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5篇
  22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花椒外观品质检测及其MATLAB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花椒快速、准确、自动分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花椒外观品质检测方法,以避免传统的人眼感观检测存在的可重复性差、效率低、随意性大等缺陷.针对Canny算子边缘检测后,花椒样本图像中仍有部分个体的边界不连续、直接对边缘检测结果填充时效果较差,提出了更能有效识别花椒籽粒的二次填充算法.通过分别比较椒籽、闭眼、果穗梗和果皮的凹性率、椭圆度、面积值,发现四种成分的同一形态特征有一定差异,可作分离参数.试验和数据分析表明,图像分辨率为600dpi时,取凹性率0.95、面积值7000像素可先分离出椒籽,再取椭圆度0.9能分离出果穗梗,最后取凹性率0.8964、椭圆度0.5072能有效区分余下的闭眼和果皮.利用MATLAB R2006a软件平台开发了花椒外观品质计算机视觉检测系统软件,实现了对颗粒均匀度、椒籽率、闭眼率和果穗梗率指标值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程序设计可靠、识别效果良好,对椒籽、果穗梗正确识别率达100%,闭眼及果皮正确识别率分别达89%、96.8%,为进一步完善花椒外观品质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12.
江苏省三叶斑潜蝇发生调查及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飞  曹婧曼  杜予州 《植物保护》2010,36(6):108-111
2009年对江苏省斑潜蝇的发生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采集标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在江苏除徐州和淮安外的11个市均有发生,尤其在江苏的苏中和苏南地区发生更为严重。江苏三叶斑潜蝇与国内测序并登录在GenBank中的序列具有99%甚至100%的相似性;与国外三叶斑潜蝇序列也具有99%以上的相似性,但其覆盖率都未达到100%。同时,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江苏省三叶斑潜蝇在测定的800 bp范围内仅存在一个明显的变异位点。此外,在本次调查中发现,除三叶斑潜蝇外,在江苏为害蔬菜的斑潜蝇还有美洲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  相似文献   
313.
MODIS混合像元中居民地对玉米LAI和FPAR遥感估算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DIS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科研和生产的数据源,但其低空间分辨率使得其产品精度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混合像元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均匀散布的农村居民地是中国东北农作物种植区的显著特征,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居民点对MODIS混合像元产品精度的影响研究报导。本研究基于TM遥感影像分析了典型玉米种植区的居民地对MODIS LAI、FPAR产品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96%以上MODIS像元的农村居民地面积比例小于40%,居民地对LAI、FPAR遥感估算精度影响较为明显,MODIS像元中居民地面积比例与红波段反射率及LAI、FPAR遥感估算的误差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确定性系数R2达到0.90以上,与近红外波段反射也呈线性关系,拟合确定性系数R2仅达0.3423,MODIS像元在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受居民地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314.
几种方法在粮食总产量预测中的对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吉林省1978~2007年的农业数据,选定了14个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灰色预测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4种分析预测方法,通过SPSS和Matlab工具将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4种不同的预测模型,进而基于这4种模型对吉林省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并将各种预测产量和实际产量进行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拟合性最好的是BP神经网络法,其拟合确定性系数为0.899;其次是主成分分析法(拟合确定性系数为0.834)和逐步回归法(拟合确定性系数为0.787);拟合效果最差的是灰色预测法(确定性系数为0.744)。粮食总产量估算精度最高的是BP神经网络法,达到93.67%;其次是主成分分析法,为90.45%。  相似文献   
315.
