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73篇
  6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对硫磷直接免疫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制备对硫磷的特异性抗体,建立了对硫磷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先将对硫磷苯环上的硝基还原为氨基,然后采用重氮化法将氨基一对硫磷与牛血清白蛋白相偶联。对合成的抗原进行紫外可见扫描,确证偶联成功。用免疫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得对硫磷抗血清,测得其效价为1.2×10^4,与其他类似物的交叉反应为甲基对硫磷:1.22%,毒死蜱:0.09%,杀螟松:0.06%,标准曲线的最佳检测范围为7.2~720.0ng/mL。用此血清建立的ELISA方法与GC方法的相关系数可达94%,用该方法检测蔬菜中添加的对硫磷标准样品.平均回收卒为107.77%。  相似文献   
172.
氯嘧磺隆抗体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合成的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联结物为免疫抗原,获得对氯嘧磺隆高亲合力的兔抗血清,建立了氯嘧磺隆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抗血清效价为6.4×104,IC50值为10.9 ng/mL,测定的线性范围是0.4 ~295.4 ng/mL。在河水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7.9% ~115.7%。结构相似的常用磺酰脲类除草剂与氯嘧磺隆抗体的交叉反应率为0.1% ~4.8%。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河水中氯嘧磺隆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73.
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人工抗原的光谱鉴定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人工抗原的光谱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人工抗原的紫外光谱图与栽体蛋白和半抗原的紫外光谱相比均发生变化;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半抗原与BSA的结合比约为5:1;甘草酸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相似文献   
174.
1989~1990年,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中棉12号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应用 NAA 浸种和移栽浸根对幼苗侧根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处理均能促进侧根的发生,子叶期移栽的幼苗表现出较强的生根能力。NAA 处理提高了幼根中 IAA、CTK 和 GA_3含量及 IAA/CTK 和 IAA/GA_3氧的值,抑制了根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棉酚含量,并增强了多酚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5.
SHK-6对大豆根系生理活性和激素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鲁豆1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拌种和分枝期叶面喷施,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大豆根系对物质吸收和合成能力的变化及SHK-6调控的效应.结果表明,SHK-6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还原能力和伤流量,显著促进了根系对硝态氮吸收和氨基酸合成与转化;SHK-6显著提高伤流液中各个生育期内IAA、GAs和CTKs含量,而ABA含量前期SHK-6处理是显著低于对照,生育后期显著促进了ABA的运输量;SHK-6显著提高了产量,改善了产量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176.
转Bt基因抗虫棉产量器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及其轮回亲本中棉所16优势部位棉铃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比较了铃壳、纤维和种子之间的蔗糖、还原糖、酸性转化酶和ATP酶的差异,并结合这些部位的物质积累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Bt棉棉铃的发育特征,着重探讨了Bt棉和常规棉的种子、纤维及铃壳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特点,以此丰富Bt棉的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177.
盐胁迫对甘草种子发芽与子叶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甘草种子发芽与子叶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浓度低于100mmol/L时,甘草种子的发芽正常;在NaCl浓度达到200 mmol/L时,种子发芽受到显著抑制.子叶内活性氧、SOD、POD、可溶性蛋白和膜透性都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甘草的抗逆性可能与上述酶活性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8.
更正声明     
当前,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相对滞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单产低、品质差和效益低的问题。要迅速发展大豆生产,除了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大力发展和采用优良品种外,还急需建立和推广显著提高大豆单产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国内外先进的大豆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包括播期调整、株行配置、肥水管理和地膜覆盖等,但其对逆境的应变弹性小,不能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潜力,综合效益仍较低。化控技术是一项有效高新技术,它的导入可以大大地活化传统技术措施,有利于建立现代种植业所需求的高产与低风险最佳结合的新技术体系,同时可以提高作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因此,建立我国大豆安全高产高效的化控栽培技术体系对振兴大豆产业,达到大豆生产的“三增”目标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79.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和支持。国内外关于DCPTA和DTA-6对作物根系的促进作用均有相关报道。以拟南芥野生型(Columbia)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利用叔胺类活性物质DCPTA和DTA-6两种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在MS培养基上对拟南芥萌发和根系生长相关指标进行研究,以明确DCPTA和DTA-6对拟南芥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DCPTA和DTA-6对拟南芥生长致死浓度为1000mg/L;(2)同一浓度下,含有DTA-6培养基的萌发率和幼苗子叶发生率略高于DCPTA。其中含有1mg/L浓度的DCPTA和DTA-6培养基的拟南芥萌发率和幼苗子叶发生率为100%;(3)拟南芥幼苗的主根长、下胚轴长、侧根数在0.1mg/L,1mg/L和10mg/L浓度DCPTA和DTA-6的培养基下均高于对照。其中1mg/L浓度的值为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p〈0.05)。100mg/L,500mg/L浓度的显著低于对照(p〈0.05)。拟南芥平均根粗、根表面积、根系总体积以及叶片鲜重和根系鲜重表现相类似的规律;(4)拟南芥叶片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在0.1mg/L,1mg/L和10mg/L浓度DCPTA和DTA-6的培养基下均高于对照。其中1mg/L浓度的值为最大,显著高于对照(p〈0.05)。1mg/LDCPTA和DTA-6培养基的拟南芥叶片叶绿素a/b比值最小,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0.
钾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及最佳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为了明确钾肥对黄淮海地区抗虫棉和常规棉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及该地区的最佳钾肥施用量,在山东省夏津县、河北省吴桥县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吴桥和夏津的增产幅度分别达到20.4%、6.4%;钾肥主要增加上部(≥10)果枝和外围节位(≥3节位)的成铃数和铃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和常规品种对钾肥的反应在本试验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当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00~130 mg.kg-1时,黄淮海地区棉田比较适宜的氯化钾施用量为1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