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32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玉米是我省丘陵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高低对该区域粮食总产量和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该区域玉米生产历来倍受各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的高度重视,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涌现,为该区域玉米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12.
经济植物篱和增施钾肥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能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坡耕地植物篱和施钾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植物篱 横坡种植”模式减少水土流失66.0%,耕地生产系统产出能提高17%,输入能总量增加50%,有机输入能增加117.6%,提高耕地光能利用率17.6%;作物系统的能量产投比提高16.1%;在作物生长中、后期,提高花生叶面积指数和红苕叶面积3.8%和10.2%。植物篱结合钾肥情况下,分别提高花生叶面积指数和红苕叶面积6.3%和22.4%,产值增加38.3%,纯收入增加46.6%,产投比增加20.9%,劳动生产率增加20.3%。钾肥和植物篱之间存在显著正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13.
近年来,西南地区高粱病虫害和鸟害发生日趋严重,大斑病、炭疽病、纹枯病、锈病、黑穗病、地老虎、蚜虫,高粱螟、麻雀、斑鸠等病虫害和鸟害对高粱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本文总结了高粱主要病虫害和鸟害的危害特征及发病规律,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4.
强化科技支撑 推进地震灾后新农村恢复和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为例,介绍了地震灾后科技支撑灾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等恢复重建的主要成效,其主要做法是搭建产学研创新转化平台、强化需求对接、坚持"三生"兼顾、培育新兴产业、构建技术快速扩散新模式和强化辐射带动,最后提出加快恢复重建的建议,旨在为四川灾后新农村恢复与发展提供科技示范。  相似文献   
115.
为了探讨农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对嘉兴市水稻田、菜地、果园、畜禽养殖、农村庭院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氮、磷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TN、TP、Olsen P含量均呈自上层向下层逐渐降低的趋势.(2)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40 cm土层土壤TN含量差异显著,而40~80 cm土层土壤TN含量差异不大.(3)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80 cm各土层土壤TP、Olsen P含量的差异均显著.在0~80 cm土壤剖面中,养殖场、庭院、果园、菜地土壤TP平均含量分别为水田土壤的4.0、2.1、1.9、1.8倍;土壤Olsen P平均含量分别为水田土壤的35.5、10.6、10.0、4.4倍.  相似文献   
116.
成都市耕地土壤有机质现状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耕地是受人为活动影响最强、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土地资源类型之一。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是农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成都市是四川省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但耕地复种指数高,人地矛盾突出,探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及分布,对指导耕地培肥及农业生产布局具  相似文献   
117.
在云南桑园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喷施含硼、锌、镁、钼微量元素的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桑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微肥能提高桑树单株枝条长度、单株桑叶产量及单叶质量。喷施0.5%硫酸镁锌硼和0.1%钼酸铵增产效果较好,与喷清水相比,桑叶产量分别提高7.9%、10.5%;单株枝条长度分别提高7.6%、5.8%;单叶质量分别提高13.7%、14.8%。  相似文献   
118.
氮肥形态对坡耕地雨季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氮肥形态对土壤养分流失通量及途径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模拟径流小区观测的方法,研究在地膜覆盖与不覆盖情况下氮肥形态对坡耕地雨季土壤养分流失通量及途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壤中流氮、磷和钾的流失量分别占总径流流失量的71.30%、6.36%和8.85%,说明磷和钾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地表径流,而氮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壤中流,地膜覆盖降低酰胺态氮肥和缓控释肥处理氮素流失量,其中酰胺态氮肥处理地膜覆盖较不覆盖壤中流氮流失浓度和径流氮素流失量分别降低40.40%和29.32%。在无覆盖条件下,各处理径流氮素流失顺序表现为:酰胺态氮肥>铵态氮肥>缓控释肥>硝态氮肥,施用硝态氮肥氮素流失量最低,较施用酰胺态氮肥氮素流失少40.86%。在地膜覆盖条件下,各处理径流中氮素流失顺序表现为: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硝态氮肥>缓控释肥,施用缓控释肥氮素流失量最低,较施用铵态氮肥氮素流失少59.60%。结果表明在四川紫色丘陵区为了有效控制水土养分流失,在肥料形态的选择上,以无覆盖条件下施用硝态氮肥较好,以地膜覆盖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较好。  相似文献   
119.
巴西陆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巴西陆稻播种质量,可以显著提高秧苗出苗率:精耕细耙后播种可提高出苗率36.5%,覆种保墒可提高25.5%-124.9%,防治虫害可提高20%-50%。施足底肥,及时追肥抗旱,一般可增产20%以上。喷施多效唑可降低株高7.0%,提高产量9.2%。发展巴西陆稻有利于节水减灾增收。  相似文献   
120.
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桑树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夏伐式修剪、多年生试验桑园桑树主要生长发育指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氮磷钾肥能促进桑树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干物质含量,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氮肥、磷肥、钾肥对单株产叶量的影响表现分别为N2>N3>N1>N0、P2>P1>P3>P0、K2>K1>K3>K0。桑叶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施肥量为694.36kg/hm2N、198.15 kg/hm2P、274.26 kg/hm2K,最大值为8045.04 kg/hm2;枝条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施肥量为1000.05 kg/hm2N、242.04 kg/hm2P、218.01 kg/hm2K,最大值为5969.05 kg/hm2;春季新稍干物质积累量的推荐施肥量为883.76 kg/hm2N、204.48 kg/hm2P、426.59 kg/hm2K,最大值1410.24 kg/hm2。本文可为四川丘陵蚕区优质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