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危害油茶的9种鳞翅目新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栽培面积大,经济价值高。油茶虫害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采集林间油茶害虫于室内饲养,对获得的成虫标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钩翅尺蛾[Hyposidra aquilaria(Walker)]、聚线皎尺蛾[Myrteta sericea(Butler)]、红缘卡斑螟[Kaurava rufimarginella(Hampson)]、齿点足毒蛾(Redoa dentata Chao)、斜隆木蛾[Aeolanthes clinacta(Meyrick)]、中华新木蛾(Neospastis sinensis Bradley)以及月尺蛾(Selenia sp.)、绢祝蛾(Scythropiodes sp.)、落木蛾(Epimactis sp.)等9种害虫是危害油茶的新害虫。记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寄主、国内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等,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42.
RAPD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APD是用以检测种一级水平基因多样性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该文对RAPD标记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 ,并综述了近年来RAPD分子标记在林木种质资源研究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群体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应用 ,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43.
在小果油茶全分布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8个居群,分析其叶表型性状变异状况,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的居群内及居群间均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且稳定性程度较差;小果油茶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及叶宽4个性状指标间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叶厚与叶周长、叶宽及叶柄长相关关系显著,其他叶片性状间相关性则不显著。影响小果油茶叶表型性状各个指标变异的生态因子以无霜期、7月降雨量、8月降雨量、极端最高温及全年日照时数为主,其中全年日照时数是影响种实和叶表型性状的共同生态因子,而与生态因子相关的主要性状指标为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及叶形状系数;在地理趋势面分析中,只有叶形状系数与地理变异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从小果油茶不同居群叶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看,在欧氏平均距离4.01处可较明显地将18个居群分为3大类群,总体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44.
在测定8株虫生真菌产孢量的基础上,选用4株金龟子绿僵菌和1株球孢白僵菌菌株,采用爬行接种法对星天牛成虫进行生物测定,旨在筛选出对星天牛成虫具有强致病力的生产菌株。星天牛成虫在产孢充分的平皿上爬行后所接触到的孢子量差异不显著。接种后不同菌株对星天牛成虫的致死趋势较一致,死亡高峰期在9~15d。通过死亡率一时间几率值分析发现,MaYTTR04,MaZPTR01,t3083个菌株的LT50分别为9.14,9.48,9.67d,较另2个菌株要短。最高僵虫率的菌株是MaZFrrR01,为53.3%;其次是MaYTTR04,为40.0%;其余3个菌株均较低。试验结果表明MaYTTR04,MaZPTR012个菌株对星天牛有较高的致死率,僵虫率也较高,可以作为优良菌株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5.
油茶扦插生根主要影响因子及生根相关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为材料,研究了扦插基质、插穗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油茶扦插生根力的影响,测定了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插穗生根有显著影响,其中不同基质的插穗生根率和根系发育程度有差异,混合基质75%红心土+25%河沙的插穗生根率最高,为92.6%-93.7%,但根系欠发达,而以100%珍珠岩为基质的插穗根系发育最好,但生根率稍低,仅64.2%-66.8%;不留叶的插穗无法生根,留半叶的插穗生根率比留全叶的高,顶芽插穗生根率比非顶芽的高,硬枝插穗生根率则明显低于嫩枝;ABT3生根粉促进油茶扦插生根效果好于ABT6、IBA和NAA,其中100 mg.L-1ABT3最适生根。插后,小果油茶插穗中的3种生根相关酶活性呈现规律性变化,POD活性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双峰变化趋势,PPO和IAAO活性呈"上升→下降"的单峰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经ABT3处理的3种酶活性变化曲线的峰值显著提高,峰值的出现也明显提前,说明ABT3促进小果油茶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46.
对‘凤丹’牡丹、‘香丹’牡丹和紫斑牡丹等3个油用牡丹品种在福建闽北地区的适应性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籽量及抗病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凤丹’牡丹能适应引种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幼树长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但丰产性表现一般、果实经济性状较好,在闽北高海拔地区可适量推广种植,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香丹’牡丹幼树能正常开花结实,果实经济性状一般,丰产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紫斑牡丹品种表现较差,幼树能存活,但树体生长基本停滞,开花少,且不结实,不适宜在闽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究硫酸锰(MnSO_4)不同施用量对香稻生理特性和糙米中锰(Mn)元素含量的影响,为香稻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香稻美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置4个基施MnSO_4处理,即分别施入MnSO_46.67(Mn1)、10.00(Mn2)、13.33(Mn3)、16.67(Mn4)mg·kg~(-1),以不施入MnSO_4作为对照(CK)。【结果】与CK相比,Mn4处理更有利于提高香稻糙米中Mn含量,美香占早、晚造增幅分别为22.02%和6.75%;农香18早、晚造增幅分别为1.48%和4.26%。基施MnSO_4能较好地增加早、晚造香稻孕穗期及后期的茎秆和叶片中全Mn含量,2个品种均以Mn4处理的结果较好。基施MnSO_4,以Mn4处理最有利于早、晚造香稻不同生育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提高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Mn4处理更有利于增强早、晚造各生育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结论】适量基施MnSO_4有利于提高香稻的Pn,增强香稻对外界环境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促进香稻的生长,提高香稻茎叶中全Mn含量,最终促进糙米中锰元素的积累;本研究最佳施用量为基施MnSO_416.67 mg·kg~(-1)。  相似文献   
48.
木麻黄连栽对沿海沙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东山 1代、2代和惠安 1代、2代、3代林分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集土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木麻黄多代连栽后 :( 1 )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 ,沙地土壤的pH值表现为降低趋势 ,而土壤的水解性总酸度、交换性总酸度、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等指标随着木麻黄连栽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 2 )沙地土壤中水解性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碳和全氮的含量随着代数的增加而降低 ,而且木麻黄连栽对表层土壤中上述养分的降低更为显著 ,但木麻黄连栽对缓效钾的影响并不明显。 ( 3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总量逐代增大 ,这主要与交换性钙和水解性总酸度逐代增大有关。 ( 4 )沙地土壤中脲酶的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而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则随代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9.
油茶象危害油茶果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福建省闽侯桐口国有林场油茶杂交试验林果实的果径、果高、果重、籽重(种仁重)以及果实受害率等进行测定,分析油茶象对油茶果的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在调查的油茶林分中,株受害率为94.7%,平均虫果率为14.7%;健康果平均果径为3.01 cm,显著地大于虫果的2.86 cm;健康果平均果高为3.05 cm,显著地高于虫果的2.84 cm;健康果平均果重为16.8 g.个-1,极显著地大于虫果的果重;健康果籽重为6.2 g.个-1,极显著地大于虫果籽重4.8 g.个-1;结果表明:油茶象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油茶果的生长和油茶的产量。  相似文献   
50.
木麻黄根瘤内生菌分离培养和宿主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普通木麻黄、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根瘤上分离到具典型孢囊和泡囊特征的放线菌Frankiasp.菌株18株,均获得纯培养。BAP是木麻黄根瘤内生菌生长的适宜培养基。同一木麻黄根瘤中有不同形态特征与侵染特性的内生菌共存;木麻黄根瘤内生菌在木麻黄不同种内可交叉侵染,还可侵染杨梅、四川木岂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