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5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Bt转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3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DP99B、20B、1560BG和2个非抗虫棉对照品种鄂杂棉1号、湘杂棉2号,比较研究了不同棉花群体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3个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种群,尤其是在棉花生育前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其他鳞翅目害虫种群也有一定控制效果,这使得棉蚜、棉叶蝉、烟粉虱等刺吸式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但抗虫棉棉田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以及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均较对照棉田小,而优势集中性比对照棉田高,反映出抗虫棉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相对来说,DP99B和20B抗虫性能较好,其棉田昆虫群落结构也比较稳定。因此,转Bt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应用中,除了要关注抗毒性棉铃虫的产生和危害以外,还应特别注意其他可能上升为主要害虫(如棉蚜、棉叶蝉、烟粉虱等)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应用粮虫陷阱检测器和常规风力扦样器对高大平房仓中的仓虫进行监测,结果袁明,粮虫陷阱检测器比风力扦样器应用简便、省工省力,且能捕到更多种类和数量的害虫.经二者测虫比较,探讨了用粮虫陷阱检测器监测虫情的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14.
植物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良姜、蛇床子、水菖蒲等植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增效剂试用和优化配方,研发出3种植物杀虫剂,并进行了为期1年的实仓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杀虫剂对主要储粮害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6种植物源粉剂与复配剂防治储粮害虫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拌粮法,用艾蒿、茵陈蒿、黄花蒿、青蒿、白苞蒿、驱蚊草纯植物源粉剂,硅藻土 植物源粉剂 70%杀螟松,硅藻土 植物源粉剂对仓储害虫进行了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粉荆 硅藻土 70%杀螟松,植物源粉剂 硅藻土为效果较好的植物复配剂,经处理9个月后,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未发现有仓储害虫取食小麦.纯植物源粉剂中的艾蒿、茵陈蒿和驱蚊草处理9个月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13%、70.86%、83.38%,与其他几种纯植物源粉剂处理及空白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石菖蒲提取物对玉米象的驱避和触杀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测定了石菖蒲4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石菖蒲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均有很好的驱避效果,60 h驱避等级均达到Ⅲ和Ⅳ级。4种溶剂的提取物均对玉米象成虫有明显的触杀作用,毒力回归方程及LC50分别为:无水乙醇提取物:y=4.37 2.13x,1.97 mg/cm2;丙酮提取物:y=4.53 1.42x,2.14 mg/cm2;乙酸乙脂提取物:y=4.52 2.10x,1.69 mg/cm2;石油醚提取物:y=4.23 2.32x,2.15 mg/cm2。  相似文献   
17.
用2%蛇床子素乳油对玉米象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处理72 h后,蛇床子素乳油对玉米象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5.348 6mg·kg-1,其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28℃下利用三角瓶熏蒸法测试了甲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分别与辣根素原油以1∶9、2∶8、3∶7、4∶6、5∶5、6∶4、7∶3、8∶2、9∶1体积比的配方对赤拟谷盗成虫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显示,在大多数配比中,甲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均对辣根素原油均具有不同的显著增效作用。最佳配比均为6∶4,共毒系数分别为165.63和176.86。在两种药剂与辣根素混配比例为8∶2和9∶1时,均表现出拮抗作用,其中辣根素与甲酸乙酯的混配共毒系数分别为62.56、57.47,辣根素与乙酸乙酯混配的共毒系数分别为40.32、43.06。  相似文献   
19.
经初步统计,我国荔枝害虫已达193种,隶属2纲11目57科,以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居多,同翅目和半翅目次之,对荔枝害虫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动物区系中,东洋区种类占绝对优势,古北区次之,在中国动物地理中,以华南区南方种类所占比率最大;6大荔枝产区的荔枝害虫种类数依次为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海南;各荔枝产区害虫的优势种不尽相同,既有共同的全国性害虫,也有区域性代表种或特有种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拌粮法 ,在 75 %~ 85 %RH、2 8± 2℃条件下 ,用硅藻土单剂、配方 1(硅藻土+ 95 %马拉硫磷EC)、配方 2 (硅藻土 + 2 .5 %溴氰菊酯EC)、配方 3(硅藻土 + 80 %敌敌畏EC)、配方 4 (硅藻土 + 0 .4 %天惠虫清EC)、配方 5 (硅藻土 + 5 %双氧威WP)、配方 6 (硅藻土+ 5 %抑太保EC)对嗜卷书虱进行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 :用配方 4处理 2 4小时后 ,三种浓度的致死率都达到 10 0 % ,配方 1、配方 2、配方 3、配方 5、配方 6对嗜卷书虱的致死率在处理4 8小时后达到 10 0 %。单用硅藻土的防治效果在处理 96小时后才达到 10 0 % ,各配方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