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3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施氮肥对盐胁迫下Bt棉生长和叶片Bt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Bt棉品系K638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氮肥对不同程度盐胁迫(土壤含盐量:0(CK)、0.15%(轻度胁迫)和0.3%(中度胁迫))下棉株生长、氮素吸收、Bt蛋白含量和Bt蛋白氮占全氮量比例的影响;同时,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硝态氮和铵态氮)对NaCl胁迫下Bt蛋白含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氮肥与盐胁迫对棉叶Bt蛋白含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非盐和低盐胁迫下,施氮肥促进了棉株生长(生物量分别提高了3.0和2.8倍)、Bt蛋白合成(分别提高41.0%和90.9%)和全N向Bt蛋白N的转化(分别提高9.3%和15.6%);中度盐胁迫下,施氮肥虽也促进了棉株生长(1.4倍),并提高了叶片全N含量(98.8%)和Bt蛋白含量(83.3%),但并未提高Bt蛋白N占全N量的比例。无论盐胁迫与否,施NO3--N处理的生物量和叶片全氮含量都显著高于施NH4+-N的处理,但由于盐胁迫下NO3--N降低了Bt蛋白N占全氮的比例(11.0%),叶片Bt蛋白含量则略低于NH4+-N处理。据此认为,盐胁迫下施氮肥通过促进棉株对N素的吸收积累并影响全氮转化为Bt蛋白的比例,进而影响Bt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32.
为解决黄河流域盐碱地、旱薄地熟制单一、生态系统脆弱、肥药膜用量大、农田面源污染日益加重等系列问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在鲁西北、鲁北等传统一熟制棉区创建了短季棉与饲用小黑麦两熟接茬种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该模式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试验示范系统分析了该模式的产量和效益优势,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3.
几个抗虫棉新品种(系)在山东棉区的种植表现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33B为对照,对5个抗虫棉新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鲁25系在出苗、生长前期长势、生育期和产量构成等方面与对照33B基本一致,S6145、S6177和SGK321则表现出苗快、早发性强、早熟性好等方面的优势,99R08的生育期与33B基本一致,但产量潜力显著高于33B,说明33B等早期抗虫棉品种的一些不利性状与Bt基因的导入没有必然的联系,抗虫棉的不利性状可以通过育种手段改良.但是,S6145、S6177、99R08等新育品种的纤维品质改进不大,加强抗虫棉品种纤维品质的改良应是今后育种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4.
精量播种减免间定苗对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间苗、定苗是黄河流域棉区十分普及却费工费时的棉田管理措施。通过精量播种减免间苗、定苗环节,将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栽培提供新的技术途径。2011-2013年连续3年在山东省临清市、夏津县、惠民县和东营市4个地点,以常规播种保苗方式为对照,研究了精量播种保苗(播量11.25 kg hm–2,出苗放苗后不间苗、定苗)方式对棉花收获密度、籽棉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年份、地点和播种保苗方式对棉花收获密度、籽棉产量和铃数皆有显著的互作效应。12个点次(3年4个地点)中有10个点次精量播种保苗方式的收获密度达到4.5~8.5株 m–2,铃数和籽棉产量与常规播种保苗方式相当;2011年东营点和2012年惠民点精量播种保苗方式的密度分别只有3.53株 m–2和3.63株 m–2, 铃数比常规播种分别减少13.8%和9.7%,单铃重与各自的对照无显著差异,籽棉产量分别减少14.2%和5.5%。精量播种处理中2个点次减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收获密度过低,导致铃数降低。通过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较高的收获密度,精量播种减免间定苗能够实现省工节本不减产,可作为一项重要的简化栽培措施在黄河流域棉区推行。  相似文献   
35.
