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休闲地为对照,对准葛尔盆地南缘典型干旱区棉田土壤有机C、全N垂直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垂直分布上看,土壤有机碳、全N、C/N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0~30 cm土层明显高于30 cm以下。棉花生长初期,棉田与休闲地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明显;到生长后期,棉田与休闲地有机碳含量差异明显,并且休闲地土壤有机碳逐月下降。(2)棉田土壤全N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3)棉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情况, 棉花开始生长时,0~30 cm和0~9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降低,到花期(7月)时最低;而随着棉花生长逐渐放缓(8月末),由于凋落物分解输送到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呈现增加趋势。而休闲地有机碳储量由于没有凋落物的输入而逐月降低。总之,与休闲地相比,棉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更高,土壤碳储量增加。  相似文献   
82.
在过去的30年间,世界上农药种类的发展已经从有机磷酸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转变成能够与昆虫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的新烟碱类.新烟碱类杀虫剂通过作用于昆虫的乙酰胆碱受体,释放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剂,阻碍昆虫神经传导,影响昆虫正常生理行为,最终导致昆虫麻痹死亡.蜜蜂作为重要的授粉昆虫,在采集过程中,会经常接触到这类农药,不仅会对蜜蜂个体造成影响,蜜蜂采集归巢后,杀虫剂还会污染整个蜂群,这无疑给世界养蜂业带来了很大威胁.本文从蜜蜂的行为与生理方面进行综述,总结近年来有关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健康影响的报道,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为分析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分形特征,揭示人类活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以库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旱地、果园、人工林地、自然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经干筛和湿筛法测定团聚体组成,以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大团聚体含量(R0.25)和团聚体破坏率(PAD))、土壤团聚体直径指标(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均重直径(GMD))以及分形维数(D)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测定,湿筛法相对干筛法重现性更好,能更真实反映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各土地利用方式总体上表现为林地(人工林和自然林)土壤稳定性和抗蚀性更好,其MWD和GMD值相对较高,D值相对较低;相反,旱作农地(果园和旱地)土壤团聚结构及其稳定性较弱,其MWD和GMD值相对较低,D值相对较高。说明各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均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MWD、GMD值和D值与各粒径团聚体含量呈明显线性关系,在土壤团聚化过程中,土壤团聚体从微团聚体(0.25 mm)—中等团聚体(0.25~5 mm)—大团聚体(5 mm)的转化中,0.25,1,5mm粒级是较为关键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84.
都江堰猕猴桃主产区果园土壤肥力状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全面了解都江堰猕猴桃主产区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以及科学评价土壤环境质量,以该地区处于盛产期的9个果园为研究对象,分析果园表层土壤的pH、有机质以及有效态的N、P、K含量。结果显示:土壤明显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充足,70.7%的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超过了30 g/kg;79.3%的土壤样品碱解N含量超过120 mg/kg,仅有4.8%的土壤样品碱解N表现缺乏;18.3%的土壤样本速效P含量表现缺乏,仅有8.5%的土壤样品缺乏K素。从整体上看,果园的土壤pH和有机质空间变异较小,而有效P和有效K分布不均衡。此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都江堰猕猴桃主产区果园的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56.1%土壤样本的pH<5.5,在猕猴桃适宜生长范围pH 5.5~7.0的样本数只有32.9%。76.9%的土壤样品碱解N含量超过了150 mg/kg;62.2%的土壤样品速效P含量超过了50 mg/kg。因此,需要及时提高果园土壤养分管理水平,建议适当调整施肥策略,根据果树生长需肥规律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果园施肥造成的面源污染和土壤环境质量恶化。  相似文献   
85.
本文在充分调查三亚半岭温泉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基础上,分析了三亚半岭温泉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价值。根据三亚半岭温泉森林公园独具特色的"山、溪、瀑、潭、林"组合景观特点,提出了公园建设的规划构想,以及公园建设开发的建议,以期为三亚半岭温泉森林公园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86.
塔拉豆长、厚、千粒质量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塔拉豆长为0.620~1.184 cm,厚为0.149~0.678 cm,千粒质量146~245 g,研究塔拉豆的分级指标;塔拉豆中外皮占34.0%~42.0%,平均约39.0%、胚占24.0%~34.0%,平均约31.0%,胚乳占21.0%~31.0%,平均约26.0%;结合相关文献,简述了我国塔拉豆组成、化学成分、塔拉胶的加工、特性等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7.
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秸秆还田提高水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了水稻每1 m2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但秸秆还田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大于对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施用氮、磷、钾肥条件下,秸秆还田使早稻产量增加1288%(2005年)和1003%(2006年),效果显著;而晚稻仅增加133%(2005年)和261%(2006年),增产作用不明显。造成秸秆还田对早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早晚稻生育期的温度等气候条件对还田后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影响的不同及秸秆还田到水稻移栽这段时间的长短会对有机酸和CO2等物质的浓度产生影响。还对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8.
肚倍蚜人工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倍林内肚倍蚜虫口密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肚倍产量。根据肚倍蚜的生态生物学习性,在倍林内构筑5种不同小生境栽植冬寄主美灰藓,接种肚倍夏迁蚜,培育过夏越冬若蚜,提高林内倍蚜密度。45.5亩试验林,肚倍单产平均达28.5Kg,比对照高6.0倍。  相似文献   
89.
通过3个航次矩形Ⅴ型曲面网板与Ⅴ型网板作业性能和生产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作业条件下,矩形Ⅴ型曲面网板的水平扩张力可增大43.75%,阻力下降1.3%;试验船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比对比船提高18.13%和17.4%,试验船每消耗1t柴油所获得的产量、产值与利润均町高于对比船。  相似文献   
90.
刺云实系苏木科云实属,是一种多年生有刺灌木。在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地方,它可长成约10米高的小乔木。刺云实叶序为羽状复叶,常绿,小叶膜质,长圆形;花淡黄色,一个花梗上可结果荚20余个;荚果成熟时呈红棕色,内有种子3—6粒,千粒重306.8克,场圃发芽率约45%。在自然状况下,它的寿命约50年;实生苗4年生即开花、结实,盛果期约在10—15年间。在国外,高产树单株果荚产量可达100—400公斤,一般亩产为500—1000公斤。刺云实多为野生,国内一些省、区有栽培。笔者在昆明市近郊海拔1820米的地方经过栽培试验表明:刺云实要求较肥沃、疏松、湿润、中性微酸的土壤,在以农家肥为基肥的山地红壤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