为了实现自动批量处理国产FY-3A/B MERSI光学影像数据,提取全国范围植被指数特征,为今后全国植被类型制图方法研究做准备,对MERSI数据经过物理量计算、几何校正、拼接、掩膜等处理、提取植被指数特征和水云标识数据、按旬生成最大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影像和合成旬水云标识影像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IDL 7.1编程语言实现了自动批量处理全国范围MERSI数据,按旬生成时间序列250 m空间分辨率的植被指数数据的算法程序;并对基于以上方法生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性植被指数(EVI)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NDVI的旬影像比EVI旬影像植被指数值分布更均匀,能够更好地反映全国植被分布与物候变化特点。该研究采用程序算法实现对FY-3A MERSI光学影像数据的处理,操作简单易行,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且生成的结果可为今后按MERSI NDVI时间序列影像进行全国植被类型分布研究、监测植被长势、开展国产数据在林业中的应用等后续工作做准备。  相似文献   
316.
为进一步挖掘宁夏春小麦增产节本潜力,针对宁夏水资源匮乏、春小麦产量不高、水分管理不合理和灌水量较大等突出问题,以优化水分管理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目标,开展了春小麦滴灌、匀播试验。以宁春50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匀播、滴灌技术对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匀播、滴灌技术均增加了小麦幼穗分化持续时间;产量表现为匀播滴灌(YD)处理较匀播漫灌(YM)处理增产17.3%,YD、条播滴灌(TD)处理较条播漫灌(对照)分别增产17.1%和14.1%。  相似文献   
317.
宁夏扬黄灌区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玉米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宁夏扬黄灌区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方法]以先玉-335为对照,研究适应宁夏干旱地区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17个玉米畦灌主栽品种的表现;通过对比各品种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出苗率、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筛选适宜扬黄灌区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玉米品种。[结果]先玉-1225、新饲玉-18、天赐-19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有较好表现,出苗率分别达到88%、82%、84%,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先玉-1225、新饲玉-18、天赐-19株高、穗位高、空杆率等农艺性状都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3个品种的产量高于对照,分别达到15 090.0、13 618.5、15 555.0 kg/hm~2,且与对照有显著差异。[结论]先玉-1225、新饲玉-18、天赐-19共3个品种适合在扬黄灌区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18.
多目标跟踪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身份转换问题,其由目标物体间的相互遮挡造成.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跟踪模型和关联模型的多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在跟踪模块针对每一个跟踪个体采用粒子滤波器还原其各自轨迹片段,并计算可信因子评估遮挡程度;然后在关联模块,将人体分割为头部、躯干和腿三部分,将人的面貌分为前侧和背侧两种,利用HSV颜色直方图方法提取各部分特征描述符,利用K最近邻方法探测个体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行再次识别以实现轨迹片段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方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可有效避免由于遮挡引起的身份转换问题,且目标检测准确率有较大提高,检测准确率达到90.5%.  相似文献   
319.
遵义市自然资源与气候环境得天独厚,为特色山地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优势条件,但受到喀斯特地貌的制约,一定程度上阻碍限制了现代山地农业的发展。为遵义市特色现代山地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从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和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介绍了遵义市特色现代山地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20.
农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全球快速发展和数据信息量迅猛增长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也成为各行业应对海量数据的重要助力。其中农业数据具有广而分散,来源复杂的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难以满足对海量农业数据的处理任务,大数据的发展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然而国内对于农业大数据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对相关研究的归纳总结。文章通过对目前农业大数据应用、技术等研究进行论述,对未来农业大数据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概述了国内外农业大数据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方向与关键技术,简要介绍了部分农业大数据平台,指出了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我国农业大数据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应用在了农业育种、生产与养殖、农业气象预测、市场管理与农产品追溯等领域,相关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也已投入使用,但目前仍存在数据缺乏统一标准、共享水平低、缺乏大数据人才、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已有大数据平台缺乏实用性、数据保护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结论】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大数据的采集体系,提高数据的共享水平,增强大数据尤其是农业大数据的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大数据分析技术让数据挖掘变得更加高效,研发自主的大数据处理框架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此外要对原有的大数据平台进行升级,建设出包含农业旅游、文化等丰富的、能够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实用性服务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以及针对大数据资源的特点,完善大数据的安全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