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52篇
  5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99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为明确大豆节间木质素积累规律,深入理解木质素积累与大豆植株抗倒伏间的关系,进而为调控大豆植株表型和抗倒伏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有限生长习性品种Charleston,按照20,35株/m2 的2种密度种植桶栽大豆,在2种不同密度下测定主茎的木质素含量,分析Charleston主茎第3节间的细胞伸长区(EZ)和次生细胞壁成熟区(MZ)木质素含量、在木质素合成过程中的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苯丙氨酸转氨酶(PAL)、肉桂酸脱氢酶(CAD)等关键酶活性以及对应基因的表达量。手工切片及分光光度计测定的结果表明,大豆主茎木质素含量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逐渐增加。低密度处理主茎中的木质素含量高于高密度。无论是高密度还是低密度处理,单一节间(茎3)木质素含量均为MZ>EZ;低密度处理茎中4CL、PAL、CAD的活性高于高密度处理。2个密度处理下茎中4CL、PAL、CAD活性变化规律较为一致,与基因表达结果相符合。大豆植株主茎中木质素含量受到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的多种酶调控。木质素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多以基因家族形式存在,同一基因家族中的酶基因在同一物种...  相似文献   
122.
7S球蛋白α''与α亚基是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重要组分,是影响大豆营养价值与加工品质的重要因子,同时还是主要的大豆致敏原,降低它们的含量是大豆品质改良育种的最新研究热点之一。以日本育种材料7S球蛋白(α''+α)-亚基双缺失型日B为供体亲本,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东农47为受体亲本,采用回交转育方法,将α''与(α''+α)-亚基缺失特性导入东农47。结果表明,α''-缺失型(Cc)和(α''+α)-双缺失型(Cd)品系均能正常生长、结实,并能稳定遗传;Cc、Cd产量组分性状的平均值均远高于轮回亲本,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双亲,部分Cd株系籽粒蛋白质总量高达46.7%,脂肪含量平均值介于双亲之间,略高于日B;导入α''-缺失和(α''+α)双缺失性状后,绝大多数氨基酸组分含量和氨基酸总量提高,其中精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平均含量变幅最大。Cd株系籽粒含硫氨基酸含量(蛋氨酸与胱氨酸之和)及氨基酸总量分别比东农47高出0.11和5.56个百分点。说明通过常规育种重组α¢-缺失或(α''+α)-双缺失性状即可提高大豆含硫氨基酸含量,并提高其他氨基酸组分含量及氨基酸总量,在Cc、Cd的BC2F3后代群体中有望筛选到α''-缺失或α''与α同时缺失的高产、高含硫氨基酸、优质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3.
利用SSR,RAPD和SCAR技术定位耐大豆疫霉根腐病QTL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1200个RAPD随机引物、606对SSR引物和1对SCAR引物对Conrad(耐病性品种)×OX760-6-1(高度感病品系)的127个重组自交系(RIL)F2:7群体的耐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进行QTL定位.127个F2:7重组自交系被分别用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的3个和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1个混合菌株进行接种鉴定并且统计病害损失率.通过回归计算QTL存在的阙值为27.14(1000atP<0.05),利用WinQTLCart2.0共检测到3个QTL(QGP1-3).QGP1(在Satt509附近)被定位于连锁群F上.QGP1能够分别解释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的鸡西、建三江和双鸭山的菌株所造成的表型变异的13.2%,5.9%和6.7%.QGP2(在Satt334附近)被定位于连锁群F上.QGP2能够分别解释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的鸡西和双鸭山的菌株所造成的表型变异的5.1%和2.4%.QGP3(在OPL18800/SCL18659附近)被定位于连锁群D1b W上.QGP3能够分别解释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Woodslee的菌株所造成的表型变异的10.2%.QGP1和QGP2对来自中国黑龙江省各地的菌株表现出明显的耐病性,而QGP3只能对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Woodslee菌株表现出明显的耐病性.另外,QGP3所在的区段能够解释2000年加拿大安大略省Woodslee和Weaver的表型变异(田间病害损失率)的21.55%和16.71%,所以将其命名为QFP1.本研究所检测到的QTL对于加拿大中部和中国东北地区的辅助选育耐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品系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24.
基因型对大豆子叶节系统再生和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子叶节为材料,分别以丛生芽分化率和子叶节区GUS阳性率为指标确定不同大豆基因型对外植体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及对农杆菌的易感性,探讨基因型对大豆子叶节系统再生和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基因型对子叶节丛生芽诱导及对农杆菌的易感性均有较大影响。筛选出11个丛生芽分化率在70%以上的大豆基因型,筛选出最易感的大豆品种为黑农35,其次为绥农14和合丰35。  相似文献   
125.
大豆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大豆的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和转基因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在大豆遗传转化研究中存在着适合遗传转化的再生系统不完善、遗传转化效率较低且重复性差、大豆受体基因型匮乏等问题,因此建立高效和稳定的大豆组织培养体系,使之广泛适于生产上栽培大豆品种的遗传转化,另外将目前转基因策略中单价基因改为多价基因,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6.
我们曾撰写了“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王金陵的学术成就”一文,介绍王金陵教授在大豆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以便从王老师的学术成就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为中国的大豆事业献身。同时,王老师的为人堪称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当我们祝贺王老师九十寿辰之时,我们向先生学习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他作学问的方法,学习他不断创新的精神,学习他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生产的务实作风,学习他培养新人,扶持人才成长的伯乐精神。  相似文献   
127.
大豆胚尖不定芽诱导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胚尖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浸种时间和诱导时间对胚尖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7个基因型大豆不定芽诱导率变化在35.0%~83.3%之间,黑农48适合于大豆胚尖不定芽再生系统;合丰35成熟种子诱导不定芽产生以浸种48h效果最好;黑农48诱导96h时不定芽诱导率达100%,诱导96h和84h大豆胚尖可形成较多的不定芽。  相似文献   
128.
测定了 10个最新育成品种 (系 )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希尔反应活力及 RU BP(Ribulose,5 -Biphosphate)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 ,(1)品种 (系 )间叶绿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2 )叶绿素 a,b随生育阶段进展而有所提高。叶绿素 b的提高可能与产量有直接关系 ;(3)随生育进程的推进 ,RU BP活性逐渐增强 ,品种之间的差异小于生育期的差异 ;鼓粒期 RU BP活性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4 ) 10个品种间希尔反应活力具有较大差异 ,希尔反应活力与 RU BP活性及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86 6和 0 .75 0 4 ,均达 5 %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9.
本试验结果表明,种间杂种与丰产品种杂交 F_1代的杂种优势与亲本平均值呈显著正相关,多数性状优势的自交衰退现象不明显。所研究的性状中,单株产量具有较强的中亲优势率(25.23%);蛋白质含量也有一定中亲优势表现(3.07%)。但大部分性状不存在高亲优势,一般配合力可作为种间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参考指标。在研究的10个性状中,仅有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百粒重产对产量的决定系数远远高于前两者。因此,百粒重是种间杂种产量的第一决定因子,提高百粒重是选育产量突出品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0.
大豆子粒中异黄酮含量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个快速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方法,并用该法测定了来自东北三省的50份大豆材料子粒中的异黄酮含量.该体系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不脱脂,80%的乙醇浓度,不小于20:1的物料比(溶剂:原料),浸提1小时,浸提温度不超过50℃.东北三省的50份大豆材料异黄酮含量的平均数为0.285%,品种间变异幅度为0.194%-0.408%,主要分布于0.235%到0.295%之间,其品种数占全部品种数的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