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笔者近期在泾阳县境内几个养鸡相对密集的乡镇,遇到许多蛋用商品代鸡群中出现了假母鸡,并且发生范围不断扩大,数量呈直线上升。假母鸡占所在群数的20%左右,严重影响群体的产蛋量和经济效益,对当地笼养鸡的稳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免疫金电镜技术检测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应用免疫金电镜技术检测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Ig)。检测结果证明驴抗犬细小病毒所产生的Ig对犬细小病毒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反应。因此认为,第四军医大学动物保健品研制中心所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对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和心肌炎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重复超数排卵获取家兔成熟卵母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重复手术方法 ,对经过激素刺激超数排卵的家兔成熟卵母细胞进行收集和筛选评价 ,探索不同组合激素处理对家兔进行超数排卵 ,获得大量的高质量卵母细胞简单有效的方法 ,为进行兔转基因、核移植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采用FSH +HCG和FSH混合PVP(2 5 % )两种激素处理组合 ,并用正常排卵雌兔作对照 ,经过三次手术法取卵 (每次间隔至少 5 0d以上 )。经输卵管插管 ,由输卵管伞端收集卵母细胞并进行筛选。结果 ,采用激素处理的两组获取总卵母细胞数和可用卵数比对照组均高出 3倍以上 (P <0 0 5 ) ,两种超排方法之间超排效果无显著差异 (P >0 1) ;三次连续手术均成活的家兔中 ,对照组和FSH +HCG组三次取卵效果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FSH混合PVP(2 5 % )组首次手术与第三次手术出现显著差异 (P <0 0 1)。重复采用FSH +HCG和FSH混合PVP(2 5 % )两种激素处理组合超数排卵 ,手术法收集卵母细胞 ,简化超排程序 ,增加超排效果 ,提高实验动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正常生理条件下IL-1β和IL1R1参与雌性牦牛生殖调控及早期胚胎发育的生物学作用,试验采集雌性牦牛主要生殖器官(卵泡期:输卵管、卵巢、子宫;黄体期:输卵管、卵巢、子宫;妊娠期:输卵管、卵巢、子宫),并生产孤雌激活胚胎。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IL-1β和IL1R1 mRNA在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并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蛋白水平分析IL-1β和IL1R1在各生殖器官的表达水平与定位。结果显示IL-1β和IL1R1在牦牛主要生殖器官和孤雌激活胚胎中均有表达。其中卵泡期输卵管中IL-1β和IL1R1表达均高于黄体期和妊娠期,卵泡期卵巢和妊娠期卵巢中IL-1β和IL1R1的表达高于黄体期,妊娠期子宫中IL-1β和IL1R1的表达高于卵泡期和黄体期,孤雌激活胚胎中IL-1β和IL1R1的表达桑椹胚最高,8细胞次之,2细胞和囊胚期最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1β和IL1R1在输卵管黏膜上皮、卵泡颗粒层、黄体细胞、子宫上皮和子宫腺体均有表达。研究结果表明IL-1β和IL1R1参与牦牛生殖周期和胚胎发育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究IL-1β和IL1R1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牦牛胚胎体外培养技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电镜和免疫金电镜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中国分离株进行了形态学研究。该病毒粒子直径约55nm,多数呈球形,有囊膜,但在其囊膜上没有发现纤突结构。在病毒粒子中央部可观察到拟核(核衣壳),其直径约为40nm。在宿主细胞浆的空泡膜及滑面内质网小池膜上“出芽”,成熟的病毒粒子多蓄积在空泡腔内。病毒增殖数量与其适应宿主细胞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GFR)在牦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并且研究EGF对牦牛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集牦牛卵巢,捡取质量较好的牦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COCs),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分别处理未成熟和成熟的牦牛COCs,采用Real-time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OCs成熟过程中EGF及EGFR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动态;牦牛COCs成熟培养时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50、100和200 ng·mL-1 EGF及最佳作用浓度的EGFR抑制因子Gefitinib,比较作用前后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后卵裂率及囊胚率;Real-time PCR方法分析不同浓度EGF和Gefitinib作用后成熟COCs中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axi的相对表达量。【结果】EGF,EGFR基因在成熟COCs的表达显著高于未成熟COCs,成熟COCs中EG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未成熟COCs 的2.17±0.36倍,EGFR基因在成熟COCs的表达量为未成熟COCs 6.82±0.21倍,且在未成熟和成熟COCs中EGF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EGF。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未成熟COCs和成熟COCs均表达EGF和EGFR蛋白,EGF和EGFR蛋白的标记荧光主要集中在卵丘细胞,卵母细胞表达较弱。100 ng·mL-1 EGF可以显著提高COCs成熟率(73.45±2.09)%及其受精后的卵裂率(59.46±1.41)%和囊胚率(26.23±1.08)%;对照组中(0 EGF)COCs成熟率为(54.16±3.25)%,卵裂率为 (48.33±1.93)%,囊胚率为(15.34±0.43)%;EGF浓度为50 ng·mL-1时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分别为(61.79±1.04)%、(51.76±0.61)%和(18.62±1.13)%;200 ng·mL-1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分别为(71.26±4.18)%、(57.13±2.06 )% 和(23.96±0.53)%;而加入EGFR抑制因子Gefitinib显著的降低了COCs的成熟率及其受精后的卵裂率及囊胚率,分别为(43.63±1.46)%、(41.79±2.81)%和(12.65±0.67)%。COCs成熟过程中EGF的作用可以显著抑制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在50 ng·mL-1、100 ng·mL-1、200 ng·mL-1EGF作用后成熟COCs中Ba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仅为对照组(0 EGF)的0.83±0.12,0.21±0.02,0.27±0.03倍,EGF浓度为100 ng·mL-1时Bax基因表达量最低,而Gefitinib作用后可以显著促进成熟COCs中Bax基因的表达,其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组的4.24±0.10倍;EGF在COCs成熟过程中可以显著促进抗凋亡基因Baxi的表达,其相对表达量在EGF浓度为50、100、200 ng·mL-1EGF分别为对照组的2.18±0.12、7.06±0.59和6.73±0.31倍,EGF浓度为100 ng·mL-1时Baxi基因表达量最高,而Gefitinib作用后可以显著降低成熟COCs中Baxi基因的表达,其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32±0.04倍。