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为了安全有效地防控向日葵田间杂草的发生与危害,使用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对向日葵田进行土壤处理,观察用药后各处理向日葵的生长情况和杂草控制情况,通过计算分析用药后不同除草剂处理各类杂草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筛选出适合向日葵的安全有效土壤处理药剂5种,分别是氟乐灵、仲丁灵、异丙甲草胺、恶草酮和丙炔恶草酮。  相似文献   
82.
向日葵品种SSR荧光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2001年至2015年间审定的16个向日葵主要品种为材料,利用22对SSR荧光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法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和遗传关系分析。2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48个多态性片段,大小在100~341 bp之间。每个SSR位点变异范围为2~4个等位基因,平均检测到多态性位点2.18个。多态性信息指数的变化幅度为0.706~0.924,平均值为0.887。对48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进行数据记录,建立了各品种特定的SSR指纹图谱。其中的一个引物组合ORS338/ORS229/ORS230/ORS959/ORS316可区分所有的供试材料,为品种鉴别提供依据。聚类分析中,16个向日葵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00 0~0.958 3之间,平均为0.668 1,表明这16个向日葵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此工作的开展满足了目前日益增长的品种鉴定的需要,为今后采用SSR荧光标记检测技术进行向日葵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食用型向日葵白葵杂1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产抗病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白葵杂12是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以不育系CH668A为母本,恢复系9849R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该品种的特点是熟期适中、品质优良、丰产性、抗逆性突出。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新疆的养猪业发展缓慢,有些地区基本上出现了停滞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养猪的成本高,但猪肉的价格偏低,挫伤了养猪户的积极性。二是传统的饲养方式限制了养猪业的发展,使养猪户认为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85.
海垦九3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于2006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麦2006001。  相似文献   
86.
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可以为油葵优质高产栽培时播期和密度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油用型向日葵YK18-1为试材,采用二因素(播期、种植密度)裂区试验设计,其中播期(主因素)设5月15日、5月30日、6月14日和7月1日4个水平,种植密度(副因素)设8.3万、6.7万、5.6万、4.8万、4.2万和3.7万株/hm2计6个水平,在行距60 cm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向日葵生育性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会导致向日葵各生育期均缩短,其中出苗到开花阶段历经时间受播期影响较大,开花到成熟阶段历经时间受播期影响较小.播期对籽仁粗脂肪含量、结实率、单盘粒重和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籽仁率具有极显著影响;播期×种植密度对油葵品质和产量指标影响均不显著.不同的播期与种植密度组合除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各指标达到最高值的播期与种植密度组合不同.综合油葵品质和产量指标分析认为,播期5月30日、种植密度8.3万株/hm2组合效果最好.该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1888.89 kg/hm2,籽仁粗脂肪含量为59.54%.  相似文献   
87.
为评价邓川牛保种个体之间的遗传结构,有效保护和利用纯种邓川牛种质资源,本研究使用牛100K SNP芯片对100头邓川牛(46头公牛和54头母牛)保种个体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测定,通过Plink(V1.90)、GCTA(V1.94)、Mega X(V10.0)和R等软件对邓川牛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近交程度及家系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0头邓川牛保种群体的有效群体含量、平均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2.6、0.221±0.145、0.244±0.117;邓川牛保种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13±0.147、0.321±0.145。群体平均遗传距离为0.263 8±0.024 4,46头公牛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64 8±0.021 9;状态同源(Identity by State,IBS)距离矩阵与基因组亲缘关系矩阵(G矩阵)分析结果均表明,邓川牛保种群大多数个体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亲缘关系。100头邓川牛个体共检测到3 999个连续性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  相似文献   
88.
试验旨在研究秸秆类和秕壳类粗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粗饲料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随机选取4种农作物的秸秆和秕壳共8种粗饲料原料,测定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进行饲用价值(RFV)的评定。结果表明:8种粗饲料原料的饲用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豆秕壳、花生秸秆、小麦秕壳、稻草秸秆、小麦秸秆、黄豆秸秆、稻草秕壳、花生秕壳,分别为159.43、133.82、122.57、112.17、100.25、91.64、56.02、46.27。不同粗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含量和饲用价值及分级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8种粗饲料原料中秸秆类粗饲料中花生秸秆的水分含量和饲用价值以及分级指数最高,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较低;而秕壳类粗饲料中黄豆秕壳的水分含量和饲用价值以及分级指数最高,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较低。说明黄豆秕壳和花生秸秆可作为高营养价值的粗饲料原料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9.
北麦6号     
广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7 品种来源:垦九9号×克丰6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晚熟,生育日数90~98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株高100cm左右,秆强度一般.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角质,千粒重35g左右,不易落粒.抗旱性和耐湿性强,熟相好.  相似文献   
90.
北麦6号     
北麦6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代号为九三00-6805.2007年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70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