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的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山东临清、夏津和惠民的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整枝处理下棉花产量分布、库源比例和熟相, 探讨种植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 产量在棉株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 去叶枝棉株的产量全部来自果枝, 留叶枝棉株的产量主要来自果枝(85%), 叶枝所占份额较低(15%); 无论去叶枝还是留叶枝, 产量主要分布在下中层(72%)和内围(74%), 上层(28%)和外围(26%)产量分布较少。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 但两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密度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内外分布, 随密度升高, 产量向内围集中; 而整枝则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 留叶枝使产量上下分布更加分散。整枝对棉花熟相影响不大; 但密度显著影响熟相和库源比例, 低密度下库源比例大、轻度早衰, 高密度下库源比例小、轻度晚熟, 中等密度(5.25株·m-2)下库源比例适宜, 熟相较好。  相似文献   
36.
2个彩色棉材料的农艺性状和纤维发育特点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常规白色棉 3 3B为对照 ,于 2 0 0 0~ 2 0 0 1年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试验站 (临清 )对大田种植的 2个彩色棉绿色棉和棕色棉材料的农艺性状与纤维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2个彩色棉材料的营养生长旺盛 ,具有早发早熟的特点 ,但铃重小 ,衣分低 ,皮棉单产仅为对照 3 3B的 5 0 %~ 60 %。彩色棉的纤维品质比对照品种差 ,其中绿色棉的纤维品质最差 ,基本无纺织利用价值。彩色棉的纤维发育过程与对照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 ,表现在 2个彩色棉材料的棉纤维在开花后 3 0~ 40天出现颜色 ,纤维伸长期短 ,伸长速率低 ,次生壁加厚慢 ,纤维伸长与次生壁加厚重叠的时间短 ,这可能是彩色棉纤维品质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鲁棉研28号生育特点和对密度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曾在山东大面积种植的美国Bt抗虫棉33B为对照,于2005、2006年分别在山东临清和夏津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国审Bt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28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两年观察结果表明,鲁棉研28的生育期与对照33B相当,但平均收获期比33B短1.7天,铃重、衣分和棉柴比显著高于33B,皮棉单产也显著提高,2005、2006年分别比33B增产22.2%和18.4%。33B在5.25~6.75株/m2密度时的产量最高,而鲁棉研28在4.75~6.75株/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则没有变化。分析认为,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28号彻底解决了早期抗虫棉品种存在的铃小、衣分低、产量潜力小等不足,表现出产量构成协调、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8.
K638(鲁棉研41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育成的中早熟常规抗虫棉品种,201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10号)。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后期叶功能好、抗早衰,铃大、吐絮畅、易采摘,已成为近年来山东省棉花良种推广补贴主导品种和山东省主推品种之一。现根据该品种在试验和生产中的表现,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作一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39.
不同成熟度Bt杂交棉种的物理性状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越成熟饱满种子的子指、比重越大,电导率越低.完熟种子的比重略大于1,其余则小于1.无论在标准温度(℃)下还是在低温(℃)条件下,不同成熟度种子的发芽率、苗重的变化趋势一致,即越成熟饱满的种子发芽率越高,棉苗鲜重越重;成熟度越差,烂苗越严重.相关分析表明,电导率与比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发芽率、苗重与比重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在低温条件下,发芽率、苗重明显降低,烂苗数增加.  相似文献   
40.
不同抗虫棉基因型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以33B为对照,选择山东育成的5个常规、2个杂交Bt抗虫棉品种连续进行了4年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供试Bt常规抗虫棉大致可分为早发和晚发两种类型,前者除具有33B结铃性强、抗早衰等优点外,单株总生物产量、铃重和衣分也有所提高,4年平均皮棉产量比对照33B提高5%~6%,但仍具有前期生长慢、生育期偏长的特点;后者前期生育快,早熟性好,铃重和衣分显著提高,4年平均皮棉比对照33B增产5%~7%,但结铃数下降,易早衰。两个Bt杂交抗虫棉品种较好地协调了产量构成三因素之间的关系,4年平均皮棉产量比对照33B增产18%~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