【结论】EGF和EGFR作为牦牛COCs体外成熟过程中重要的自分泌因子,且外源的EGF可以显著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率,最佳作用浓度为100 ng·mL-1,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axi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牦牛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s27,HSP27)基因,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正常生理条件下HSP27基因在母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取卵泡期后期、黄体期后期同侧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以及妊娠期早期(胚胎约长2.3cm)妊娠侧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以其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牦牛HSP27基因,并将纯化的PCR产物克隆到pMDTM18-T Vector 载体中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SP27基因的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功能结构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qPCR 测定繁殖周期母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的相对表达量,用SPSS1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成功克隆出包含完整编码区的牦牛HSP27基因序列,其编码区长450bp(GenBank 登录号:KP716832),可编码149个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亮氨酸Leu(10.7%),含量最低的是色氨酸Trp(0.7%)。HSP27编码区蛋白原子个数为2 366,分子式为C747H1189N205O220S5,分子量为16.722kD,理论等电点为5.33;HSP27编码蛋白为非跨膜可溶性蛋白。同源性分析显示,牦牛HSP27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家牛、印度水牛、绵羊、藏羚羊、虎鲸、野骆驼、野猪、马、灰狼、人和猩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8%、98.4%、97.8%、97.6%、90.3%、89.7%、89.7%、86.7%、86.7%、85.5%和85.3%,牦牛HSP27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家牛、印度水牛、绵羊、藏羚羊、虎鲸、野骆驼、野猪、马、灰狼、人和猩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100%、100%、100%、96.3%、100%、96.8%、100%、100%、96.3%和96.3%;系统进化树表明,牦牛HSP27基因与家牛、印度水牛、绵羊和藏羚羊的进化水平较为相近,与灰狼、猩猩和人类的较远。RT-qPCR结果表明,牦牛HSP27基因在卵泡期、黄体期、妊娠期不同时期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泡期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黄体期子宫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不同繁殖周期,牦牛HSP27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均极显著大于在子宫中的表达,其在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的表达因妊娠而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通过与其他物种HSP27基因的同源性对比分析,发现HSP27基因在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同时也存在种属特异性;通过对HSP27在繁殖周期母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推测出HSP27可能参与了母牦牛妊娠的调控,为进一步探讨HSP27在牦牛生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玉米光合作用和光建成的宝贵材料,对于玉米叶色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以及提高光合效率和玉米产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简介了elm1淡绿叶突变体、elm2黄绿叶突变体、ygl-1黄绿叶突变体、vyl黄叶突变体、nec-t黄化类病变突变体这五个典型的叶色突变体,以及玉米叶色突变体诱变方法;根据玉米叶色突变体的研究现状及玉米突变体数据库,对23个已知的玉米突变体基因名、基因ID、性状描述及相关图片进行整理总结,并对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标注。以图片和表格的形式归纳了玉米叶色突变形成机理研究成果。最后,提出问题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卵丘细胞的质量对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其自噬和胞吞可调控细胞生长及营养运输,以应对恶劣环境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威胁。从促排处理的小鼠输卵管膨大部收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 oocyte complexes, COCs),分离卵丘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添加0、50、100、150和200 ng/mL IGF-1处理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处理组 Atg5、 Beclin1、 LC3、 Cav1和 Cav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定位不同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并结合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测定不同质量浓度IGF-1处理组Atg5、Beclin1、LC3、Cav1和Cav2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IGF-1对卵丘细胞自噬和胞吞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常培养的卵丘细胞均可表达 Atg5、 Beclin1、 LC3、 Cav1、 Cav2 mRNA和蛋白,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IGF-1可调控小鼠卵丘细胞Atg5、Beclin1、LC3、Cav1和Cav2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Atg5蛋白表达量均升高;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且在100 ng/mL IGF-1处理组中最低。Cav1和Cav2蛋白在50 ng/mL和200 ng/mL处理组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但在该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内,随着IGF-1质量浓度增大,2种蛋白的表达量不是线性降低,而是在100 ng/mL和150 ng/mL处理组表达量有回升现象。表明IGF-1可调控小鼠卵丘细胞的自噬和胞吞相关因子的表达,调控效果与IGF-1的质量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赵改灵  李秦  张洁 《中国果菜》2020,(1):59-61,65
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日光温室中熊蜂和蜜蜂对草莓的授粉效果。结果可知,熊蜂授粉的草莓畸形果率为11.004%,蜜蜂授粉的畸形果率为17.226%;熊蜂和蜜蜂授粉的草莓平均单果质量分别为26.96 g和23.08 g,熊蜂较蜜蜂授粉的草莓单果质量增加了16.81%;熊蜂授粉的草莓果实纵径、横径以及单果种子数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的。因此,熊蜂比蜜蜂更适合对日光温室草莓进行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