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49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创新能力和创新潜能的模糊认识,对其进行区别辨析,明确了创新能力是通过创新作品的高价值性来确定的本质,提出个体创新能力形成的模式并遵循这个模式,从培养大学生专业兴趣、完善创新潜能、建立创新意识淘汰机制、尽早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探索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2.
以油茶品种XL67、XL1、CK为试材,研究了油茶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油茶品种种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依次为:XL67(90.57%)、XL1(89.54%)、CK(88.63%);油酸含量高低依次为:XL67(87.48%)、XL1(84.11%)、CK(82.44%);净光合速率与油酸、亚油酸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产量与油酸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3.
草甘膦对油茶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甘膦为除草剂,研究其对油茶林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处理60天后,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均受到极显著的抑制,分别比对照减少了44.7%、58.2%和54.7%;草甘膦处理150天后,土壤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仍极显著少于对照,但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草甘膦处理60天后均显著低于对照;草甘膦处理150天后,土壤脲酶的活性则由抑制转变为激活,高于对照7%;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所缓解,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则有所增加。草甘膦处理60天、150天后,土壤、油茶果实、叶片中均未检测出有草甘膦残留。  相似文献   
74.
以油茶品种XL67、XL1、CK为试材,对其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年变化规律及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叶绿素总量年变化趋势为:XL67XL1CK,3个品种叶绿素a/b的总体变化趋势为:XL67CKXL1。3个品种可溶蛋白含量年均值变化趋势为:CKXL1XL67。净光合速率与chla、chlb及chlt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0.888、0.963;与可溶蛋白含量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75.
油茶子代林群体产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油茶无性系及其半同胞子代、自空子代和杂交子代4种不同群体的产量结构、产量频率分布、产量构成等产量性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4种群体及其优良林分的结实特性和产量规律,为油茶杂交子代、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等良种的生产应用和栽培技术、以及进一步开展杂交和选择育种研究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76.
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网络数据库建设方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开发自有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工作中,学位论文是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源。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为例,阐述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利用方正德赛自有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学位论文网络数据库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7.
木质素生物合成及其基因调控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木质素是木材中仅次于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占木材干重15%-36%,对造纸业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探索其生物合成途径,针对合成过程中的不同酶系:PAL、C4H、4CL、CCR、CAD、COMT等,采用基因工程的反义技术构建调控基因进行转化,可以达到降低木质素含量、改变其化学结构和组织的目的。综述了用于木质素基因工程、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功能基因组和基因芯片技术在木质素合成途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试验表明,50%拜田净WP对水直播稻田稗草、千金子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对稗草的株防效20 d时为71.4%~92.9%;40 d时为88.0%~96.9%;鲜重防效40 d时为84.9%~98.6%;与常规用药的禾大壮+苄黄隆复配剂相当。对千金子的株防效20 d时为81.8%~100%;40 d时为78.9%~100%;鲜重防效40 d时为93.7%~100%,明显高于常规用药处理。对总草的防除效果亦优于常规处理,同时对水稻安全。建议在白湖圩区在应用时剂量选择300~330 g/hm2;并与苄黄隆等除草剂复配混用,可提高对扁秆隵草及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9.
以11个山茶属植物种子为材料,分析其籽粒性状、脂肪酸组成及维生素E(VE)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茶籽千粒质量、种仁含油率、干籽出仁率和干籽含油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干籽含油率最高值为浙江红花油茶,含油率为38.17%,最低为越南油茶,含油率为20.24%;不同种的主要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分别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油酸含量最高的为怒江油茶;各主要脂肪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油酸与棕榈酸、亚油酸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亚油酸与棕榈酸呈显著正相关。VE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攸县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腾冲尿泡茶、怒江油茶、福建小果油茶、越南油茶、浙江红花油茶、溆浦大红山茶、广宁红花油茶和短柱茶,质量分数依次为243.00、202.23、178.47、145.80、145.00、142.20、127.33、105.03、99.32、87.03、20.21 mg/kg。  相似文献   
80.
以杂交育种获得的38份种质为材料,以当年春梢作为穗条,采用随机区组高接换冠试验,研究不同种质间自然座果率、单株产果量、鲜果含油率、单株产油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8个种质间的自然座果率、单株产果量、鲜果含油率,单株产油量差异极显著。以单株产油量为指标,初步筛选出高产新种质8份,其年平均产油量为0.6 kg/株以上。其中以 C18单株产油量最高,为1.11 kg;C16、C38单株产油量也较高,分别为1.02 kg、0.93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