(P〈0.05)。[结论]马尾藻多糖能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在奥尼罗非鱼饲料中马尾藻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10%-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