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28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不同沟灌方式和N、K肥水平对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及N、K含量的影响,找出最佳水肥供应模式.[方法]大田试验设4个沟灌方式:单行交替隔沟灌(DAFI)、单行固定隔沟灌(DFFI)、双行固定沟灌(SFFI)和单行常规沟灌(CF),CF处理第1次灌水量为270.0 m3/ha,第2~4次为227.0m3/ha,其余处理每次灌水量均为CF处理的60%;两个N、K肥水平分别为施用180和270 kg/haN及等量K2O.[结果]与CF处理相比,低N、K肥水平下,DAFI和SFFI处理鲜穗产量略有下降,但总干物质质量分别增加47.6%和25.7%,DAFI处理地上部和根系K含量分别增加20.3%和12.0%;高N、K肥水平下,DAFI和SFFI处理玉米鲜穗产量和总干物质质量与CF处理相当,DAFI处理地上部N含量增加10.4%.与低N、K肥水平相比,高N、K肥水平下SFFI和DAFI处理玉米鲜穗产量分别增加24.0%和18.6%.[结论]高N、K肥水平结合双行固定沟灌或单行交替隔沟灌是较好的玉米水肥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82.
利用林窗部分转换技术测定苹果树冠层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直接测定果树冠层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主要用间接测定的方法。利用林窗部 分转换技术(GFTT)测定三种不同砧木(M9,MM106,Hashabi)金冠苹果园的冠层结构,结果表明,不同 砧木苹果树叶面积相差很大,但叶面积指数差异不大。用林窗部分转换技术测定的叶面积与用叶 面积积仪测定的结果差异少于1个叶面积指数,说明这一技术是可行的。此外,两个苹果园(M9, MM106砧木)用上述两种方法测出的叶面积指数均无差异,又说明林窗部分转换技术测定的叶面 积指数具有相对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3.
利用林窗部分转换技术测定苹果树冠层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伏生 Cohen  S 《果树科学》2000,17(2):101-104
  相似文献   
84.
针对我国甘蔗生产中氮肥用量高和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提高氮肥利用率,本研究以‘桂糖4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对比5种施氮量(N150:150 kg/hm2、N225:225 kg/hm2、N300:300 kg/hm2、N375:375 kg/hm2、N450:450 kg/hm2)和2种施氮次数(R1:3次施入,30%氮肥作基肥、30%作分蘖肥和40%作攻茎肥;R2:2次施入,30%氮肥作基肥和70%作攻茎肥)下宿根蔗生长、产量、含糖量以及氮素利用。结果表明:(1)蔗茎产量受施氮量影响显著,随施氮量增加,2种施氮次数的蔗茎产量均呈现递增趋势。相同施氮量下,不同施氮次数的蔗茎产量差异不显著,R1N375、R1N450、R2N375和R2N450处理甘蔗产量较高,分别为106.4、112.2、106.4和109.1 t/hm2。(2)随施氮量增加,蔗糖分先增加后减少。N375和N450下,R1的蔗糖分显著高于R2。随施氮量增加,R1的产糖量呈先增加后无显著变化的趋势,R2的产糖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N375和N450下,R1的产糖量显著高于R2,R1N375和R1N450处理甘蔗含糖量较高,分别为14.95和14.58 t/hm2。(3)R1和R2的当季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2%~36%和20%~32%。因此,当施氮量为375 kg/hm2,以30%基肥、30%分蘖肥和40%攻茎肥是蔗叶还田下宿根蔗的最优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85.
水肥耦合是争取甘蔗高产、高效、高糖的必由之路。在甘蔗生产中,水肥一体化时空调控技术是我国蔗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从时间与空间上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水肥耦合效应在甘蔗上的研究进展以及取得的一些主要成果,并分析了水肥时空耦合效应在甘蔗上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处理下早稻、晚稻不同时期稻田N_2O的排放通量、氨氧化细菌数量、氨氧化潜势和无机氮含量的变化,揭示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氨氧化潜势和无机氮含量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两季试验均设3种灌溉模式,即常规灌溉(CIR)、"薄浅湿晒"(TIR)和干湿交替(DIR),和2种施氮处理,即100%尿素-N(FM1)和50%尿素-N+50%猪粪-N(FM2)。结果表明:晚稻、早稻分蘖期和成熟期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较低,而孕穗期和乳熟期数量较高;晚稻孕穗期、早稻孕穗期和乳熟期土壤氨氧化潜势较高,而晚稻、早稻分蘖期和成熟期土壤氨氧化潜势较低;相同施氮处理下,DIR模式土壤NH_4~+-N含量高于CIR与TIR模式,DIR与TIR模式土壤NO_3~--N含量均显著高于CIR模式;晚稻、早稻孕穗期和乳熟期DIR和TIR模式土壤N_2O排放通量比CIR模式显著提高,FM2处理高于FM1处理;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潜势与NH_4~+-N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_2O排放通量与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潜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N_2O的排放受到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潜势的直接影响,稻田NH_4~+-N含量大小会影响氨氧化细菌数量和氨氧化潜势,从而间接影响N_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87.
广西以花岗岩、浅海沉积物及部分地区砂页岩发育的土壤缺镁,尤其是旱地土壤缺镁更为严重,这些土壤不仅变换性镁低,而且交换性K/Mg比也较高。在这些土壤上种植作物特别是经济作物和果树应注意镁肥和其它肥料的配合施用,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玉米对镁的吸收受到镁肥,钾肥,石灰,氮肥施用等的影响,如施用镁肥能显著提高玉米镁素含量,而施用较多钾肥,则抑制玉米对镁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88.
雷文杰  李伏生  陆文娟 《土壤》2010,42(6):952-959
研究了2种灌水水平、3种石灰水平和3种镁肥水平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镁(Mg)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能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玉米对Mg的吸收;施用石灰不明显影响玉米干物质积累,但降低玉米对Mg的吸收,增加土壤对Mg的固定,对Mg肥表观有效率的影响因施用量不同而有所不同。施用Mg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加Mg的吸收和土壤交换性Mg含量。因此玉米对Mg的吸收利用不仅受到土壤Mg供应水平的制约,而且也受到灌水、施用石灰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为了寻找适宜的水肥供应模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根区局部灌溉水肥一体化对糯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试验灌水方式设常规灌溉(CI),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和固定部分根区灌溉(FPRI),施肥设100%常规施肥(F1)、100%水肥一体化施肥(F2)和80%水肥一体化施肥(F3)。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APRI处理玉米总干质量减少,耗水量显著降低,因而以干物质为基础的水分利用效率多数提高。CI和APRI处理时,与F1相比,全生育期水肥一体化玉米总干质量增加,干籽粒产量增加,因而WUEs和单位肥料水分利用效率(WUEu)提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分根区交替灌溉和80%水肥一体化施肥组合是一个比较适宜的水肥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9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肥条件下,常规均匀灌溉、分根区交替灌溉、部分根干燥等3种灌溉方式对荔枝干物质积累、水分利用和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水肥条件下,常规灌溉处理根干重均低于分根区交替灌溉.高肥条件下,分根区交替灌溉处理叶片干重比常规均匀灌溉高9.1%,分根区交替灌溉处理耗水量减少22.3%~24.7%.低水低肥时,部分根干燥处理比其他灌溉处理少抽一次梢,分根区交替灌溉处理有几次抽梢数量比常规均匀灌溉少,枝梢较长,复叶数较多,生长量并未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