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56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30篇
  64篇
综合类   490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166篇
园艺   10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试验总结出香玲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19 hm2青石山地香玲核桃丰产栽培试验示范园,定植后第4~8年666.7m2产量分别达73、139、161、192和213kg。主要技术措施:定植前挖沟施肥改土,选用壮苗,株行距3m×5m,精细栽植 间作翻压绿肥,秋施基肥,每年追肥灌水4次,及时排水防涝 疏雄和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 采用主干疏层形,定植后1~4年主枝长放,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和复壮,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适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讨红丰杏在鲁西青石山地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我们于2003春季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引进新品种红丰杏,在山东省东平县接山乡牛山庄村进行丰产栽培试验。通过土壤改良、科学定植、增施有机肥、精细花果管理、合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措施,定植后第2年见花,第3年平均每667m2(亩)产量462kg,第4年为1189kg,到2008年(第6年)达到2502kg。现将在青石山地红丰杏的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的技术总结如下,供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33.
甘薯是贵州省重要的旱地作物之一,长期栽培形成了丰富的甘薯品种资源。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对收集的贵州甘薯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鉴定,以期筛选性状优良的地方品种,为贵州甘薯育种提供材料及在生产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4.
灌水次数和施磷量对冬小麦养分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利用灌水和施肥措施调控小麦生长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环境条件下,分别于2007-2008年(丰水年)在保定市、2008-2009年(平水年)在藁城市用当地冬小麦推广品种(河农822、冀5265)进行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灌水次数(保证底墒的基础上设全生育期灌0、1、2和3次水3个灌水水平,分别用W0、W1、W2和W3表示)和施磷量(设0、75和150 kg·hm-2 3个施磷水平,分别用P0、P1和P2表示)对小麦养分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次数和施磷量对小麦植株的氮、磷、钾积累都有促进作用,但促进效果受降水年型的影响。丰水年灌水次数对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较小,平水年灌水次数对氮、磷积累量的影响显著,氮、磷积累量在生育中后期都随灌水次数增加而提高,钾素积累量各生育时期受灌水影响不一致。丰水年施磷对氮素积累量影响不明显,磷素积累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钾素积累量生育前中期以P0和P2较高,后期以P2较高;平水年,氮素和钾素积累量均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而磷素积累量受施磷量影响较小。适当灌溉和施磷可提高小麦养分生产效率、氮素和磷素收获指数,对钾素收获指数的影响较小。2年中灌水处理(W1、W2、W3)的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不灌水处理W0,但2007-2008年W1产量最高,2008-2009年则表现为W3>W2>W1。2年中P1和P2的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P0,但2007-2008年P1产量最高,2008-2009年P2产量最高,显示出磷素与水分的互补作用,即“水少磷多”或“水多磷少”都可以实现高产。根据研究结果,在河北平原常年降水(小麦全生育期100 mm左右)条件下全生育期灌溉2次,施P2O5 150 kg·hm-2;丰水年(200 mm左右)全生育期灌溉1次,施P2O5 75 kg·hm-2,可以取得较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35.
三峡水库水域牧场鲢放流后对环境的生理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人工养殖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放流后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应激响应和适应过程,将池塘养殖鲢放流至三峡水库水域牧场后,测定鲢血清和肝胰脏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显示,放流后鲢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血清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SOD、ALP、ALT、AST和LDH活性及TP、TC和TBIL含量在5 d时显著高于放流前水平,TG含量在28 d显著高于放流前水平,CAT活性在14 d显著高于放流前活性。在放流68 d肝胰脏SOD、CAT、ALP、ALT、AST、LDH活性及TP和TBIL含量与放流前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鲢放流后5~14 d内机体产生了氧化应激反应,肝胰脏受到氧化应激损伤,各项指标在14~28 d之后逐渐下降,放流后60~68 d恢复到放流前水平或达新的稳态。结果表明,鲢从池塘养殖环境转换到天然水体后,会产生短期氧化应激反应,需要1-2月的生理适应期各项机能才能调节至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6.
利用EOS/MODIS植被供水指数监测锡林郭勒地区土壤湿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锡林郭勒盟13个测墒站0-10cm土壤相对湿度和对应时段MODIS卫星资料,分析植被供水指数(VSWI)与土壤相对湿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二者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植被供水指数的土壤相对湿度监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反演的土壤相对湿度分布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从动态监测旱情的变化角度,用植被供水指数(VSWI)监测了锡林郭勒草原在2011年8月旱情的发生、发展和加重过程.说明植被供水指数法适用于植物生长季大范围的干旱监测,通过动态监测,可为及时、准确掌握大范围土壤水分状况和旱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7.
植物胚败育机理及其离体培养挽救技术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植物胚胎败育机理及影响植物胚胎离体挽救成功的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近些年来有关植物胚胎败育的研究进展。从器官发育、生理生化指标及遗传的角度看,引起植物胚胎败育的主要原因有七类:胚囊发育异常、胚乳发育异常、幼胚起源、营养供应失调、内源激素、酚类物质、某些酶的活性变异及基因调控。由于胚胎败育原因的多样性,增加了胚挽救的难度。文章还讨论了影响植物胚胎挽救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包括胚挽救材料及处理方式、胚龄、培养基种类及培养条件、渗透压、添加剂。在分析上述败育原因和挽救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未来植物幼胚败育研究的可能方向和挽救技术上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设施栽培下香石竹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及数量消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设施栽培基地采集香石竹发病株和正常株根际土壤,用混菌法分析计数细菌,稀释涂布法分离计数真菌与放线菌,主要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的作物发病与不发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组成与差别。分析结果表明,在设施栽培下,土壤中微生物种群以细菌为主,其次为真菌,放线菌数最少;香石竹根际微生物总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细菌数量的变化上。正常株和发病株对比,正常株根际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低于发病株,正常株下厌氧性生长菌数量高于发病株;在设施栽培下,香石竹的发病与真菌和放线菌存在有较密切的关系,病症主要是立枯病与枯萎病。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组成的不同有一定制约病害发生的作用,这为预测、预报和病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大坝一旦失事溃决,对下游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无法估计。溃坝的模拟计算能够为预估溃坝洪水带来的影响,建立下游预警系统,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从而能够将洪水灾害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本文在已有溃坝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针对粘性土均质土坝漫顶溃决的计算模型,可对大坝溃决过程、溃坝洪水下泄过程及上游水库水位下降过程进行水力学模拟,在论述其溃坝机理后,结合现场试验实测资料验证了此模型的实用性,对于防灾减灾及大坝失事后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今后溃坝模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0.
陕北丘陵沟壑区农林草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丘陵沟壑区包括陕北两市的 1 4个县区 ,总土地面积 3 .2 7万 km2 ,是陕北高原的主体部分 ,一般海拔在1 0 0 0 m以上。地貌梁峁起伏 ,地表支离破碎 ,沟壑密度4~ 6km/km2 ,水土流失面积为 90 %以上 ,土壤侵蚀模数1~ 2万 t/km2 · a,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