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土坡地土壤溶质迁移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质地和溶质性质对土壤溶质地表迁移过程有较大影响.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以杨凌壤土、安塞黄绵土和神木绵砂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NO3-、NH4+、PO43-、K+和Br-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塿土的溶质地表流失量均高于黄绵土和绵砂土.尤其是吸附性强的NH4+和PO43-、NO3-与Br-坡面流失以随地表径流流失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产流开始的初期阶段.3种土壤处理中径流溶质最高浓度ρmax(mg/L)大小顺序为:ρmax塿土>ρmax>黄绵土>max绵砂土,土壤溶质随入渗水分的迁移能力由大至小依次为:Br->NO3->K+>NH4+>PO43-.塿土等效径流迁移深度EDR最大,黄绵土次之,砂绵土最小,各溶质EDR与溶质垂向迁移能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给污染土壤安全生产筛选适宜小麦品种,以17种常见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豫北某污染石灰性土壤种植,比较各品种小麦籽粒中重金属镉(Cd)、铅(Pb)、铁(Fe)、锰(Mn)、铜(Cu)、锌(Zn)元素的积累水平,并分析其根际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其与籽粒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Cd含量为2.17 mg/kg,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试验地属于安全利用类土壤。不同小麦品种籽粒Cd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小麦品种北10的籽粒Cd含量最低(0.12 mg/kg),其次是偃科048,偃展4110籽粒Cd含量最高。试验地各小麦品种籽粒Cd含量均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的限量值(0.10 mg/kg)。就籽粒Pb含量而言,品种间无明显差异,且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限量值(0.20 mg/kg)。土壤有效态Cd含量占全Cd含量的比值较高,为46%。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籽粒Cd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Fe、Zn是Cd的拮抗元素,本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4,因此河南的小麦生产和发展状况对全国的小麦生产与供求平衡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笔者利用统计数据,结合生产实际对河南省1949年以来小麦生产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表明:58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21.24%,总产量增加了8.8倍,单产提高了7.1倍。自1999年以来,河南省优质小麦面积和总产也不断增加,2006年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占到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的41.75%,总产量占到河南省小麦总产的39.32%。近年来,随着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河南省小麦高产、超高产面积不断增加,但是河南省小麦单产平均水平还不到6000 kg/hm2,不同区域之间小麦单产水平差别较大,品种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生产资料投入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作者认为今后应该要大力推广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物学潜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加强优质小麦的研究与管理,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土壤系统分类的河南省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2年河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09年采样数据,采用传统统计学、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方法,在土壤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对产粮大省河南省土类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时空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不同土类SOM时空变异规律,并分析讨论了影响其时空变异的主要原因,对河南省不同土壤类型的合理施肥与养分调控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结果表明:从1982年到2009年,河南省SOM含量均值由12.21g kg-1增加至16.02 g kg-1,增加了31.70%,变异系数分别为67.90%和35.52%。两个时期SOM变异函数均符合球状模型,块金效应值由56.10%变为60.18%,变程由569.05km变为547.22km,SOM含量空间自相关性变弱,自相关距离减小。