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高β-蒎烯思茅松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高β-蒎烯的思茅松优良无性系,对40个5年生思茅松高产脂嫁接无性系及1个对照的松脂中β-蒎烯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0个无性系的松节油中B.蒎烯含量大于对照的有10个,较对照β-蒎烯含量平均提高187%;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陛系间β-蒎烯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β-蒎烯的无性系遗传力为0.99;初步选择出10个高β-蒎烯含量的高产脂优良无性系,其β-蒎烯含量的遗传增益为185%。  相似文献   
42.
黄家河流域天然林的生长量、物种多样性监测及其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为建立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黄家河流域建立固定样地,对该样地内的天然林做了3 a的监测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人类活动对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破坏最为严重,落叶阔叶林次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暖温性针叶林稍轻;2002至2003年度人类活动对天然林的破坏程度大于2001至2002年度;轻度的人为干扰会使物种多样性增大,但人为干扰超过一定程度就会使物种多样性减小.结论:人类活动对不同森林类型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人类活动在不同的年度对天然林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类活动强度对物种多样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生长量指标中,幅积、株丛数和显著度具有明显的预警意义,胸径大于2.5 cm的株丛数和蓄积量有非常重要的预警意义,而在物种多样性指标中,除了物种丰富度有一定的预警意义外,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数均没有明显的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43.
高产脂思茅松半同胞子代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选择高产脂的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优良家系,对4、5年生的25个思茅松高产脂优良家系的半同胞及1个对照的产脂力、树高、胸径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家系的产脂力均大于对照,较对照产脂力平均提高达56.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产脂力存在极显著差异。产脂力的家系遗传力为0.62。初步选择出5个高产脂的优良家系,其产脂力的理论遗传增益为70.9%,现实遗传增益为114.3%。表4参13  相似文献   
44.
思茅松栽松留阔模式幼林期的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思茅松人工幼林栽松留阔模式下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思茅松,在前3 a不会引起土壤养分下降.与常规抚育相比,栽松留阔模式回归土壤的养分较少,但不影响思茅松生长,而且比常规抚育省工省钱,还能保持生物多样性,因此,栽松留阔模式在生产中是可以采用的.  相似文献   
45.
针对西红柿种植过程中,采摘费时费力的问题,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开发了在自然背景条件下的西红柿自动识别系统。运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来识别红色西红柿,去除原始图像的噪声、转换图像的灰度、对新图像进行分割和目标特征提取,从背景中把西红柿分离出来;同时,针对果实间存在的重叠问题,采用圆形Hough变换算法,提取西红柿的圆心坐标和半径特征,通过获取T=Sqrt(s×l)图像,恢复被遮挡西红柿。利用该技术,采集了不同条件下的100张西红柿照片,其中99张照片被准确识别,识别率达到9 9%以上,能够较好地满足西红柿采摘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
在云南省景谷县高产脂思茅松研究基地,开展了思茅松用材林2种整地方式(穴状、带状)及4种初植密度(5000、2500、3334、1667株·hm-2)栽培试验。通过连续5 a对树高和胸径的调查及结果分析表明,以带状整地、初植密度1667株·hm-2的栽培模式最有利于思茅松用材林幼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7.
史密斯桉实生种子园建设初报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史密斯桉实生种子园由该树种的家系试验林经疏伐改建而成。在史密斯桉种源、家系选择试验阶段评选出优良种源2个,优良家系20个,优良种源中选率28.6%,优良家系中选率22.7%。种源蓄积量遗传力0.869,家系蓄积量遗传力0.609,单株遗传力0.986,进行单株、种源选择优于家系选择。优良种源遗传增益0.246,优良家系遗传增益0.276,家系平均实际增益45.3%。优良家系与较差家系木材密度无显著差异。家系试验林经两次疏伐改建为种子园后,每公顷保留林木340株左右。种子园促进史密斯桉植株开花结实试验的结果表明,经施肥及施用开花促进剂处理的家系开花结实率为对照的3倍,施肥及施用开花促进剂使植株开花结实提前,增加开花结实量有较好的作用。7.5年生,种子园个体平均开花结实率为24.6%,预计开花结实率每年将以15.5%的速度增加。开花结实率高的是18676、18688较差种源,开花结实率低的是18682、17131优良种源,较差种源开花结实率是优良种源的2.1倍。优良家系开花结实率65%,为全体家系平均开花结实率(28.6%)的2.3倍。较差种源比优良种源开花结实早,而在家系内是优良家系开花结实较早。  相似文献   
48.
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个3年生的高产脂思茅松嫁接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抗松梢螟能力、针叶叶绿素含量及产脂力5个指标为分类指标,采用系统聚类的可变类平均法进行无性系的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把无性系分成3类,初步评选出生长最好、抗松梢螟能力较强、产脂力最高的6个优良嫁接无性系.  相似文献   
49.
栽松留阔模式思茅松的生长及抗松梢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种不同的留阔抚育方法与常规抚育进行比较,研究各种抚育对思茅松生长及抗松梢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松留阔模式对思茅松高、径、冠幅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影响不大,并且能够保持较多的物种,能有效阻挡松梢螟的侵入,减少松梢螟的数量。  相似文献   
50.
应用天然林可持续发展标准与指标的研究成果,根据三江并流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三江并流区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与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6个标准、23个指标。根据该体系,对三江并流区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分类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