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辐射诱变是作物育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但绿豆诱变育种研究相对落后。用300、400、500、600、700Gy 5个剂量的60Co辐射处理籽粒大小不同的冀绿10号、冀绿15和V1128 3个品种的干籽粒种子,分析后代出苗率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情况,并对后代材料进行突变体选择。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剂量60Co对不同籽粒大小的绿豆品种有不同的辐射效果,其中,对大、中籽粒品种冀绿10号和冀绿15的出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小籽粒品种V1128的出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剂量辐射对绿豆后代营养体性状中主茎分枝数影响最大,使单株荚数和产量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但对荚长和单荚粒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后代连续选择,获得了无分枝、雄性不育及荚型特异等稳定遗传的变异材料。可为绿豆辐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创新的变异材料可供今后遗传研究及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42.
系统分析了2013 ~2014年河北进境皮张中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结果表明,共截获有害生物163批次,其中检疫性杂草2批,均为意大利苍耳.按照来源国家统计,从来自21个国家的皮张中均截获到有害生物,其中以澳大利亚截获批次和种类最多.河北进境皮张携带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较大,应加强进境皮张检疫力度,提升外来有害生物截获和物种鉴定水平等检疫措施,以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生物侵入我国.  相似文献   
43.
犬瘟热(Caninedistemper)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  相似文献   
44.
马志强  王珅  王保民 《河南农业》2019,(18):34-35,3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稳步提高,人们利用周末等相对较短的闲暇时间享受自然、放松心情的近郊游成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方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传感器设备大量的应用到现代农业生产中,这就为通过各种终端设备智能监控农业生产提供了可能。根据中牟县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当前农业发展定位和体验式休闲农业发展的状况,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平台虚拟或亲身感受集观光、休闲、劳作、科普为一体的体验式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5.
针对绿豆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粗放、肥水管理不合理及病虫草害防治不科学等问题,依据河北省环境条件和绿豆生产要求,制定了绿豆全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对绿豆生产过程中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整地、播种、苗期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储藏等技术环节进行规范,用于指导生产,以期促进河北省绿豆产业向绿色、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构建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分析系统,为食用豆品种改良和基础研究提供丰富的种植资源和研究信息。【方法】借助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保存的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信息,基于B/S模式开发,利用LAMP(Linux+Apache+MySQL+Perl/Python)环境,设计并构建了在线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分析系统(https://breeding.biobin.com.cn/germ),并展示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结果】构建了由数据层、处理层、表现层构成,可进行表型数据导入、检索与编辑的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结合相关工具可进行表型相关性、层级聚类、划分聚类、遗传多样性指标等分析,且分析结果可视化。其中,表型鉴定可进行表型相似性与性状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以雷达图或者线性回归图形式展示;表型相似性分析可以快速比较多个材料之间的数据,综合评价多个性状,选择更符合预期的育种材料;性状相关性分析可以分析任意两个性状之间的关联性,得到性状之间的关联程度。【结论】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分析系统的构建有效解决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信息保存分散、不标准、分析利用困难等问题,实现了资源数字化管理、分析和共享,可用于我国食用豆育种及相关性状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7.
我国绿豆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是我国种植的主要食用豆之一,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调整种植结构、丰富人们膳食和农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共育成绿豆品种141个,育种手段实现了从农家品种提纯复壮、优异品种引进、系统选育、辐射诱变到杂交选育的转变,解决了绿豆品种中存在的生育期长、蔓生倒伏、产量低、抗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特别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以来,杂交选育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结合,使新品种的产量、抗病虫性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进一步提高。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绿豆产业出现了种植面积先增后减、进口量连年增加、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优质专用和多抗品种缺乏等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绿豆产业及品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我国绿豆品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绿豆品种改良的主攻方向,旨在为我国绿豆产业发展和品种改良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为了筛选适合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绿豆新品种,以国家鉴定品种冀绿13号为对照,2019-2020年间对来源于15家育种单位的27个绿豆新品种在23个试验点进行了联合鉴定。结果表明,0802-4-2-1-2-1、保绿201323-3、保绿201322-3、白绿13号、皖科绿3号、渝绿9号和品绿2014-129共7个品种增产显著,较对照增产2.35%~11.55%。综合分析,0802-4-2-1-2-1、保绿201323-3、保绿201322-3和皖科绿3号的生态适应性较好。根据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等表型性状及产量表现,分别筛选出适宜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绿豆新品种,为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