河南省SOM自西向东逐渐增加,平原地区增加较多,而河南省南部、偏北部和西部山区地区有所减少;系统分类中的底锈干润雏形土、淡色潮湿雏形土、灌淤旱耕人为土、干润冲积新成土、干润砂质新成土、简育湿润变性土、简育湿润雏形土SOM平均含量从1982年到2009年有较大的提高,分别提高了5.76g kg-1、5.61g kg-1、5.56g kg-1、5.47g kg-1、5.42g kg-1、4.99g kg-1、3.05g kg-1,而湿润正常新成土和干润正常新成土SOM含量有所降低,分别降低了2.47g kg-1和1.90g kg-1。因成土母质、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得河南省不同土类的SOM出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SOM含量增加的土类主要分布在平原耕地地区,秸秆还田以及有机肥的施入,使该区域SOM含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铁、锰之间的关系,更好地防治生产中的苹果营养病害,本文通过定点采样,结合分析测定,对山东省苹果主要产区苹果花和不同时间叶片铁、锰含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苹果花铁含量高于叶铁,叶铁含量以养分回流期最高,其次是春梢停长期,秋梢旺长期含量最低。缺铁黄化苹果树与正常树相比,叶片全铁含量没有明显降低。从盛花期到养分回流期,苹果叶片锰含量逐步增加,与正常树相比,缺铁黄化苹果叶片锰含量明显下降,而且与叶片黄化程度加重的趋势一致,同时Fe/Mn比值升高。与正常果园相比,发生锰毒害的果园锰含量明显增加,铁含量变化不明显,但Fe/Mn比值明显下降。说明保持苹果树体铁、锰平衡,对于减少铁锰营养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壤样品库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形成了《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粮棉油产区和蔬菜基地土壤质量例行监测,部分省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其中,土壤样品库的建设与管理是土壤监测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对样品完整保存,而且对调查工作信息完整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济源市土壤样品库建设的实际经验,探讨样品的流转和保存,建立样品库管理软件,实现对数据和相关资料的快速查询,使得样品库的建设与管理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低积累镉(Cd)的玉米品种,选取25个玉米品种,在Cd污染耕地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Cd在不同玉米品种植株内的积累、转运和富集差异性。结果表明,21个玉米品种籽粒Cd含量符合GB 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0.1 mg/kg),但只有济单7号、农华101、郑单136、郑韩358、郑单958、蠡玉37、蠡玉13、先玉335八个品种符合NY 861—2004《粮食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8种元素限量》(≤0.05 mg/kg)。玉米不同器官Cd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籽粒。玉米对重金属的运移及积累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籽粒Cd积累的品种差异主要在于Cd从茎叶向籽粒中转移的能力。8个Cd低积累特性品种从根系向籽粒的Cd转运系数平均为0.002 9,籽粒对土壤中Cd的富集系数平均为0.007 1。其中,济单7号和农华101具有成为Cd低积累特性品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不同钾素水平,在烟草植株打顶后夹吸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钾水平对烟草植株的株高、最大叶面积、根体积、倒二叶叶面积均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能够显著增加根鲜重,而烟株打顶后夹吸生长调节剂能显著地促进烟草植株的株高、最大叶面积、根体积、根鲜重、倒二叶叶面积的增长。同时,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明显提高不同部位烟叶中的钾含量和各部位钾素的积累量,促进钾素从根、茎部向叶部的转移,显著提高烟草的品质,其中表油菜素内酯(BR)与赤霉素(GA3)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一潭死水波不惊,大浪滔天聚英豪。 股票没有跌涨,就失去活力;山峦停止起伏,则丧失激情。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正是自然本色。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曼陀罗对重金属镉的耐性机制,以前期筛选的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方式探究镉(Cd)胁迫下曼陀罗对Cd的吸收累积特性及其在植株体内的亚细胞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介质中Cd无论低浓度还是高浓度,曼陀罗各部位的Cd含量都表现为根 > 茎 > 叶,但迁移系数差异不显著。曼陀罗根系Cd2+流速在不同位置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分生区和伸长区的Cd2+流速显著大于根冠区和成熟区。当介质中Cd浓度由0.1 mg·L-1增至2.5 mg·L-1时,细胞壁和细胞液中Cd含量之和所占比例显著增大。研究表明,曼陀罗根系对Cd2+的吸收主要集中在分生区和伸长区,当介质中Cd浓度较低时,根系中细胞壁对Cd向上运输的限制及茎叶中细胞液对Cd的区室化起重要的作用;当Cd浓度较高时,根部细胞各组分中细胞液所占比重增加,Cd由根系向上迁移,此时茎叶中细胞壁对Cd的固定作用增强,其可能是曼陀罗耐受高Cd胁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