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9篇
  17篇
综合类   2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针对我国农机设备更新存在的手段严重落后的现状,在劣化数值法、最小年均费用法等机器更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VisualBasic为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AERCS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较强的数值模拟演算、数据分析、图形显示、数据文件管理、数据库创建、管理及维护处理功能。同时,根据农机设备更新计算方法的特点,开发了实时拟合服务器,使用户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地得到所需要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2.
对玉米施水硬茬播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玉米施水硬茬播种质量的施水量进行了小区试验及连续3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本硬茬播种相对于旋耕播种增产17.3%,节水20.97%,连续3年还田的耕地土壤有机质提高6.09%,耕层土壤坚实度降低7.2%,玉米施水硬茬播种机是小麦玉米粮作区玉米播种的首选机具。  相似文献   
53.
旱地冬小麦自然降水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求黄土台原旱地冬小麦的适宜耕作栽培技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对照,比较了留茬覆盖深松膜侧沟播技术与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和留茬深松秸秆全程覆盖技术的蓄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参试的各技术模式中,其农田效应、增产效果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留茬覆盖深松膜侧沟播技术最好,其次是留茬深松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和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留茬覆盖深松膜侧沟播技术能融“深松深层贮水效应”、“秸秆覆盖保水增肥效应”和“起垄覆膜沟播聚水、保水、增温、透光效应”于一身,可显著改善旱地麦田水、肥、气、热环境条件;与传统耕作比较,该模式在夏闲期可多贮水84.4 mm,蓄水率提高18.2%,小麦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5.56kg/(mm.hm2),增产40.6%,是陕西渭北及同类地区旱地小麦高效利用自然降水、实现高产稳产的最佳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54.
针对柴油机燃油系统精密偶件磨损后的油压波形变化,采用高压油管压力波形识别的方法,测取磨损状态下的柱塞副、出油阀副、喷油器针阀副工作压力波形,研究高压油管压力波形所反映的偶件磨损状况。  相似文献   
55.
针对人工喷施秸秆青贮添加剂不能满足秸秆饲料质量要求及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基于单片机AT89S52设计了一种添加剂变量喷施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对秸秆揉切机喂入辊开度和主轴转速变化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进而根据处理结果调节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控制喷头的喷施量.经MATLAB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响应时间为0.38s,超调量约为18.0%,稳态误差在±2.0%以内,能够满足混合喷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基于灰色理论的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机械总动力预测是农业机械化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运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1998-2008年陕西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进行了相关检验,模拟了陕西省农机总动力发展情况,相对误差均小于3%,平均误差为1.01%,模型可用于农机总动力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1-2015年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分别为19 570,21 687,2 3932,26 315,28 843kW,呈直线上升趋势,年平均递增率为9.48%。  相似文献   
57.
柴油机燃油系偶件磨损的油压波形识别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柴油机燃油系统精密偶件磨损后的油压波形变化,采用高压油管压力波形识别的方法,测取磨损状态下的柱塞副、出油阀副、喷油器针阀副工作压力波形,研究高压油管压力波形所反映的偶件磨损状况。  相似文献   
58.
【目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施药机行驶速度模拟系统,为施药机变量控制系统性能试验提供支持。【方法】模拟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组成,下位机以单片机为核心,上位机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在基于.NET平台上开发,通过上、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实现对施药机行驶速度的模拟。【结果】施药机的模拟速度为0.6~1.4m/s时,最大相对误差为4.72%,系统能够实现施药机行驶速度的模拟;系统能够输出的行驶速度函数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三角函数,其响应曲线与理论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 2和0.969 6和0.995 0。【结论】所设计的施药机行驶速度模拟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且操作方便,可以满足施药机变量控制系统性能试验中车速按特定规律精确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9.
LPC教学法是一种课堂讲授、团队学术研讨和教师点评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从对LPC教学法的理解出发,论述了市场营销学的特点及运用LPC教学法的可能性,介绍了市场营销学教学中LPC法的具体运用过程以及开展LPC教学法的体会。  相似文献   
60.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体有机碳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年不同耕作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深松、旋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关中塿土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结构体有机碳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旋耕、免耕及秸秆还田+传统耕作均提高了各粒级结构体的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且深松和旋耕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免耕作用不显著;深松、旋耕、免耕对难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均不明显。由此可见,各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体总有机碳含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结构体中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提高来实现。各保护性耕作降低了结构体有机碳的氧化稳定系数(Kos),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较小粒级(0.5~0.25mm和<0.25mm)结构体中的总有机碳,易氧化、难氧化有机碳含量均比大粒级结构体中(>0.5mm)的高,且其氧化稳定系数(Kos)较低。相关分析表明,除5~2 mm粒级结构体外,各粒级结构体的总有机碳之间、易氧化有机碳之间、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之间均相关极显著,且以<0.25mm结构体的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各粒级结构体的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结构体,有机碳,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