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83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22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48篇 |
农学 | 338篇 |
基础科学 | 294篇 |
380篇 | |
综合类 | 1974篇 |
农作物 | 250篇 |
水产渔业 | 274篇 |
畜牧兽医 | 915篇 |
园艺 | 687篇 |
植物保护 | 1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10篇 |
2022年 | 157篇 |
2021年 | 174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168篇 |
2018年 | 171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287篇 |
2013年 | 167篇 |
2012年 | 213篇 |
2011年 | 226篇 |
2010年 | 258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235篇 |
2007年 | 256篇 |
2006年 | 202篇 |
2005年 | 228篇 |
2004年 | 187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176篇 |
2001年 | 150篇 |
2000年 | 143篇 |
1999年 | 135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117篇 |
1996年 | 117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104篇 |
1993年 | 87篇 |
1992年 | 84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4篇 |
1966年 | 3篇 |
1957年 | 6篇 |
195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为探讨粪肠球菌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其生物膜形成、黏附能力和抗吞噬作用等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本研究以猪源粪肠球菌N41菌株为受试菌株,将其分别与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肠炎亚种ATCC 14028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等参考菌株共培养,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其生物被膜生成量,通过菌落计数对猪肠上皮细胞黏附情况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吞噬能力进行定量。结果显示,大肠杆菌O157∶H7对粪肠球菌N41菌株生物膜生成量、黏附作用和抗吞噬作用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沙门氏菌ATCC 14028对粪肠球菌N41菌株的黏附作用明显增强(0.01p0.05),而对其生物膜量和抗吞噬作用变化不明显(p0.05);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则对粪肠球菌N41菌株的生物膜量增加和黏附作用明显增强(p0.01),抗吞噬作用也所有增强(0.01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后对粪肠球菌影响不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粪肠球菌毒力影响较小,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明显促进粪肠球菌的致病特性。本研究阐明了粪肠球菌在与其它致病菌共培养时,其毒力表现有增强的风险。 相似文献
23.
现行群体间遗传距离的度量方法都以等位基因频率的计算为依据,这些方法的缺点之一是在位点不多,多态笥不高时要求群体有较大的取样个体数目,另外,这些方法所建造的树素图不能反映群体是由混血引起还是由长期进化引起这一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个体间蛋白质多位点基因型比较为基础的群体间遗传距离和群体内基因杂合度的度量方法,以十个主要中国黄牛群体的遗传关系分析为例,比较圆满的解决了上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4.
<正>鹦鹉的前胃扩张症(Proventricular dilatation disease,PDD)最早报道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洲出口到欧洲的金刚鹦鹉很多出现呕吐、嗉囊迟缓、排便中存在未消化的种子等异常表现,发病动物出现消瘦,最终大量死亡。该病最早被称为金刚鹦鹉瘦病(Macaw waste dieases)[1],临床兽医和科研工作者尝试对该病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离,但始终没有成功。该病病原被怀疑是病毒,怀疑对象包括东部马脑炎病毒、副黏病毒等[1],直到2008年,Kistler等[2](美国)和Honkavuori等[3](以色列)2个团队分别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比对基因库,确定该病的病原为鸟类博纳病毒(Avian bornavirus,ABV),与哺乳动物博纳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约有75%的同源序列。目前,已发现有8种不同的ABV亚型[4]。ABV主要影响神经细胞,造成神经节苷脂炎,影响前胃(腺胃)平滑肌收缩,导致前胃扩张... 相似文献
25.
介绍如何树立大农业观念开展大血防工作方法和程序,主要是要掌握四个突破,即要突破传统的种植业习惯、养殖业习惯、生活习惯和旧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6.
礼县地处陇南山区北部,境内山梁起伏,沟壑纵横,森林面积较大,牧草丰茂,毒蛇处处可见(主要是腹蛇和竹叶青),常侵袭人畜。据调查,林牧地区每年有8~12%的家畜被毒蛇咬伤,其中60%左右因得不到及时治疗或因治疗不当而死亡,对畜牧业发展危害较大。近年来,笔者总结了民间兽医治疗蛇伤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用中西药综合治疗蛇伤病畜28例(其中马16匹、牛8头、驴4头),全部治愈,现谈一点体会,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27.
奶牛不妊症是奶牛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是奶牛达到繁殖年龄或分娩后的一定时间,不能配种或屡配不孕。笔者曾担任奶牛场技术顾问多年,积累了一些防治奶牛不妊症的经验,现归纳整理出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对“玉米田养鹅”(GCF)处理与常规除草剂处理(CK)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明确杂草在“玉米田养鹅”系统农田生产力提升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结果表明:GCF处理下杂草多样性优于CK,杂草产量也显著高于CK (P <0.05),但杂草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玉米(Zea mays)的生长,其中在放牧前后GCF处理下玉米叶面积均极显著低于CK(P <0.01),并直接导致玉米减产40.64%;相关性分析结果也证实,杂草产量与多样性均是导致玉米减产的关键因素,相关系数分别为-0.689和-0.881,但GCF处理下鹅的杂草采食量达到了60.24 t·hm-2,杂草通过鹅采食转化成经济效益,GCF处理的综合收益反而比CK高137.11%。因此,杂草在“玉米田养鹅”模式的经济增收上起到了关键的转化作用,这为今后农田杂草开发提供了新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9.
柞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性蚕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河南省的柞蚕生产和种茧繁育工作,20世纪90年代柞蚕微粒子病在河南省迅速传播。分析了河南省在柞蚕微粒子病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镜检设备简陋,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熟练的镜检人员不足,柞蚕微粒子病控制不力;预知调查难以贯彻执行,柞蚕微粒子病防治难度加大;制种时重目选轻镜选,重数量轻质量等。制种期目选、镜选和养蚕期技术操作充分结合起来,采取了严格淘汰柞蚕微粒子带毒率超标的种茧、严格目选蚕蛾、严格显微镜检种、提高放养技术等贯穿柞蚕整个世代的综合防治措施,使柞蚕微粒子带毒率逐年下降,原种种茧柞蚕微粒子带毒率基本控制在2%以内,为河南省柞蚕生产稳产高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知母散加减治疗马急性肾炎马有山马福全许龙春(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镇兽医站133216)(吉林省汪清县畜牧局)马急性肾炎常继发于感冒或其它传染病。临床症状以肾区敏感、疼痛和血尿为特症。笔者用知母散加减治疗急性肾炎22例,全部治愈,现予报道,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