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12尾雌性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背部肌肉注射不同浓度(0、0.1、0.2、0.4 mg/kg·BW)17-β雌二醇(estradiol),并在0、60、120和180 d尾部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钙(Ca2+)、雌二醇(E2)、睾酮(T)、白蛋白(ALB)、卵黄蛋白原(VTG)、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胆碱酯酶(CHE)的含量。结果显示,注射雌二醇后,Ca2+和VTG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E2和ALP含量不断上升,T和CHE则含量不断下降。ALT和ALB含量上下波动。此结果表明,雌二醇对养殖中华鲟卵巢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会对其肝脏造成损伤,0.1 mg/kg·BW是较为适宜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
从鱼类行为学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历史与展望,论述了鱼类行为学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鱼类行为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县畜牧事业在大跃进形势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就养猪生产来说,到年终完成周转数二十万头,这将远远超过历年平均增长速度。据最近了解,全县生猪生产已较一九五八年增长了百分之七十七,出现了养猪面广、发展迅速,公养私养并进的新局面。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畜牧生产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中华鲟仔鱼从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丰年虫和水蚯蚓到能正常适应摄食人工饲料这一过程中鱼苗所处不同阶段的食性转换驯化,结果表明:初次开口摄食在8-10日龄,卵黄基本吸收完毕,营养完全依靠外界供给,即由内营养阶段转为外营养阶段。此时开始投丰年虫,成活率达85%;养殖7-10d改投喂水蚯蚓,水蚯蚓依仔鱼口径大小剁碎成段,此阶段成活率为80%;养殖30日后开始投喂微粒饲料,鱼苗出现大量死亡,成活率陡降至60%;待鱼苗能正常摄食微粒饲料后改投喂颗粒饲料,成活率又回升至70%。  相似文献   
15.
猪肉生产加工信息追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针对中国畜牧业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研究猪肉生产加工信息可追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国际通用物流信息标识和条码表示系统作为基础,对猪肉生产加工信息的可追溯性进行了需求分析和体系结构分析。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猪肉生产全程追溯体系,分析了猪肉生产供应链中物流单元的个体标识和追溯信息组成,设计了物流单元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标识载体样式;提出并分析了适用于该体系的软硬件系统结构以及生产质量控制预警机制,涵盖猪肉生产供应链的全过程;并给出了一个追溯应用范例。该体系能够将猪肉生产的信息流和实物流系统地联系起来,供应链各成员及消费者能够获取完整的猪肉生产加工信息。该体系是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长湖海子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7月对长湖海子湖进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主要环境因子的调查分析,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1种(含变种和变型),以绿藻最多(45.10%),其次为蓝藻(29.41%)和硅藻(13.73%),裸藻、甲藻和隐藻所占比例均低于2%。共鉴定出8种浮游植物优势种,其中两栖颤藻(Oscillatoria amphibia)优势度最高。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239.01×105~575.20×105 cells/L,平均值为385.86×105 cells/L。根据海子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丰度水平、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等指标综合评价,海子湖水域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各站点与TN、NH3-N、DO及TP关系较紧密,主要浮游植物中多数蓝藻与TN呈明显正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点与海子湖狭长形地形、进水口产生的水动力学特征以及沿岸较多人为因素干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智能视频分析的车辆异常行为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公司自主研发的呋喃它酮代谢物化学发光微粒子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效果,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猪肉、鸡肉、鱼肉、虾4个样品中呋喃它酮代谢物残留量进行检测,比对两种方法试验结果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使用直接竞争CLIA试剂盒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呋喃它酮代谢物残留量,其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在猪肉、鸡肉、鱼肉、虾样品中0.2、0.4、0.8μg/kg 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4.0%~101.0%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最低检测限分别为86.24、84.09、84.51、88.12 ng/kg;此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实际样品的阴、阳性判断结果一致,其结果稳定、可靠,可满足现场快速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它酮代谢物残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于2015年11月对湖北长湖马洪台区进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获得了浮游植物现存种类与丰度数据,使用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Margalef指数对该区域秋季的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据此评价了该区域的水质现状。结果显示,共鉴定该水域现有浮游植物植物7门53种(含变种变型),以绿藻门的种类为主,达31种,占物种总数的58.49%,其丰度占总丰度的35.86%;各样点浮游植物丰度相差不大,最大值为7.72×106ind./L;使用优势度指数筛选出优势种6种,优势种在所有样点均有出现,各样点优势种的丰度占比超过70%,尖尾裸藻有最大的优势度(0.21),扭曲小环藻、小球藻次之(均为0.19)。综合分析认为秋季长湖马洪台区属于中度污染、中贫营养型水体。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规方法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大小进行了观测。在光学显微镜下可鉴别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中华鲟外周血细胞中红细胞占大多数,其密度为(4.82±0.15)×1011个/L,白细胞数量较少。在白细胞中,血栓细胞数量最多[(48.56±1.38)%],其次是淋巴细胞[(32.44±1.92)%],嗜酸性粒细胞最少[(0.37±0.14)%];嗜中性粒细胞体积最大[(20.29±1.62)μm×(16.07±2.89)μm],淋巴细胞体积最小[(9.74±2.65)μm×(7.20±0.97)μm]。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实验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配制了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37%(对照组)、0.65%、0.96%、1.22%和1.48%的5组等氮等能饲料。每组饲料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2尾鱼,饲喂初重(10.06±0.39)g杂交鲟幼鱼8周。结果显示:(1)饲料中不同有效磷水平对实验鱼的成活率、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随饲料有效磷水平增加,实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稳的趋势,0.96%、1.22%和1.48%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0.37%组和0.65%组;全鱼粗脂肪含量呈降低趋势;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不同有效磷水平饲料对全鱼水分、粗蛋白和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0.96%、1.22%和1.48%组全鱼粗灰分、磷含量和脊椎粗灰分、磷含量均显著高于0.37%组和0.65%组。(3)随饲料有效磷水平增加,实验鱼血清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稳的趋势。0.96%、1.22%和1.48%组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0.37%组和0.65%组,对照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4)分别利用折线模型拟合分析实验鱼的增重率、全鱼磷含量和脊椎磷含量与饲料有效磷水平的相关性,得到饲料中适宜有效磷需要量分别为0.93%、1.02%和0.95%。综上所述,建议杂交鲟幼鱼饲料中有效磷添加水平为0.93%~1.02%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