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建立辣椒DH纯系中花药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胚状体诱导中影响因素基因型、碳源及活性炭的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诱导率也不同;3%的蔗糖浓度比较适合辣椒的花药培养;低浓度下活性炭的诱导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12.
<正>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传统产品——丝绸的出口形势见好。至5月,出口产品成交额累计达到六亿多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上半年丝绸产品出口创汇近五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七千多万美元。全年预计创汇可达十一亿美元。丝绸产品出口任务完成得好,既有国际市场因素,也有国内政策因素。国际上,由于石  相似文献   
213.
近年来,棉叶螨的猖獗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究其猖獗原因,研究者多从作物格局、抗药性以及杀伤天敌的角度解释。1986—1987年笔者在排除上述因子的条件下,从使用农药方面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棉叶螨系1986年采自新乡老棉区高抗有机磷的自然种群。供试农药为进口的2.5%溴氰菊酯(以下简称溴氰)。供试螨在30℃的植物生长箱内,用棉苗  相似文献   
214.
苦楝(Melia azsdarach L.)是我国南方各省四旁绿化树种,也是广大群众主要用材树种。由于苦楝丛枝病的发生造成苦楝大量死亡。在浙江省临海县五十年代就有发生,近几年来蔓延较为严重。临海县第二中学种植苦楝400余株,发病率达50%以上,在该县发病较严重的生产大队发病率达80%。广州市石牌种植苦楝213株,发病率达84.5%,其他地区包括浙江省丽水地区、湛江市、福建省、江西省、江苏省、安徽省、湖南省亦有点片发生。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亦受丛枝病为害。苦楝丛枝病的为害是当前发展苦楝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215.
<正> 最近,中国丝绸公司在烟台市召开了全国丝绸内销会议,提出以改革为动力,搞活流通,推进内销,开拓前进。今年,内销绸缎品种结构和市场需求矛盾十分突出。四川丝绸内销情况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收购增加24.8%,销售增加26.5%。因此,全国丝绸内销会议要求各地加强推销,加强经营管理,搞好横向经济联合,扩大商品销售。  相似文献   
216.
欧美雄性不育杨的组培技术已经成熟,但对于在组培苗基础上的大规模的容器育苗技术研究很少。本试验以栽培用基质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依据,选用草炭、珍珠岩、蛭石、活性物质及氮磷钾肥等为原料,设计多种配方组合,经过栽培生长对比试验及结果分析,筛选出草炭:蛭石为3:2及纯草炭的栽培效果较好,并且有继续改良的可能。  相似文献   
217.
棉铃虫对速灭杀丁的抗药性及其季节性变化研究初报李巧丝(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王沫(河南省黄泛区农场植保站)棉铃虫是我省棉花上的一大害虫。80年代以来,由于大面积连续单一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使其抗药性急剧增强,严重威胁棉花生产。本...  相似文献   
218.
四川省乡村旅游一直以来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经济收益偏低、产业融合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文章尝试从体验及价值共创视角对乡村高端旅游进行概念界定,构建乡村高端旅游发展的概念模型,并进一步论证体验及价值共创与游客满意度的正相关关系、体验及价值共创与旅游产品经济价值递增及产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最后在综合上述分析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四川乡村高端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19.
利用大麦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RT-PCR分析技术,对簇毛麦的抗白粉病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基因芯片杂交试验获得了抗病簇毛麦非诱导叶片、抗病簇毛麦和感病突变体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诱导叶片的基因表达谱。抗病簇毛麦经白粉菌诱导前后的表达谱及RT-PCR分析结果表明,抗病簇毛麦中乙烯和水杨酸信号途径的部分基因被白粉菌诱导增强表达,参与了白粉病的抗性过程。另外,通过比较诱导的抗病簇毛麦与诱导的簇毛麦感病突变体的表达谱并结合RT-PCR分析,发现感病突变体中乙烯和茉莉酸途径的部分基因被白粉菌诱导表达参与防卫反应,未观察到水杨酸信号途径参与防卫反应的证据。同时对抗、感簇毛麦经白粉菌诱导不同时间的叶片进行了内源水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抗病簇毛麦经白粉菌诱导后水杨酸含量明显上升,而感病突变体中水杨酸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由于乙烯信号途径是抗、感簇毛麦中共同的信号途径,而水杨酸途径只在抗病簇毛麦中参与抗病反应,所以在簇毛麦的抗病过程中,水杨酸途径是一种最有效的信号传导途径。还筛选出一批与簇毛麦抗白粉病相关的基因,包括病程相关蛋白基因、防卫反应基因、转录因子、信号传导因子和抗病基因类似物等。  相似文献   
220.
花生田蛴螬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选用不同杀虫剂,不同防治时期,施药方法和次数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40g/hm^2、辛硫磷乳油1875g/hm^2,米乐尔颗粒剂2475g/hm^2、特丁磷颗粒剂1875g/hm^2和复配制制辛倍乳油3000g/hm^2是防治花生蛴螬的理想药剂,播种期和花期各防治1次,防效达81.37%以上。播种期防治效果<花期防治效果<播种期防治+花期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