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河南省花生品种更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建国以来,河南省花生生产中品种的六次更新过程,分析了当前河南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对河南省花生产业的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麦套花生高产育种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1992-199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的20个品种(系)中属产品的性状间的相关性,并以各性养育地产量进行通径分析,提出了河南省麦套花生高产育种途径应以提高单株饱果,百果(仁)重和出米率为主,同时兼顾抗逆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河南花生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育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保亮  何延成  李伟锋  祁勇 《花生学报》2003,32(Z1):243-244
利用河南省1992~2002年度10年间7个年份的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籽仁产量汇总资料,采用多元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河南省夏播花生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在株数一定的情况下,花生产量与其主要构成因素(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出米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三因素是花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此提出了夏播花生高产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家畜中,猪的体温调节能力最差.炎热夏季,当猪舍温度上升到30~32 ℃时,猪的直肠温度开始升高;当猪舍温度上升到35℃,相对湿度超过65%,持续时间达72h以上时,猪便不能耐受,极易引起热应激综合征.轻则生长缓慢、停止,甚至体重下降,重则母畜流产、中暑死亡.搞好生猪热应激预防,加强盛夏管理是实现全年高产、增加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提出以下管理方案,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用不同浓度的生姜提取液对鲜切苹果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和品质变化,研究了生姜提取液对鲜切"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提取液能显著降低失重率和褐变度,维持产品的硬度,减少可滴定酸的损失,有效抑制PPO活性及MDA的积累,较好地保持了鲜切"红富士"苹果的品质。其中,0.1g/mL的生姜提取液(总黄酮有效含量为19.947mg/g)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周口市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65万公顷左右,而且以麦套花生为主,其面积占总花生面积的90%以上。近几年,由于受市场价格的影响,麦田套种花生面积有所下降,管理也比较粗放。为此,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人员从2000年就开展了麦套花生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了一套麦套花生双高产关键栽培技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市花生总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花生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用钾肥试验结果表明:在供给氮、磷一定水平上,增施钾肥可促进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改善花生的经济性状,提高荚果产量和经济效益.当施钾量为180kg/hm2时,花生荚果产量最高达4 260.5kg/hm2,利润达9 482.0元/ hm2,产投比达到9.1:1.当施钾量增加到270kg/hm2时,花生的产量和效益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危害周花2号花生品种的7种主要病害的特点,根据各示范区对该品种病害发生情况进行的调查,提出了一套以合理轮作倒茬,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化除结合中耕除草,增施追肥和微肥,培育壮株,实行化学保护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9.
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寄生于动物机体所引发的疾病,寄生虫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可导致猪急性发病,大批死亡,在猪体内隐性感染会造成患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还可引起母猪流产、繁殖障碍,因此防控寄生虫病已成为提高养猪经济效益、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运用分层抽样、进村入户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首次对广东开展第三方扶贫调查评估。对2017年广东14市28县56镇150村3363户进村入户的第三方扶贫调查评估结果表明,未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广东脱贫标准线(6883元)的贫困户,医疗、教育、住房"三保障"政策落实到位,产业扶贫机制逐步建立,省内对口帮扶效果明显,贫困户对政府扶贫测评满意度高达96.7%。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五保户集中安置、建立贫困户转移就业平台、贫困户入股产业化扶贫、整镇推进产业扶贫、光伏资产性收益扶贫、本科生教育补助扶贫等新模式、新机制。从提升顶层设计、加强农业产业扶贫、健全"三规(划)合一"机制、探索"一院一所一库"新机制、建立"一员一团一分院"科技扶贫模式、强化第三方动态监测评估、优化评估指标体系等方面,提出广东推进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