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7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林业   575篇
农学   262篇
基础科学   274篇
  303篇
综合类   2322篇
农作物   202篇
水产渔业   202篇
畜牧兽医   961篇
园艺   547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Two kinds of corn were used as materials,changes of SOD,CAT,POD and MDA Contents after Germination of maize seeds in fiv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anganese sulphat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MDA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varieties,difference was ver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control.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of HuangJinNuo 1 first increased then decreased after treated with manganese sulfate,while that of YinLong BaiYuNou continuous elevation,the resistance of Maize after manganese sulphate increased during germination.  相似文献   
72.
葡萄籽蛋白是优质的蛋白质资源,是具有特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和多肽的重要来源。对葡萄籽蛋白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制备方法和葡萄籽多肽进行总结分析,为葡萄籽蛋白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3.
为了从肉鸽肠道和嗉囊内容物中分离得到乳酸菌,试验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对肉鸽肠道和嗉囊内容物进行了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从肉鸽的肠道和嗉囊内容物中分离得到4株菌株,分别为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4.
以辛香二号为对照,在贵州遵义、黄平、铜仁等9个试点进行了9个品种的区域试验,为贵州辣椒品种的审(认)定、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干辣椒品种平均667 m2产量依次为卓椒十二号椒王九号天升(CK)黔椒10号星火8号方辣1号湘冠4号铜仁干椒二号老农917黔辣448。综合评价较好的品种是卓椒十二号和铜仁干椒二号。  相似文献   
75.
76.
通过考证认为,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 L.)于16世纪80年代从日本传入中国,最早的传入点是浙江。以浙江为起点,向北、西、南3个方向传播。向北方向,经江苏传到山东,虽然江苏没有接受辣椒,但山东很快接受并把辣椒当作花椒的替代品,名称由番椒变成了秦椒;再以山东为中心,继续向河北、辽宁传播,东北的辣椒是闯关东的山东人传播的;向西传到了天津、山西、河南、北京、甘肃、内蒙古,形成华北传播路线。向西方向,从浙江沿长江西上,安徽、江西、湖北没有接受,但湖南很快接受了辣椒,并以湖南为中心,向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西、陕西等地传播,形成影响最大的长江传播路线,新疆的辣椒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由湖南军人传过去的。向南传播的速度非常缓慢,传到江西、福建的时间都较晚。从荷兰传入台湾的灌木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和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传入台湾的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 Jacq.),经福建传到海南和云南。  相似文献   
77.
收集和鉴定了云南省和贵州省共46份灯盏花种质资源,筛选出适合生产不同药品的成分专用型种源,为专用型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利用HPLC测定了灯盏花种源10种活性成分含量,相关分析阐明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对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6份灯盏花种源灯盏乙素(scutellarin, SE)含量在2.5%以上,是培育灯盏花素专用型品种的优良材料,其中4份种源同时含有高含量(>1.0%)的双咖啡酰奎宁酸酯(dicaffeoylquinic acids, diCQAs),是培育灯盏细辛专用型品种的优良材料;同时,筛选出8份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TFs)含量高于3.5%的种源,适合选育总黄酮专用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SE含量与diCQAs和TFs含量均显著正相关,是灯盏花品质育种的标志性成分。聚类分析将灯盏花种源分为三大类,除1个种源的SE含量和diCQAs含量接近(第Ⅲ类)外,其他种源SE均占总活性成分的60%以上,其中第Ⅰ类为高TFs型种源,TFs占到总活性成分的80%以上,diCQAs占总成分的15%以下;第Ⅱ类为高diCQAs型种源,diCQAs占总成分的16.9%~28.9%,TFs占到总活性成分的80%以下。该结果表明灯盏花种源活性成分组成存在多种类型,为专用型品种选育提供了可能,灯盏乙素含量可以作为专用型种源筛选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78.
以兰科植物形态分类学为理论基础,从兰科植物的种类、栽培应用形式、兰文化在专类园中的应用等方面,对福州市于山兰圃进行调查,记录兰科植物种类及栽培应用形式等,并拍照记录。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市于山兰圃中,用于造景的兰科植物共有28属87种,利用地栽、盆栽、附植三种栽培形式与其他园林要素组合搭配,并将兰文化赋予具体的景致之中,从而升华为意境美。旨在为扩大兰科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和兰科植物专类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对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配进行了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短稳杆菌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优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短稳杆菌悬浮剂与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的混配剂以及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的混配剂较好,可作为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