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1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1篇 |
农学 | 132篇 |
基础科学 | 184篇 |
123篇 | |
综合类 | 843篇 |
农作物 | 98篇 |
水产渔业 | 85篇 |
畜牧兽医 | 414篇 |
园艺 | 128篇 |
植物保护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102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144篇 |
2011年 | 154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130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31.
为研究双黄连口服液对鸡口服氟苯尼考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将20只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双黄连口服液联用组,各10只。联用组连续7 d灌服双黄连口服液(2 mL/kg,1次/d),对照组则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天两组各10只鸡按30 mg/kg灌服氟苯尼考,给药后按时间点连续采样,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氟苯尼考血药浓度,DAS2.0分析药代学参数。结果显示:联用双黄连口服液后,氟苯尼考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24h))和平均滞留时间(MRT_(0-24h))显著增加(P<0.01),清除速率(CLz)极显著降低(P<0.01)。双黄连口服液与氟苯尼考联用可降低氟苯尼考在鸡体内消除速度,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对氟苯尼考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2.
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研究了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精子的生物学特征及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西伯利亚鲟的产精量为113.67±39.86 ml,精子密度为(6.49±3.10)×108/ml,精子活力为(85.4±9.5)%,精子寿命为353±23 s。精子密度与精子快速运动时间、精子寿命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用方程分别表示为:y=1.0384x+1.5089(R2=0.7325);y=2.9069x+74.289(R2=0.6967)。结果表明精子密度可作为一项精子质量评价的标准。通过比较西伯利亚鲟精子在不同稀释液、不同抗冻剂和抗冻剂浓度、降温速率、解冻温度下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配方2作为稀释液,18%甲醇作为抗冻剂,二步法超低温(-196℃)冷冻保存精子,40℃水浴解冻取得最好的冻后活力,解冻后活力为(51.8±5.8)%。西伯利亚鲟授精的最佳精卵比为106∶1。在此精卵比下用冻精授精分别得到了(72.3±3)%的受精率和(52.9±4.1)%的孵化率,其中受精率与鲜精没有显著性差异,孵化率与鲜精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3.
为进行三疣梭子蟹外观特征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建立三疣梭子蟹背部白色斑纹评估方法,经人工对比验证其准确性达100%。在此基础上,对来自海域的30只三疣梭子蟹[平均体质量(2.8±0.56)g]进行跟踪观察,发现蜕壳前后白色斑纹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而白色斑纹面积和斑纹区域面积则会随着蜕壳后蟹壳面积的增加而扩大;蜕壳后,白色斑纹面积增加89.33%±8.61%,斑纹区域面积增加90.51%±7.95%,蟹壳面积增加94.66%±8.26%,均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海区梭子蟹白色斑纹分布特征,对来自朝鲜、中国辽宁和浙江等不同海区的三疣梭子蟹进行白色斑纹个数(N)、白色斑纹面积(S1)、斑纹区域面积(S2)、白色斑纹面积百分比(R1)、斑纹区域面积百分比(R2)和密度(D)等6项参数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海区三疣梭子蟹斑纹性状存在显著特点,朝鲜海区呈现斑纹小、分布面积少、占蟹壳总面积比例低的特点;辽宁海区呈现斑纹小、分布面积多、占蟹壳总面积比例高的特点;浙江海区呈现斑纹大、分布面积少、占蟹壳总面积比例低的特点。本研究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研究,通过建立评估参数阐明三疣梭子蟹白色斑纹的生长规律,揭示了不同群体的三疣梭子蟹白色斑纹具有地理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4.
采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应用HE常规染色方法、AB-PAS黏液细胞染色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鳜(Siniperca chuats)黏膜淋巴组织的基本结构以及免疫相关细胞的形态、类型及其在黏膜淋巴组织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鳜的鳃弓、鳃小片基部、皮肤的表皮以及肠上皮中存在大量的黏液细胞,用AB-PAS染色方法将鳜黏液细胞分为6种类型;免疫组化方法可在鳃的血窦腔、皮肤的基底层以及肠黏膜层中检测到抗体分泌细胞的存在;透射电镜观察显示,黏膜淋巴组织中存在着黏液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吞噬细胞、肥大细胞、朗罕氏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相关细胞.结论认为,鳜黏膜淋巴组织具有完成免疫应答的细胞基础. 相似文献
35.
2019年,在宁夏南部旱作马铃薯种植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传统耕作与粉垄耕作下不同钾肥用量(0、45、90、135、180 kg/hm2)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粉垄耕作马铃薯的干物质累积量明显提高,干物质最大累积速率和平均累积速率分别提高了33.3%和31.0%,施钾90kg/hm2的马铃薯干物质累积总量显著高于其他施钾处理的;相同的施钾量处理,粉垄耕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单株薯质量、单薯质量、商品薯率,显著降低小薯率,产量提高了23.3%,其中,施钾90 kg/hm2的马铃薯产量最高,达45 122.5 kg/hm2;2种耕作方式下均以施钾90 kg/hm2时钾肥利用率最高,分别达46.0%、55.0%;相同的施钾量处理,粉垄耕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比传统耕作的提高了29.7%~39.8%。可见,粉垄耕作结合适宜钾肥用量可显著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6.
玉米Rf3基因近等基因系(NIL)的构建及RAPD验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杂交、回交和自交序成了玉米CMS-S型育性恢复基因Rf3的一对近等基因系(NIL)以用于相关分子撑的研究,先前的研究认为,建立NIL所需回交次数一般为6次以上,本研究用RAPD分析证明了Rf3基因近等基因系创建的回交次数为4次,即达到与目标连锁片段的有效渗入。 相似文献
37.
秸秆人造板在热压成型过程中,物料分布均匀性直接影响到压缩效果,进而影响人造板的抗压强度和内结合强度等性能指标。多频往复冲压式秸秆制板是利用飞轮带动往复运动的冲头,将胶料混合物间歇性从模具中挤出成板的新型工艺。设计了一种用于该工艺秸秆人造板生产设备的均匀布料装置,通过搅拌器、分料器、挡板调节装置实现均匀布料和下料量控制。利用EDEM仿真软件,对工作过程中物料运动速度、下落位置以及物料均匀度进行分析。以物料质量变异系数为物料均匀度的量化评价指标,以分料轴转速、挡料板与分料器间距以及物料含水率为参数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布料均匀性的主要结构与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料能够顺利通过布料装置,且形成一个稳定的落料区域,同时避免因物料下落速度过大而增加颗粒间作用力所引起布料不均现象的发生。当分料轴转速为24r·min-1,挡料板与分料器间距为3.5mm,物料含水率为20%时,物料质量变异系数为4.73%,可使布料效果达到最佳,压制成型的秸秆人造板力学特性达到相关标准。该研究对多频往复冲压式秸秆制板过程中物料均匀分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秸秆人造板生产以及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研究大蒜套种石榴控制石榴枯萎病的可能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0.2倍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测定其对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均不能有效抑制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而同样2种方式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却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蒸馏水培养大蒜根系分泌物效果要优于MS培养液培养的根系分泌物。[结论]石榴园套种大蒜结合枯草芽孢杆菌施用有望作为控制石榴枯萎病蔓延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