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究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耐达氟沙星鸡毒支原体的体外抑制效果,选择鸡毒支原体标准株S6和对达氟沙星MIC升高程度不同的突变株M1、M2和M4,分别测定泰乐菌素、大观霉素、林可霉素、泰妙菌素、替米考星和多西环素种对4株鸡毒支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并使用达氟沙星分别联合上述6种抗菌药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除达氟沙星外,...  相似文献   
102.
甘蓝型油菜主茎高度(茎高)是株型的构成因子之一,研究其遗传机理对油菜株型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目前对甘蓝型油菜茎高研究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2个油菜茎高差异较大的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SNP高密度遗传图谱, 2年共检测到11个茎高QTL,分布在A04、A06、C04、A08和C01染色体上,位点的表型贡献率为7.25%~19.61%。同时,以455份来源不同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结合重测序产生的SNP标记,对茎高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年共检测到5个SNP与茎高性状显著关联,分布在A08、A10、C02和C06染色体上。根据茎高定位结果,找到一些与激素途径(生长素、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光形态建成及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株高相关性状定位研究结果,将株高相关性状位点整合到甘蓝型油菜参考基因组上,发现4个以上群体都在A01、A03、A07、C03和C06染色体上找到株高定位的区间,2个群体在A10染色体上找到主花序长度共同定位的区间,在A02和C03染色体上找到一次分枝高度共同定位的区间。本研究中的茎高定位结果与整合后的株高相关性状QTL定位区间有部分重叠,位于A04、A06、A08、C04和C06染色体上。上述结果为甘蓝型油菜理想株型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生物有机肥对新整治土地地力的提升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新整治土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实现耕地土壤肥力最大程度提升。通过2016年云南省马龙县旧县镇花龙潭的玉米大田肥效对比试验,分析了玉米生育期内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处理3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CK和CK1,在6月处理3的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分别比CK和CK1提升51%和20%、7%和3%、10%和3%;在9月处理3全氮、全钾含量与CK和CK1相比分别提升59%和26%、9%和1%,全磷含量比CK提升6%,比CK1降低7%。(2)与CK1相比,处理1肥效缓慢而持久,处理2对土壤的肥力提升效果则表现为迅速稳定,为土壤提供更多养分。结果显示,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新整治土地地力的提升效果最好,为土壤提供了全面充分而持久的养分,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新整治土地土壤性状的改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从舟山海产品加工厂收集废弃鱼虾蟹等下脚料,利用脱脂奶平板培养基进行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筛选,获得的菌株利用Folin-酚法进行酶活测定,将酶活性最高的菌株进行16S rDNA分子鉴定,绘制系统进化树。研究初始pH、盐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单因素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再利用Expert-Design软件中的响应面分析方法(RSA)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1株具有较高蛋白酶活性的海洋细菌SP1,酶活测试结果显示该海洋细菌SP1的初始酶活为88.6 U·mL -1,16S r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属于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Bacills cereus SP1的单因素培养结果显示,该菌株培养时间48 h、初始pH值8.5、NaCl浓度25 g·L -1、培养温度40 ℃对应的酶活最高。通过Expert-Design软件,利用Box-Behnken Design(BBD)方法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设计培养条件,BBD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培养温度35.7 ℃、初始pH 7.7、NaCl浓度为20.7 g·L -1、培养时间48 h,摇床转速120 r·min -1,5%的接种量,实际酶活为101.8 U·mL -1,比优化前的酶活提高了14.9%,预测精度达到95.8%。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流行区域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重要病原之一。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虾肝肠胞虫18S r RNA保守区域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EHP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方法。建立的方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灵敏度是巢式PCR的10倍。特异性试验表明:检测其他常见病原均为阴性,特异性好;重复性试验显示: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重复性良好;对临床样品检测,与巢式PCR的符合率为97.81%。使用该方法对中山市、江门市和珠海市珠三角部分地区南美白对虾开展EHP流行病学调查,其中虾苗检出率为10.75%,成虾检出率为54.07%,部分区域检出率较高,要防范爆发风险。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以流产、生殖器官炎症、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慢性人兽共患病,主要危害人和动物的生殖健康,侵害多个组织器官,不易治愈,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各省份报告病例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而及时准确地诊断对预防和控制布氏杆菌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细菌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分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在试验条件下研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所致急性脑损伤及核因子κB (NF-κB)介导脑水肿发生的相关病理机制。【方法】 18头健康长白猪随机分为2组,攻毒组(13头)和对照组(5头),攻毒组肌内注射剂量为102HAD50/mL (HAD50:半数红细胞吸附量)的ASFV毒株Pig/HLJ/18,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试验期为15 d。试验期间观察临床症状,剖检死亡猪并观察脑部病变;利用原位PCR检测进行病毒定位;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结果】 攻毒组9头猪表现出临床神经症状,脑部剖检病变主要为脑膜充血和不同程度的脑实质水肿;ASFV主要位于脑部微血管中;病变早期主要为脑水肿,脑皮质区结构疏松、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神经元肿胀变圆、染色变淡,中后期除了表现脑水肿的特征外,还可见脑血管充血、多量微血栓形成及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攻毒组TNF-α、IL-1β、IFN-γ、NF-κB及MMP-9主要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中表达,AQP-4的阳性细胞主要是微血管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攻毒组上述6种因子的阳性表达率均极显著增高(P<0.01)。【结论】 急性非洲猪瘟脑损伤的主要表现为脑膜血管充血出血和脑实质水肿、组织学病变显示病毒性脑炎,ASFV感染脑部,促进炎性因子的异常高表达,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对TNF-α、IL-1β、IFN-γ的转录进行调控,使这几种炎性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增多,扩大炎症反应,影响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还能上调MMP-9与AQP-4的表达,破坏血脑屏障,促进脑水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8.
木材是一种可再生和机械坚固的天然生物基模板,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基质结合纤维素原纤维在木材中分层排列。因此在不改变纤维素原纤维分级排列的情况下去除木材细胞壁中的木质素,可为具有对齐纤维素结构的生物模板功能材料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基于脱木素木材提供的生物模板,可开发出不同的功能材料,并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文中总结脱木素木材的主要制备方法和功能材料的开发策略,展望脱木素木材衍生功能材料的发展潜力和趋势,旨在为木材功能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进一步研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对猪胃肠道造成的损伤,试验选用体重为20 kg左右的长白猪18头,随机分为试验组(13头)和空白对照组(5头),试验组肌肉注射ASFV毒株Pig/HLJ/18,5 mL/头(病毒含量为1×102 HAD50/mL),空白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试验期间死亡的猪全部进行病理学解剖和组织学观察,采集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系膜淋巴结等器官/组织,进行固定、包埋、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对病变器官/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和组织学分析,按照各器官/组织的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建立病变评分标准。结果表明:ASFV对胃肠道造成的损伤主要以黏膜充血、水肿,以及黏膜下层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坏死为主,肠系膜淋巴结呈多灶性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按照各器官/组织病变程度总分值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回肠>空肠>胃>十二指肠>肠系膜淋巴结,回肠病变最严重,肠系膜淋巴结病变相对较轻。说明ASFV感染后,猪胃肠道出现的病理损伤主要表现为浆膜的出血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