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中,重组自交系是一种比较有用的群体。但建立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通常是很费时的。本文讨论了就某一物种的特定杂交组合而言,建立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所需的自交代数,并提出了估计所需自交代数的方法。数值分析表明,即使将每条染色体当作1个分离单位的话,建立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所需的自交代数也比通常认为的来得多(例如,对于一个具有10对同源染色体的物种而言,至少需要自交11代)。因此,这在实际研究中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2.
籼稻光敏不育系Hs—1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报道采用花培技术育成籼型光敏不育系Hs-1的选育研究,包括短光敏和低温敏相结合的育种目标的提出依据,育种技术路线和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33.
采用单因素遗传设计,研究了100份黄麻种质资源11个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简单相关、偏相关、复相关、典型相关与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层次的产量或品质结构中,单株鲜茎重、单株鲜皮重、分枝高、茎粗等主要性状,在产量与品质改良的相关选择和间接选择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其所揭示的潜在关联性对黄麻育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扼要分析了作物改良的成就、问题和原因;根据作物育种面临的新任务,论述了作物育种应用生物技术与常规途径相结合的研究策略,提出了现阶段应以细胞工程为重点,较为系统地阐明了研究细胞育种技术新体系的依据与内容。  相似文献   
35.
汕优3550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珍汕97A与新育成的恢复系3550配组而成的晚籼中熟新组合。3550是1981年用青四矮16与IR54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与珍汕97A配组定型后,经本所两年杂优新组合比较试验和杂优常规稻混合比较试验,表现突出,增产显著。1987年晚季参加省区试,表现耐肥抗倒,适应性强,产量名列前茅;1987年10月华南三省杂交稻新组合考察会议认为该组合株形理想,穗大粒多,具有丰产综合性状,是一个较有前途的晚籼新组合。 一、产量表现 该组合1987年参加本所杂优新组合品比试验,亩产436.8公斤,比汕优30选增产氏54%,参加杂优常规稻混合品…  相似文献   
36.
T优 78 89是福建省优质杂交早稻重点推广组合 .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 ,研究 4种不同施肥方法、4种不同插植密度 ,以及 5种不同基本苗手插与抛秧移栽方式对该组合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T优 7889施肥总量以基肥 60 %、蘖肥 2 0 %、穗肥 10 %、粒肥 10 % ,以及插植规格以 2 0 .0 cm× 2 0 .0 cm产量最高 ,产量达 752 2 .5kg·hm-2 ;在每公顷 75万基本苗相同条件下 ,抛秧比手插秧增产 6.4 % .  相似文献   
37.
籼稻低温敏核不育突变体5460s2的发现与初步研究ApreliminarystudyonanewlydiscoveredTGMSindicaline(5460s2)inrice周元昌潘润森林荔辉李维明(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福州350002)关键词籼...  相似文献   
38.
李维明 《种子世界》2005,(10):15-15
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中规定“具有与经营种子种类和数量相适应的资金”。申请单位在申请书递交之前账户资金已达规定值,并且有会计事务所的验资证明。在许可证办理完毕后,账户资金大部分转走,也就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的规模,不具备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能力,但管理部门无法控制,没有达到《种子法》所规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9.
在人工气候室中,研究了7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系)的抽穗期对16h 长光照和10h 短光照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1)不论是早稻还是晚稻,籼稻还是粳稻,均存在明显的“长日促进期”,把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期分为长日亚期(BVP—Ⅰ)和短日亚期(BVP—Ⅱ)是合理的;(2)长日照对不同品种有不同程度的抽穗阻滞效应;(3)强感光的晚稻品种未观察到长日补偿期,在连续16h 长光照下未能进入幼穗分化.  相似文献   
40.
采用幼胚培养和延续授粉法,使稻×李氏禾属间远缘杂交获得成功.幼胚培养成株率为26%.延续授粉杂交成胚率约为19%,比常规1次授粉杂交提高14%,并且可以直接获得结实饱满的杂种种子,平均结实率为6.2%.1985-1989年共获得 F_1绿苗236株,成株108株.从杂交后代已获得双胚菌、雄性不育、高柱头外露和高抗稻瘟病的育种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