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9篇
  2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过量施肥、灌溉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在温室进行了西葫芦种植试验,设施肥量水平(农民习惯施肥量和减肥量)、灌水处理(传统灌溉和滴灌)及施加生物炭3种因素,以明确不同水肥条件下西葫芦产量、不同部位养分含量、水肥生产率、生物量、土壤养分及养分盈余情况,研究减量水肥组合对西葫芦生长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施肥量基础上适量减少施肥、灌溉量与施加生物炭措施未造成西葫芦减产,且提高了肥料偏生产力和灌溉水生产率,对西葫芦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及西葫芦、根系及茎叶养分含量无明显影响;减肥减水对于土壤pH、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及CaCl_2-P含量基本没有显著影响,而施加生物炭能增加耕层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淋溶风险;减水与施加生物碳处理对土壤氮素、磷素盈余量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设施蔬菜水肥利用效率、减轻土壤养分淋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为了减轻温室蔬菜过量施肥灌水对肥料浪费及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影响,通过温室试验,设3个施肥水平(N-P_2O_5-K_2O分别为中肥F1:517.2-383.3-629.6 kg/hm~2、低肥F2:382.1-286.5-467.4 kg/hm~2、高肥F3:755.0-558.5-916.4 kg/hm~2)和2种灌水处理(传统灌溉W1、滴灌W2),分析黄瓜产量及养分含量、水氮生产率、氮、磷淋溶状况以及土壤养分情况,探究减肥减水对温室黄瓜生长、土壤环境等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在农民习惯施肥量基础上减肥不会造成黄瓜减产,采用滴灌较传统灌溉能提高黄瓜产量;同时,减肥滴灌也不会对黄瓜的养分含量产生影响。此外,减肥滴灌还可以提高灌溉水生产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增加0~20 cm土壤硝态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减少肥料向下淋溶。因此,在当前水肥管理条件下,减肥滴灌效果良好;试验范围内,T4(低肥+滴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3.
华南地区常规籼稻主栽品种间亲缘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间亲缘系数是研究作物品种间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方法.对华南地区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稻主栽品种的亲缘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50年来华南地区基于亲缘系数的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呈"W"型变化,3个高点分别出现在1957年前、1970—1979年和2000—2008年,3个低点分别出现在1957—1969年和1980—1989年.基于亲缘系数的品种聚类结果较直观地反映了近50年来华南地区籼稻品种的遗传关系及其品种演变特点,与该地区不同时期主要围绕着少数几个骨干亲本进行品种改良的特点相吻合.本研究获得的华南地区近50年来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呈"W"型变化这一结果说明,基于品种间亲缘系数的华南地区品种遗传多样性未经历持续的下降或上升,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74.
昆虫体内的重金属主要是通过消化途径实现代谢过程的。本文中以不同浓度六价铬(Cr6+)溶液(0、7.5、15、30mg·L^-1)培育的小麦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从4龄若虫开始进行慢性染毒,待其发育到成虫时分别测定虫体、粪便、小麦叶片内的Cr含量以及成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显示,生长于0、7.5、15、30mg·L^-1Cr6+溶液中的小麦,其叶片中Cr浓度分别为5.77、6.85、9.88、18.33μg·g^-1。随着Cr6+浓度的增加,虫体内和粪便中Cr的累积量也逐渐增大,在30mg·L^-1时达到最大值。中华稻蝗体内SOD活力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未达到显著水平。而CAT、GPx活力和T-Aoc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7.5mg·L^-1时达到最大值。本文结果表明,中华稻蝗体内的Cr含量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是对环境中重金属Cr污染的一种间接反应。通过测定中华稻蝗体内的Cr含量,可以对环境中Cr污染进行评估;同时,中华稻蝗抗氧化酶系统在机体防御过氧化物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不同覆膜方式对大豆田水分动态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豆田水分动态及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以行间覆膜(CFBR)、行上覆膜(CFOR)及不覆膜(NFC,对照)3种处理为措施,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依次为CFBR〉CFOR〉NFC;0~100cm土壤贮水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可依次划分为土壤水分损耗期(播种期-分枝期)、大量损耗期(分枝期-结荚期)和缓慢恢复期(结荚期-成熟期);不同覆膜方式大豆全生育期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有较为相似的规律,都表现出“减-增-减-增”的变化趋势,不同的处理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6.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对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3株大球盖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从288对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多态性稳定并能扩增出清晰明亮条带的38对引物。通过SRAP扩增图谱分析得出,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的23株菌株扩增片段分子量在100~2 000 bp间,共扩增出322个位点,其中有20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63.66%;供试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46~0.9658;采用UPGMA法对扩增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水平0.84时可将23株菌株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来自国外的2株菌株;第Ⅱ类群为本实验室驯化筛选的3株耐高温品种,第Ⅲ类群为国内不同地市的18株菌株。结果表明,不同大球盖菇菌株间存在明显遗传多样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可将23株供试菌株鉴别开,且能分析出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可为大球盖菇菌株亲缘关系的鉴定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白洋淀中华鳑鲏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洋淀野生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 Gunthe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种群仅由Ⅰ龄鱼构成;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021L2.714、生长良好;雌鱼的平均肥满度为1.12、雄鱼则为1.20;中华鳑鲏为杂食性鱼类;属分批产卵型鱼类;标本雌雄性比为1∶1.22;雌鱼平均绝对生殖力为93枚,平均相对生殖力为270枚/g。  相似文献   
78.
为构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耐高温性状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日本囊对虾的耐热性状,本研究首先采用耐热性(upper thermal tolerance,UTT)作为评定指标,开展不同规格日本囊对虾耐热性状的分析;进一步结合临界温度法(critical thermal methodology,CTM)将日本囊对虾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了耐热性状的种间比较。结果显示:(1)不同大小的日本囊对虾个体之间耐热性(UTT)存在差异,其体重与耐热性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42(P0.05),特别是日本囊对虾仔虾(0.01 g)耐热性显著高于较大规格(1~5 g)的日本囊对虾(P0.05);(2)受高温刺激,3种虾表现出不同的应激行为,凡纳滨对虾的开始死亡温度与死亡高峰温度最高,日本囊对虾次之,脊尾白虾最低;(3)3种虾的耐热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凡纳滨对虾的平均UTT值最高,日本囊对虾次之,脊尾白虾的最低(P0.01);(4)凡纳滨对虾的临界高温(critical thermal maximum,CTMax)最高,日本囊对虾次之,脊尾白虾最低(P0.05),即与UTT的比较结果一致。本研究为日本囊对虾耐高温品系选育提供了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打浆机承载机架的可靠性,对机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应变电测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与仿真计算的可靠性;通过静力学分析,校核了机架在平稳运输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对机架的主要组成部件进行了多目标尺寸优化,并依据优化结果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机架在满足强度、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减轻了8.07%,同时简化了结构,减少了焊接工序,达到了机架轻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作者总结了庄浪县2012—2014年冬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做法和效果,三年防控面积6.41万hm2,平均保产450 kg/hm2,新增粮食28 860 t,小麦按照当地市场价2 300元/t计,庄浪县农民新增收入6 637.8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投入产出比1∶13.8,提出在当前农业劳动力缺乏,农户存粮不足,农业效益低的情况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