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本研究旨在培育黑龙江省良食味稻米生产亟需的高产优质中熟水稻新品种。在水稻‘吉粳88’×导入系‘稻花香2号(hd2hd4)’后代中,分子标记和田间性状选择相结合培育符合育种目标的水稻品种。水稻‘吉粳88’具有株型直立、抗倒伏、高产和Hd2Hd2Hd4Hd4抽穗期基因型及晚熟等特征,导入系‘稻花香2号(hd2hd4)’具有香味、适口性好和hd2hd2hd4hd4基因型及早熟等性状。从‘吉粳88’ב稻花香2号(hd2hd4)’的杂交后代材料中,培育了具有hd2hd2Hd4Hd4fgrfgr基因型、主茎叶片13片、茎叶直立、抗倒伏、高产、有香味、适口性好的水稻新品系,命名为‘黑大香1’。‘黑大香1’农艺性状优良,可用于黑龙江省第1积温区下限良食味稻米生产。  相似文献   
12.
马兰  杜洪岩  李荣田 《作物学报》2013,39(3):381-388
以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红叶柄栽培甜菜为父本与绿叶柄M14甜菜杂交,观察F1植株叶柄颜色;利用SSR标记分析甜菜M14世代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显示,甜菜单体附加系M14传递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在人工去雄授粉条件下,F1代植株叶柄颜色均为红色,甜菜M14通过接受外来遗传物质及精卵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繁殖种子;M14株系中不存在与其母本株SSR标记基因型精确相同的植株。表明甜菜M14通过精卵融合的有性生殖而非无融合生殖形成种子。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从甜菜M14反转得到的栽培甜菜染色体中普遍含有白花甜菜DNA,暗示甜菜M14形成雌配子体及卵子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和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推测甜菜单体附加系M14高频传递现象可能是由于附加的白花甜菜第9号染色体具有杀配子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培育抗除草剂品种在水稻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黑龙江优质粳稻品种为材料,编辑乙酰乳酸合酶ALS基因,创制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水稻材料。【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以乙酰乳酸合酶ALS为靶基因,构建单碱基突变载体pH-nCas9-PBE-ALS,以松粳22、龙粳46和绥粳18为转化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突变位点进行测序结合除草剂喷施试验,鉴定基因型及表型。【结果】经分子水平检测验证,获得ALSS627N突变植株10株,ALSS627N1884G-A但第628位氨基酸未改变突变植株1株,ALSS627N/G628E突变植株1株。相较于野生型,以上三类突变植株均具有较强抗除草剂特性。【结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具有抗除草剂特性,能够稳定遗传,不含转基因标记的纯合株系,可为抗除草剂水稻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4.
水稻穗型构成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5个水稻品种和10个杂种二代的穗型构成性状的研究表明,穗型构成性状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关系;穗型构成性状与单株穗数多是较强的负相关;株高、出苗至抽穗天数与大多数穗型构成性状是显著的正相关。通径分析中所选性状对主穗粒重的回归估计的可靠度为96.8%。其中,主要起直接作用的二次枝梗数和千粒重是第1位因子;主要起间接作用的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平均长度、粒数/10cm一次枝梗是第2位因子。根据试验结果,育种中直接对第一位因子加以选择,同时兼顾第2位因子,可望育成穗粒多,旦粒大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5.
选用黑龙江省目前生产上典型高产水稻品种或新育成的超高产有望品系 11个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寒地水稻品种成熟期茎鞘干重变化过程的差异及其和结实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1)水稻成熟期茎鞘干重变化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 ,阶段 茎鞘干重升高 ,阶段 持续降低 ,阶段 趋于稳定 ;(2 )不同品种成熟期茎鞘干重变化过程不同。依据阶段 有无将供试品种分为两类 ,A类型具有阶段 、 和 ,B类型只有阶段 和 。A类型品种结实率较高。 (3)不同品种阶段 持续时间长短有差异 ,有的品种 5 d,有的品种 10 d,时间短的品种结实率较高。 (4)不同品种茎鞘阶段 的茎鞘干重降低速率不同。此阶段单位颖花每天从茎鞘获得物质的最大量高 ,有利于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6.
选用5个不同类型和熟期的典型水稻品种,设置6个肥力水平,研究水稻穗型构成性状对肥力反应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增肥使穗粒数增加主要是因为二次枝梗上着生粒数的增加;二次枝梗上粒数增加又集中在其分布的优势部位.由此提出超高产水稻品种应具有中位、偏上位或上位优势穗型.  相似文献   
17.
一种观察甜菜胚囊的压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囊观察是植物胚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我们在学习了酶解法之后,摸索研究了一种观察甜菜胚囊的压片法。其步骤:固定、硼砂洋红整体染色、酸解离、剥离胚珠、透明、压片、观察。观察到了胚囊的一些情况。此法简捷易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不同粳稻品种穗部性状差异及其对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选用 11个黑龙江省目前典型高产品种和新近育成的超高产有望品系 ,在哈尔滨高产栽培条件下进行田间试验 ,研究不同品种穗部性状差异及其对结实率影响。结果表明 ,依据 Sasahara划分穗型方法 ,供试品种可分为中位、偏下位和下位优势穗型等 3种类型。上部穗轴节位的二次枝梗粒的结实率 >中部 >下部 ,但二次枝梗粒结实率存在整穗性。只有上、中、下穗轴节位的二次枝梗粒结实率高而均衡的品种 ,整穗结实率才能高。未发现 Sasahara氏穗型和结实率高低间的关系。一定着粒密度范围内 ,着粒密度越稀 ,结实率越高。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应具有上、中、下穗轴节位二次枝梗粒结实率高而均衡、着粒密度偏稀、穗层位置偏下等穗部性状  相似文献   
19.
水稻超稀植条件下品种(系)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苏省内其它育种单位新选育的及生产上广为利用的十四个不同类型,熟期的水稻品种(系),在超稀植条件下,进行单株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分析和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认为,在超稀植条件下水稻高产育种方针是:将穗数控制在合适水平上同时,以保证大穗为基础,以争取较高的结实率为重点目标,并注意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20.
脯氨酸的积累与植物对干旱和盐胁迫的抗性有关.P5CS基因编码一个双功能酶,具有谷氨酸激酶和谷氨酸-γ-半醛脱氨酶活性,催化脯氨酸合成过程中的前2步反应.它是脯氨酸合成的限制因子.用生物素标记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蛾豆(Vigna aconitifolia)中克隆到的P5CS基因作探针对水稻进行物理作图.该探针定位于水稻第9染色体的短臂近端点处,信号点距着丝粒的相对距离为(51.79±1.24)%.P5CS基因广泛存在于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