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松材线虫Hsp70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激蛋白70(Hsp70)是已知热休克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种, 它在细胞内的大量表达可以明显改善细胞的生存能力, 提高对环境胁迫或伤害的耐受性。采用RACE-PCR技术, 从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中克隆了Hsp70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共2 061 bp)(GenBank登录号为:DQ785812)。其编码-个分子量为70 kD的642个氨基酸的蛋白序列, 含有3段Hsp70家族的签名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真核生物的Hsp70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并与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热激蛋白70家族中的hsp-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更为相似。因此, 将克隆的松材线虫Hsp70基因命名为Bx-hsp-1。构建了-个原核表达载体Bx70pEASY-E1, 当IPTG终浓度为0.4~0.8 mmol/L时, 能诱导表达融合蛋白。Bx-hsp-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将为松材线虫的生态适应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2.
为了研究南方根结线虫与伴生细菌的互作及其伴生细菌多样性,采用碘海醇介质离心技术、SDS裂解法和酚/氯仿抽提法等构建了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伴生细菌宏基因组fosmid文库,并进行文库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文库包含3万个克隆,插入片段大小分布在30~45kb之间,平均长度为40kb左右;共计包含1171 Mb DNA;质粒在fosmid传代中稳定遗传,没有发现插入片段的丢失或重排.末端测序结果显示,文库中南方根结线虫序列占2.04%,细菌序列占44.90%,无同源序列占53.06%;南方根结线虫伴生细菌优势种群为Sphingopyxis属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2008年深秋发生在广西的一次连续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副高边缘上的低空急流是导致大暴雨的主要原因。热带云涌、充足的水汽来源并辐合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机制为秋季大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4.
黄瓜枯萎病由黄瓜专化型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cucumerinum,Foc)侵染引起,是黄瓜生产中较难防治的一种土传病害,发病时多造成植株萎蔫枯死,可导致黄瓜大幅减产。本研究从美国农业研究菌种保藏中心(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Culture Collection, NRRL)获得了一株可产生抗菌肽的木霉菌株3199,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苇状木霉(Trichoderma arundinaceum)。平板对峙试验发现菌株3199对Foc抑制效果明显。盆栽试验表明菌株3199孢子悬浮液(浓度1×108 个孢子·mL-1)灌根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为51.3%。进一步对该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析,发现其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12 mg·mL-1)可显著抑制Foc生长。结果表明,T.arundinaceum菌株3199可代谢产生抑制Foc的活性天然产物,在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5.
为实现蔬菜生产过程中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与农药的合理使用,设计了B/S结构的远程农药安全合理使用专家系统.该系统具有有害生物查询、识别诊断、防治方法决策、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决策、知识库管理、专家交流等功能模块,采用了本体技术对专家知识进行建模,能够实现高效智能推理和知识的共享与重用;建立了多因素的农药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农药使用的各种因素,为蔬菜有害生物防治推荐科学的农药品种和安全合理的使用技术;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廉、扩展性强、实用性好、用户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6.
目前国内对灰霉病的防治试验多见于草莓和番茄,对辣椒苗期灰霉病的防治试验较少。为了更好的开展辣椒越冬育苗工作,我们对6种化学药剂进行了2a的田间药效试验,其结果表明,唑醚·氟酰胺和嘧霉胺+木霉菌两种杀菌剂(组合)的平均防效为95.5%和93.7%,适宜作为防治辣椒苗期灰霉病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117.
β-氨基丁酸诱导辣椒抗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CV98,茄门和931等品种为供试材料,对β-氨基丁酸诱导辣椒后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β-氨基丁酸对不同抗、感辣(甜)椒β—1,3-葡聚糖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辣椒品种酶活性升高的幅度高于甜椒品种,且这3种PR蛋白活性变化与诱抗效果的表现相一致.B-氨基丁酸可以诱导几丁质酶Class Ⅲ和脂氧合酶基因的表达,诱导处理辣椒后,几丁质酶ClassⅢ和脂氧合酶基因的表达都呈现低一高一低的抛物线型发展趋势,6h时表达量较小或不表达,大多在12-24h表达量达最大,之后表达开始减弱,到48h基本停止表达或微弱表达.对所得差异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与已经报道的辣椒脂氧合酶的编码序列高度同源,达100%.  相似文献   
118.
湘研辣椒品种抗疫病筛选及抗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菌悬浮液接种,对湘研系列的15份辣椒材料进行抗疫筛选,对其中抗感病水平不同的6份材料进行了抗性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湘研2号、5号、8号、9号、19号和8501抗病性较同情指数低于40,湘研七号、5905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9.
应用cDNA-AFLP技术研究番茄根部组织应答BABA(β-Aminobutyric Acid,β-氨基丁酸)诱导后基因转录谱,得到与植物获得性抗性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29条,克隆测序后获得10个上调基因片断.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预测,其同源基因都是植物体在抗病、抗逆反应中的表达序列标签.根据功能可将其分为5类:第1类是防御反应基因,为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69家族成员,具有蛋白水解酶功能;第2类是转运蛋白基因,负责细胞内外离子、水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第3类是信号传导蛋白,是Ca2 信号传导途径上重要的功能蛋白;第4类是分子伴侣蛋白BIF1,协助蛋白质的复性;第5类属功能未知基因.研究表明:BABA诱导植物根部抗病机制涉及植物多方面生理生化反应,由多个功能不同基因共同参与控制.差异表达片段的获得将有助于下一步全长抗病基因的克隆和BABA诱导植物抗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0.
黄瓜枯萎病、疫病是黄瓜生产上两大毁灭性病害,由于轮作条件的限制,致使病害逐年加重,引起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给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本试验选用农药市场上常用的杀菌剂对黄瓜尖镰孢菌、疫霉病菌进行室内药效测定,以期为指导田间药剂防治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