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指出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迅速增加,相关园林苗木产业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均存在的不足日益体现出来。对当前园林苗木产业从生产、销售、市场、需求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探讨了园林苗木产业当前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科学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园林苗木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1奶牛信号有哪些?1.1首先要了解奶牛的需求欧洲评价奶牛福利的标准是:没有饥饿、口渴和营养不良;舒适度;没有疼痛、受伤和疾病;表达正常行为;没有恐惧感和应激。我们可以通过奶牛发出的信号来判断其是否满足了这五点基本要求。1.2了解奶牛信号的钻石法则饲料、饮水、采光、空气、休息、空间。牧场把这六点做得越到位,奶  相似文献   
13.
以苹果八棱海棠离体新梢和幼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继代次数对其离体繁殖、再生和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继代10次和48次的八棱海棠离体增殖倍数、生根能力、不定芽的再生频率、每外植体再生芽数和GUS基因瞬时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继代5次的;继代10次的增殖倍数和GUS阳性率明显多于继代48次的,其它指标相互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继代10次的芽苗较适合用于八棱海棠离体培养的外殖体材料,其幼叶较适于遗传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莲藕根状茎膨大过程中基因的表达,挖掘重要的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数字基因差异表达谱技术以及qRT-PCR方法,研究莲藕(‘美人红’)根状茎膨大过程中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根状茎膨大始期和中期,淀粉合成缓慢,而膨大后期,淀粉粒明显增大,淀粉含量快速增加。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根状茎膨大过程中34个基因参与了淀粉代谢;差异基因表达谱技术分析显示,LrGBSS、LrSBEI、LrSBEII和 LrSBEIII 4个基因在膨大后期表达量显著增加;qRT-PCR结果进一步证明,上述4个基因与根状茎中淀粉合成密切相关。【结论】莲藕根状茎膨大时淀粉积累主要在膨大后期,LrGBSS、LrSBEI、LrSBEII和 LrSBEIII 4个基因的表达影响莲藕根状茎淀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世纪的发展形势,成人教育必须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我国高校固有的职能、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来看,高校成人教育不应再处于整个教育系统的边缘,而应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应成为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两者之间紧密结合的典范.要注重办学的基地建设和管理职能的转变.优化配置成人教育资源,对高校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实现成人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和社会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6.
17.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的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一种以内脏和肌肉组织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已知的有两种,即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此病对成年鸡的危害较小,发病率低,症状较轻。但能引起产蛋量下降,软皮蛋增多,  相似文献   
18.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土地资源需求十分强烈,本文通过对洮南市土地利用目前状况进行分析,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是由冠状病毒属传支病毒(IB)引起的一种以破坏呼吸系统和肾实质组织,泌尿生殖系统的发病率高、传播快、病程短、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