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篇 |
农学 | 3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12篇 | |
综合类 | 57篇 |
水产渔业 | 5篇 |
畜牧兽医 | 104篇 |
园艺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01.
4个引进山羊品种mtDNA控制区序列变异和系统发生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研究测定了四川4个引进山羊品种24个个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并从GenBank获得山羊属2个野山羊种的2每控制区序列。利用MEGA2.0软件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无根树。序列分析表明:山羊控制区线粒体控制全序列长度为1 212bp或1 213 bp,A+T含量占59.9%,其中64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约占5.28%),核苷酸多样度为 1.731%,这些差异共定义了1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13±0.048。安哥拉山羊、波尔山羊都有自己独特的单倍型,与其他品种间都没有共享类型。使用NJ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个野山羊种中,角(?)羊与家养山羊的关系相对较近,4个家养山羊品种有2个母系来源,在4个家养山羊品种内部,安哥拉山羊的分化要比其他3个品种早。 相似文献
102.
猪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研究猪H-FABP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利用PCR-RFLP(HinfⅠ、MspⅠ、HaeⅢ、Hinf*Ⅰ4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中国地方猪种雅南猪、大河猪,培育品种大河乌猪以及杜洛克与长白和约克三元杂交商业群体共148头猪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H-FABP基因在杜洛克与长白和约克三元杂交商业群体中对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在HinfⅠ和MspⅠ位点上,所有4个猪群都存在多态;在HaeⅢ位点上,除雅南猪只出现单态外,其余3个猪群都出现多态;在Hinf*Ⅰ位点上,除杜洛克与长白和约克三元杂交商业群体出现多态外,其余3个猪群只表现单态。(2)4个位点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各基因型肌内脂肪含量最小二乘均值关系即HhHH,bbBbBB,AaAA,DDDddd。结合H-FABP基因的生理功能和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可在特定的群体中将其作为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3.
中国6个地方猪种与3个外种猪氟烷基因PCR产物序列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PCR方法 ,体外扩增了中国地方猪和外种猪共 16个个体的氟烷基因 1814 9~ 1876 0位之间 6 12bp的片段 (包含完整的外显子 17和cDNAC1843 →T1843 突变位点 ) ,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合网上下载的 5个中外猪种相同区段的序列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所测序列比网上公布的序列少 2bp ,在 1815 3,1815 4处有两胞嘧啶(C)缺失 ;皮特兰猪在cDNA的C1843 位点存在C1843 →T1843 突变 ;6 12bp的片段中共有 14个变异位点 ,皆为转换型突变 ,内含子 16中有 3个位点存在转换型杂合子 ;所有突变中 ,有 4处发生在外显子 17内 ,除香猪和皮特兰猪外均为同义突变 ;这些变异位点共形成 12种单倍型 ,其中扩增片段 5 14位 (全序列中为 186 6 2位 )的C→T突变为内江猪独有 ,构成了内江猪独特的单倍型 ,C18662 →T18662 突变具有品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4.
对通过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所筛选的猪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差异表达的CISD1基因的EST序列为探针进行电子克隆,用克隆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测序、同源比对证实所获序列为猪CISD1基因的mRNA序列,并将序列提交到Genebank,登录号为GQ913654。所获猪CISD1基因的mRNA序列全长为631 bp,CDS包含321 bp,由其编码的CISD1蛋白包含106个氨基酸残基,理论等电点为9.20,属脂溶性不稳定蛋白。猪CISD1蛋白的1~23位氨基酸可能是信号肽,53~91位氨基酸形成CDGSH锌手指域,为该蛋白的重要功能域,猪CISD1蛋白的三级结构与人CISD1蛋白相似度为89.333%。 相似文献
105.
今年,黑龙江垦区建设农场前期50多天的干旱,后期近两个月的降雨,高湿、寡照、通透性差,却对这个场农作物长势影响不大,这是为什么呢?7月30日,北安分局召开农业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参观了这个场五个农业现场,全局15个农场主抓农业工作的副场长,生产、农机、粮食科长在看完长势喜人的庄稼后心服口服,一致认为这里种的庄稼技术含金量高,所以苗情好。 相似文献
106.
大河猪与大河乌猪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中国地方猪种大河猪和以大河猪为母本选育形成的培育品种大河乌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个猪种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情况。结果表明:以肉质性状优良闻名于世的大河猪及含有大河猪血缘的大河乌猪肌肉中有丰富的氨基酸含量。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谷氨酸,2个品种的肌肉中分别达到12.12%和12.32%。含量最少的是蛋氨酸和脯氨酸,2个品种肌肉中蛋氨酸含量分别为1.75%和1.79%,脯氨酸分别为2.54%和2.57%。两品种间各种常见氨基酸的组成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2个实验猪种在肌肉中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各方面指标都较高,尤其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例较高,这说明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高,也部分解释了中国地方猪种肉脂特性优良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7.
四川省外种猪联合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性能测定、遗传评估、良种登记、育种信息的网络交流等育种手段,结合数量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联合四川省内7家大型种猪场,对全省的长白猪、约克夏和杜洛克3个外引种猪品种实施联合育种。通过5年的联合选育,在全省形成了一个拥有4 444头规模的核心种猪生产群体,年可提供优质纯种猪60 000头以上。联合育种核心群内长白猪、约克夏和杜洛克3个品种达100 kg体重的平均日龄分别为158.09、157.98 d和157.86 d;100 kg体重时活体平均膘厚分别为11.56、11.48 mm和11.34 mm;平均胴体瘦肉率分别达到66.94%、67.50%和66.83%;产仔数平均为11.03、11.45头和10.13头;肌内脂肪含量平均为1.59%、1.51%和3.56%;肌肉pH值(pH1)平均为6.04、6.09和6.15,各性状指标均超额完成课题预定任务同时,在四川省内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外引种猪联合育种技术体系并使之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利用新荣昌猪Ⅰ系继代选育群1990-1995年繁殖母猪(N=27G初产)性能测定资料,应用Harvey程序(1990)进行统计处理,估计出新荣昌猪Ⅰ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分别是:总产仔数0.15、活产仔数0.16、育成率0.14、初生窝重0.17、初生个体重0.20、20日龄窝重0.08、断奶窝重0.19、断奶仔数0.07、断奶个体重0.08。绝大多数繁殖性状间都存在较强的遗传相关。活产仔数与总仔数、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断奶仔数问的遗传相关分别是0.77、0.74、0.67、0.48、0.44;断奶窝重与所有繁殖性状间都存在着较强的遗传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9.
兰尼定受体基因在新荣昌猪中的分布及其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CR RFLPs法对新荣昌猪I系群体中兰尼定受体(RYR1)基因分布及其对肌纤维面积、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荣昌猪肉质优异,保持了原有地方品种肉质优良的特性。猪群中存在T基因的分布,且其遗传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T基因表现出显著增加肌纤维面积、提高胴体品质和降低肉质性状表现的遗传效应。但RYR1基因在新荣昌猪中的外显率不完全,并证明肌纤维面积的增大与胴体品质间具有正相关,而与肉质性状间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