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青贮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5个青贮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生育期、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经综合分析确定高油168(龙育1号)和高油115为当地适宜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32.
简要地介绍了青贮高油玉米的特征特性、研究进展及加工利用状况,并简明地指出了青贮高油玉米的发展前景,为今后青贮高油玉米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高油玉米新品种龙育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龙育2号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于1999年育成的高油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日数121 d,需≥10℃积温2 430℃左右,具有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子粒商品品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4.
龙育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育106为母本,中国农业大学高油玉米自交系GY79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青贮高油玉米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牧草审定委员会审定。龙育1号作为优质青贮饲料,在黑龙江省畜牧业发达市县,如双城市、大庆市、杜蒙县、青冈县、安达市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深受种植企业和养殖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35.
玉米自交系品质性状的近红外光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仪,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所玉米室选育的71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品质成份测定,其中2005年的14份和2006年的57份。结果表明:玉米籽粒的3种成份在不同材料中差异显著,粗脂肪的变异系数较大,2005和2006年分别为7.09和7.46;粗淀粉的变异系数较小,为0.51和0.68;蛋白质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03和4.51。自交系的粗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为3.81%和3.62%,粗淀粉平均含量为72.44%和71.96%,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2.15%和11.54%。同时针对近红外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抗病育种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害发生现状及发生原因的分析,认为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遗传基础狭窄、品种单一化,抗病育种目标单一、缺少多抗性品种,耕作栽培制度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是导致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玉米抗病育种策略,即坚持以培育兼抗、多抗玉米品种为目标,加强玉米种质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多种途径丰富玉米抗病种质资源;同时注重玉米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37.
DNA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及几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技术。综述了DNA分子标记的类型,基本原理和特点,同时还对几种最新出现的分子标记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8.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育10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以自交系T23为母本、自交系T 160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六区预备试验,2010-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六区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六区生产试验.2013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早熟品种,需≥10℃活动积温2 300℃左右,具有籽粒脱水快、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9.
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黑龙江省5份常用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种,与20份欧洲玉米种质选系配制100个组合,在黑龙江省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分析20份欧洲玉米种质选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被测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达极显著,T04、T16-2、TF32和T218-4的产量及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在玉米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TF32×四-444在产量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上均为最大值。与对照比较,杂种优势大于10%的组合大多为欧洲玉米种质选系×塘四平头类群自交系,说明欧洲玉米种质与塘四平头类群种质之间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影响玉米茎秆强度高低的重要因素,选用3个不同抗倒伏类型玉米品种对茎秆地上部第三节抗穿刺强度与茎秆形态性状、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穗位高和节间短轴直径比其它形态性状有更大差异,抗倒性强的德美亚1号的抗穿刺强度最高,抗倒性弱的垦玉6号地上部第三节茎皮的酸性木质素、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说明茎皮抗穿刺强度与穗位高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选育玉米抗倒伏品种时,应对这3个主要特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