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主要栽培措施对高品质棉科棉3号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5 2006年研究了密度、施肥和化控等措施对高品质棉科棉3号纤维品质的效应,发现烂铃和不同时期成铃的纤维品质存在较大差异,栽培措施影响烂铃率和棉花结铃分布,从而影响纤维品质。高N和不化控处理,伏前桃和伏桃烂铃率提高5~10倍,增加施N量和减少化控是导致烂铃率高的主要原因。后期植株全N含量与烂铃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控制后期各器官N代谢有利于降低烂铃率。随施N量增加,后期结铃分布逐步提高;增加密度(尤其是高密度)导致伏桃比例降低,而伏前桃和晚秋桃比例增加;化控量增加前中期铃分布比例提高,中后期铃比例降低。从降低烂铃率和提高优质铃比例两方面综合分析,应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施N总量,N肥前期适当增加,中期稳定,后期减少;化控用量总量略增,运筹上做到“花前减,花期稳,封顶增”。 相似文献
12.
氮肥对抗虫棉Bt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氮代谢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抗虫棉抗310不同氮肥水平Bt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施肥能明显促进叶片Bt蛋白的表达,表达量以高氮>适氮>CK。在盛铃期棉叶中Bt蛋白含量降低,但下降幅度则以CK>适氮>高氮。氮代谢生理研究进一步表明,抗310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全氮含量都明显高于其轮回亲本,氮肥施用促进了Bt棉棉叶在整个大田生育期游离氨基酸的合成和全氮含量的增加、盛花前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相关分析表明,抗虫棉Bt蛋白含量与氮代谢的生理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微钵育苗不同苗龄移栽的棉苗生长发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钵育苗不同苗龄移栽期试验,研究不同苗龄棉苗移栽后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微钵育苗15 d、20 d和25 d苗龄处理的移栽成活率均在97.1%以上,苗龄30 d处理移栽成活率下降.微钵育苗20 d苗龄处理棉苗干重积累适宜,移栽后14 d地上、地下部生长转化快;25 d苗龄处理棉苗与20d苗龄处理相比,根系干重增长缓慢,移栽后14 d地上部叶与茎干重均为负增长;苗龄短(15 d)棉苗干重积累少,但移栽后生长转化也很快,苗龄长(30 d)棉苗干重积累多但移栽后生长转化慢,可见25 d苗龄是棉苗移栽后生长转化变慢的转折期.20 d和25 d苗龄处理棉苗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最终产量水平高;15 d苗龄处理移栽后在持续高温条件下营养过旺,造成生殖生长迟且弱,苗龄30 d处理产量也低于20 d和25 d苗龄处理.可见,微钵育苗适龄移栽是提高移栽成活和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棉花专用包裹配方肥对棉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花专用包裹配方肥具有养分全面、配比合理等特点。经多年试验结果证明,它不但节省工本,而且增产效果明显。以1hm~2施普通复合肥和尿素各600 kg(简称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棉花专用包裹配方肥对棉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1hm~2基施棉花专用包裹配方肥1500 kg及后期用尿素15 kg叶面喷施,可有效增加棉花盛铃期以后的叶面积指数和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使棉株一生中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明显增加,且在各器官间的分配较合理,单产略有提高。同时,施用棉花专用包裹配方肥可使氮素利用率提高13.73至18.96个百分点,有效地减少了养分流失,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机械化微钵育苗棉花生长发育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决粮棉争地的予盾,实现粮棉双丰收,江苏省在上世纪50年代首先创制了棉花营养钵温床育苗,后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与示范,研制完成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新技术。到1977-1990年江苏省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面积累计推广513.93hm2。棉花育苗移栽是我国棉花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我国粮棉双增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传统的营养钵制作花工多,管理复杂,技术执行难度大,劳动强度也大,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背景下,已不适应植棉产业向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需要。鉴与上述,为了简化棉花育苗程序,减少用工投入,国内众多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研制了… 相似文献
20.
棉花留叶枝密度与产量及构成产量诸因子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苏棉 1 2号” (常规种 )和“苏杂 1 6” (杂交种 )为材料 ,运用统计学方法、采用数学模拟 ,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中上等肥力、留叶枝条件下 ,栽培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密度水平下 ,皮棉单产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苏棉 1 2号”夺取高产的适宜密度应为 3 95万株·hm2 ,“苏杂 1 6”适宜密度为 3 2 1万株·hm2 。通径分析结果 ,构成棉花产量诸因子中 ,总有效成铃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 ,铃重次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