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豫北露地直播棉田杂草的发生及其与棉花的竞争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明确棉田自然混生杂草对棉花的危害程度及其关键防除时期,通过田间杂草共生期试验,研究了豫北露地直播棉田杂草的发生及其与棉花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豫北地区露地直播棉田的优势杂草为牛筋草、马齿苋、藜和鳢肠,杂草出土高峰期集中在棉花苗期和花蕾期,且存在3个出土高峰,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当杂草与棉花竞争持续时间少于4周时,由于杂草与棉花植株均较小,且土壤中养分相对充足,因此杂草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不大;当杂草与棉花竞争期达8周以上时,杂草对棉花的竞争作用明显增强,棉花的株数减少,茎秆变细,形成瘦高植株,且单株结铃数、铃重等产量指标明显降低。因此,豫北棉田自然混生杂草群落与棉花的竞争临界期为棉花出苗后4~8周,在此期间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田间无草害。 相似文献
13.
几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在棉铃吐絮率达到25%~30%时,喷施脱吐隆、噻苯隆、乙烯利3种脱叶催熟剂,结果表明,脱吐隆与乙烯利(36.5g·hm^-2+600g·hm^-2)混合使用,具有较高的脱叶效果和较好的催熟作用,药后10~20d药效达到86.95%~95.03%,吐絮药效达7.08%~11.24%,霜前皮棉产量比空白对照增加8.99%,该处理的脱叶、吐絮效果及霜前花率均优于脱吐隆单用;使用噻苯隆225g·hm^-2的脱叶效果较明显,药后10~20d药效达88.09%~97.73%,显著高于乙烯利600g·hm^-2与720g·hm^-2处理,但其催熟效果低于乙烯利。乙烯利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大,脱吐隆和噻苯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喷雾法、浸叶法测试了黄顶菊1 g· mL-1水提液对斜纹夜蛾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喷雾处理72 h后斜纹夜蛾存活率仅为54.17%,浸叶处理24、48 h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混拌饲料饲喂试验表明:黄顶菊各组织1∶6混拌饲料,花混拌处理胃毒作用稍强;叶、花混拌均明显抑制棉铃虫生长.花混拌饲喂斜纹夜蛾,发育为4龄幼虫的比例仅为13.33%,叶混拌饲喂影响不明显;花、茎混拌对斜纹夜蛾幼虫虫体质量抑制率分别为57.26%和10.07%,叶混拌的影响不明显;花、叶对斜纹夜蛾雄、雌蛹蛹质量抑制率分别为12.14%和19.73%,羽化率下降64.0%~72.0%.此外,黄顶菊叶、花混拌饲料可使斜纹夜蛾化蛹高峰期分别推迟3d和10 d左右,茎混拌雄、雌蛹羽化时间分别推迟5d和3d,叶、花混拌推迟2~3 d.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10年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抗草甘膦抗虫棉不能减少田间棉铃虫的落卵量,但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2、3代棉铃虫发生期,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平均百株落卵量分别比Bt棉田增加12.5%和74.3%,比常规棉田增加4.6%和65.7%;棉铃虫平均百株幼虫数量少于常规棉田,但多于Bt棉田。棉盲蝽平均百株数量比Bt棉田和常规棉田分别减少36.1%和66.0%。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蚜、棉叶螨和棉粉虱没有控制作用,和常规棉相比,田间发生量差异不显著,因此,仍需加强田间虫情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为害。同时发现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草蛉、龟纹瓢虫、蜘蛛、小花蝽、寄生蜂等棉田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