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农学   4篇
  7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擎天凤梨离体培养快繁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擎天凤梨短缩茎做外植体培养,通过固液培养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外植体诱导时,最佳培养基为MS(固)+6BA 2.0mg*L-1(单位下同)+NAA 0.1;继代增殖培养以MS(液)+6BA 1.0+IBA 0.1为优,培养30d,其增殖倍数可达5.8;MS(固)+6BA 0.1+IBA 3.0为较好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82.
以‘阳朔1号’金桔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和含氨基酸水溶肥三因素三水平(L934)的正交试验,研究三者复配处理对金桔果实着色进程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处理均能使金桔果实的着色指数上升,30d后7个处理呈显著上升,金桔果皮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42.06%-82.32%,类胡萝卜素升高4.77%-139.21%,花青素含量升高7.34%-112.03%,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7.75%-29.0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3.08%-17.54%,果实固酸比增加8.06%-67.75%,维生素C含量增加11.63-81.4%,对果实重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无影响。复配处理增加了金桔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片浓绿,保持植株树势。综合评价分析得出,120 mg/L 乙烯利+0.2% 磷酸二氢钾+800倍含氨基酸水溶肥处理对金桔果实改善着色和提高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3.
农倩  黎起秦  袁高庆  林纬  黄永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57-9558,9674
[目的]为利用水稻内生细菌与农药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抑菌率法测定水稻内生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96菌株与井岗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并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B196菌株与5%井岗霉素水剂质量比为1∶68.47的混剂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为209,其1 000倍液对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为75.57%,比单用B196菌株的防效高17.68%。[结论]内生巨大芽孢杆菌菌株B196与井岗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4.
茄青枯病菌引起的新病害-罗汉果青枯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汉果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罗汉果属[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 C.Jeffrey]植物。罗汉果中含有0.8%~1.0%的罗汉果甜甙,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是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最理想的甜味剂与保健品。罗汉果甜贰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外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85.
为探明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MG)抑制茄青枯拉尔氏菌的机制,利用二维电泳技术,分析了MG作用下茄青枯拉尔氏菌Rs-T02菌株的差异蛋白。结果发现在MG作用下的菌体中检测出29个差异蛋白点。采用质谱技术鉴定出22个差异蛋白,其中新增蛋白11种、缺失蛋白5种、表达上调蛋白1种和表达下降蛋白5种。这些蛋白参与能量代谢、信号转导、物质运输和DNA修复等途径。我们推测,与能量代谢相关的新增蛋白spot 9和缺失蛋白spot 65可能与MG抑制茄青枯拉尔氏菌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筛选防治茉莉白绢病菌的化学药剂和生防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对茉莉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测试化学药剂和生防菌以及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复配对茉莉白绢病的防治作用。[结果]测试的9种化学农药和6种生防菌中,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芽孢杆菌Bv22菌株对茉莉白绢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LC50分别为2690.96cfu/ml和200.05μg/L,且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芽孢杆菌Bv22菌株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mg/L和芽孢杆菌Bv22菌株108cfu/ml以及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0mg/L+芽孢杆菌Bv22菌株107cfu/ml和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0mg/L+芽孢杆菌Bv22菌株106cfu/ml对茉莉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44%、60.00%、96.67%和96.67%。[结论]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复配对茉莉白绢病的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7.
采用甲醇溶剂浸渍法提取了3种十大功劳茎干的化学成分,从中选择抑菌作用最强的植物,测定了其甲醇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细菌和1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在温室盆栽条件下测试了狭叶十大功劳提取物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相比阔叶十大功劳和长柱十大功劳,狭叶十大功劳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更强,且对6种植物病原细菌和1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和白叶枯病病菌等细菌以及玉米大斑病病菌、玉米小斑病病菌、甘蓝黑斑病病菌和香蕉弯孢霉叶斑病病菌等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此外,狭叶十大功劳提取物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达57.45%。  相似文献   
88.
以蚊净香草的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用0.1%的升汞作为消毒剂,通过试验拟找出最佳的消毒时间及适于外植体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0.1%的升汞对两种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是5~7min,最适于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以及不定芽的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0.5mg/L(单位下同)+IAA0.1+NAA0.3、MS+6-BA0.25 +IAA0.5、 MS+6-BA0.05+NAA0.5 +IBA0.5。  相似文献   
89.
【目的】筛选聚合抗褐飞虱和抗稻瘟病基因水稻材料,为培育新型抗褐飞虱兼抗稻瘟病的水稻新种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虫鉴定相结合的手段,将抗稻褐飞虱基因bph20(t)和bph21(t)以及广谱高抗稻瘟病基因Pi9聚合到优良保持系博ⅢB的遗传背景中。【结果】bph20(t)的分子标记RM540和BYL7、bph21(t)的分子标记RM5348和RM222未在稻褐飞虱抗、感亲本间扩增出特异条带,无明显的多态性,不能用于该育种群体抗褐飞虱基因bph20(t)和bph21(t)的检测。Pi9的显性分子标记pB8以及共显性分子标记PB9-1在稻瘟病抗、感亲本之间可扩增获得特异条带,具有多态性,可用于Pi9基因的检测。经抗虫鉴定并利用标记PB9-1对BC6F2群体的22株材料进行PCR扩增,含有Pi9基因杂合体的有10株,纯合体有6株,不含Pi9基因的有7株。用源自广西南宁田间感褐飞虱和稻瘟病菌株进行多次抗病虫鉴定,筛选获得一批抗褐飞虱材料,其中抗性与抗虫亲本BPH54相当的材料有6份,在这6份材料中含有Pi9基因且抗稻瘟病的材料有5份,对稻褐飞虱的抗性与供体亲本BPH54水平相当。【结论】通过常规育种、分子检测和抗虫鉴定相结合的办法,筛选获得5份聚合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0和bph21)和抗稻瘟病基因Pi9的抗或高抗水稻中间材料,为选育新的双抗保持系和不育系提供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90.
以蚊净香草的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用0.1%的升汞作为消毒剂,通过试验拟找出最佳的消毒时间及适于外植体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0.1%的升汞对两种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是5~7min,最适于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以及不定芽的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0.5mg/L(单位下同)+IAA0.1+NAA0.3、MS+6-BA0.25 +IAA0.5、 MS+6-BA0.05+NAA0.5 +IBA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