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为不断完善兜兰属植物人工繁育技术体系,本文以白花兜兰、小叶兜兰和亨利兜兰自然成熟的果荚为材料,进行无菌播种和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的组培快繁消毒技术,对3种兜兰的果荚消毒具有较好的效果;培养基1/2MS+土豆汁100 mg·L~(-1)+活性炭1 g·L~(-1)比较适合白花兜兰种子的萌发,小叶兜兰和亨利兜兰也能有较好的萌发效果;无菌播种后,前期的暗培养有利于白花兜兰的萌发;相较小叶兜兰和亨利兜兰,白花兜兰的种子萌发一致性较差,在继代过程中极易出现死亡现象。本研究对兜兰属植物的保护和人工繁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紫花脸香蘑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选用菌龄35d的紫花脸香蘑新菌株滇LE—S008,混播,播种量高于培养科干重的15%。结果表明,最适培养科配方为干鸡粪40%,稻草(麦秸)56%,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2%。最佳栽培模式为熟料覆土袋裁法。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出菇期最适温度20—26℃,空气相对湿度90%一98%,最适pH6.5—8.0。  相似文献   
73.
文章就TM卫片在森林资源二类清查中应用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扼要的说明,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应用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同时结合TM卫片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若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4.
广东桑种果桑资源的桑椹性状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收集保存的 83份二倍体广东桑种的果桑种质资源和人工诱导广东桑实生苗获得的 2 2份四倍体果桑种质材料进行了桑椹经济性状和理化性状初步研究。最早熟品种的成熟期为 2月 15日~ 3月 10日 ,最迟熟品种的成熟期为 3月 2 5日~ 4月 2 0日 ;单芽座果数 2~ 12粒 ,果长 2 8~ 7 5cm ,果径 1 2~ 3 0cm ,单果重 2 0~ 17 0g ;桑果出汁率、糖度、酸度、pH和色素含量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 ,还受气候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75.
为解决蚕区蚕沙无害化就地处理难题,建立了蚕沙就地处理小规模集中堆肥处理的中试试验,开展小规模集中堆肥工艺、腐熟度指标及蚕沙堆肥肥效调查,拟为蚕区小规模的蚕沙无害化和肥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薄荷精油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原原种的抑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芽是造成马铃薯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薄荷精油对贮藏马铃薯原原种的抑芽效果,设置0(CK)、20、50、80μL·L~(-1)等4个薄荷精油浓度梯度,处理云薯603、云薯401和紫云1号3个马铃薯品种的原原种,分别于贮藏后0、13、41、48、66、91d观察测量马铃薯块茎的发芽率和芽长。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过薄荷精油处理室温贮藏3个月后,3个马铃薯品种的发芽率和芽长大都显著降低,当薄荷精油浓度达到80μL·L~(-1)时,3个马铃薯品种的发芽率和芽长均低于其他处理,基本呈现薄荷精油浓度越高对马铃薯抑芽效果越明显的规律;但云薯401在20μL·L~(-1)和80μL·L~(-1)两个浓度下的抑芽效果较50μL·L~(-1)处理要好,说明薄荷精油对马铃薯抑芽效果除了与精油浓度有关以外,与品种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77.
食物中n-6系列和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含量及两者恰当的比例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猪肉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中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生产富含n-3 PUFAs的功能性猪肉,对改善消费者饮食健康,特别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市场前景广阔。对于如何经济高效地在猪肉中富集n-3PUFAs在业内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在将这一技术运用于实际生产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8.
开发出一种安全、高效的罗非鱼饲料预发酵处理工艺,为罗非鱼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以罗非鱼全价饲料为原料,利用塑料薄膜袋,采用固态厌氧发酵的方法,对发酵菌种接种量、糖蜜添加量、含水量和发酵时间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饲料预发酵处理工艺进行验证,并通过饲养试验研究预发酵饲料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4%植物乳酸杆菌、0.3%蜡样芽孢杆和4%糖蜜,加水调节饲料含水量30%,调节pH值6.5,搅拌均匀,分装入厚实的塑料袋中,绑紧袋口,在室温下固态发酵24 h,在此条件下获得饲料中菌体数量最高且工艺稳定。用预发酵饲料养殖罗非鱼,可有效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抗链球菌病的感染能力,增加感染病菌后的成活率。此预发酵处理工艺可在罗非鱼养殖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纤维素分解菌(KB菌)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8头体况良好,胎次相同,体重、日产奶相近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奶牛,每头奶牛为1个重复。饲喂3种不同处理的日粮,即纤维素分解菌的饲喂量分别为0(对照组)、0.7×1011(试验1组)、1.4×1011cfu/d(试验2组),预饲期10 d,正式期40 d。结果表明,饲喂KB菌40 d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4%标准乳产量分别提高3.08%和6.57%,且均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乳蛋白率提高5.67%,乳脂率提高4.49%,均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乳糖率、非脂乳固体物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0.
杂交生鱼即杂交鳢,是乌鳢(Channa argus)和斑鳢(C.maculate)的杂交后代,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特点.乌鳢、斑鳢等鳢形目鱼类在两广地区被称为"生鱼",地方名又叫黑鱼或花鱼.生鱼是名贵淡水经济鱼类,肉嫩味美,骨刺少,具有去瘀生新、拔毒生肌的功效,在我国两广和港、澳地区,生鱼一向被视为病人病后康复首选的滋补佳品.一直以来,生鱼在我国江、浙、两湖及山东、黑龙江等10多个省份均有养殖,但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可生长时间短,养殖周期长;且食性为冰鲜鱼及活饵,养殖成本较高,而杂交生鱼可以摄食人工颗粒饲料,易于养殖,而且生长速度很快,产量高.本试验从广东引进鱼苗,首次在广西柳州地区开展杂交生鱼养殖试验,了解该品种的养殖效果,以便将来推广.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