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农学   4篇
  7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拮抗植物病害的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枯萎病、荔枝炭疽病和番茄青枯病,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经济作物上普遍发生的病害,分布极为广泛,而且危害相当严重。而目前防治这几种病害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2.
25%施立脱防治香蕉叶斑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叶斑病是我国南方蕉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其症状由不同病原危害造成 ,常见的有蕉叶灰纹病 (Cordanamusae)、蕉叶煤纹病 (Helminthosporiumtorulosum)和蕉叶褐缘灰斑病 (Cercosporamusae) 3种。叶斑病均发生于温、湿  相似文献   
63.
罗汉果是广西特产,果实营养功能独特,畅销东南亚、韩国和日本.罗汉果传统育苗是压蔓繁殖法,即秋分前后选择1 a生植株健壮藤蔓进行压蔓,长成种薯后作为次年生产用种,其缺点是对罗汉果危害极大的根结线虫可随种薯传给下一代植株,造成减产甚至失收,同时易引起品种退化.组培苗繁殖需要一定的技术和仪器设备,脱毒技术比较复杂,遗传性状不太稳定,种植后往往有相当部分不开花结果.而扦插苗则不但可克服上述不足且简单易行,早结丰产,为此笔者于2003~2004年进行了该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水稻穗腐病在我国水稻产区发生越来越重,调查了广西部分稻区稻穗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调查的广西水稻产区普遍发生稻穗腐病,个别田块严重发生,病穗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5.
内生细菌B47菌株的鉴定及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于番茄茎部能较强抑制茄青枯病菌生长的内生细菌B47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其最适长pH5~6,最适生长温度为35℃。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淋根法先接种B47后接种病菌和用注射法先接种B47菌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可取得81.25%和92.10%的防效,而用淋法、注射法同时接种B47菌与病原菌的处理防效较低。  相似文献   
6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2种杀菌剂对烤烟棒孢霉叶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st.)Wei]的抑菌效果,并对抑菌率高的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2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咪鲜胺和甲基硫菌灵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均为100%,EC50分别为2.00 mg/L和2.10 mg/L,霜霉威盐酸盐和多菌灵对该病原菌有负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阔叶十大功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阔叶十大功劳的株高和茎粗有显著影响,在6种不同施肥处理中,以处理4(N50g/株,P2O5100g/株,K2O50g/株)最利于植株的生长。阔叶十大功劳小苗生长需要提供钾肥,3年生植株的生长需要补充氮肥。  相似文献   
68.
对采自广西大化县的石韦叶斑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引起该病的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des(Penz.)Sacc.].病害叶部症状初为凹陷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部褐色.病斑外缘可见黄色晕圈.该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均为15~35℃,最适温度为30℃,在pH 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最适pH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min.光照处理对该菌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在相对湿度低于90%时不能萌发.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G-果糖、葡萄糖、甘露醇和硝酸钾,分生孢子形成最适碳、氮源分别是甘露醇、可溶性淀粉和大豆粉.  相似文献   
69.
拮抗菌防治西瓜枯萎病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西瓜、黄瓜、柑桔等作物根际中分离到的B11等芽孢杆菌的哈茨木霉T31、粘帚霉G1等拮抗真菌,对防治西瓜枯萎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经田间防治试验,T31、G1和B11单个菌的田间防效在35%-50%左右;施用T31、G1、B11的混合拮抗菌和采取的一些措施(有机肥作基肥,拮抗菌与杀菌霸混施)对西瓜枯萎病有更好的防治作用,防效达60%-85%。  相似文献   
70.
从广西大学农场和南宁市郊12种作物类型田块采集土壤样品,经分离、纯化后,获得66个真菌菌株和67个细菌菌株。用对峙法测定分离到的土壤微生物对供试拮抗真菌G1(粘帚霉Gliocladium spp.)、T1-2(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个真菌菌株和28个细菌菌株对G1有强烈的抑制作用,6个真菌菌株和18个细菌菌株对T1-2有强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