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7篇
  24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砂姜黑土固碳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且固碳潜力最大的碳库之一,其中,细菌在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固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PCR-克隆测序技术、末端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T-RFLP)及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不施肥(CK),施氮磷钾肥(CK-F),单独秸秆还田(W-NF)和施氮磷钾加秸秆还田(W-F)4种施肥管理对砂姜黑土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土壤的固碳细菌主要包括Nitrosomonas,Mesorhizobium和Bradyrhizobium等。在CK和W-NF处理中,土壤固碳细菌以严格自养菌为主,优势种群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相对丰度分别为73.2%和72.4%。在CK-F和W-F处理中,土壤固碳细菌中严格自养菌相对丰度减小,而兼性自养菌相对丰度大幅增加。其中,CK-F的优势种群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相对丰度分别为33.3%和17.6%。W-F的优势种群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相对丰度分别为26.4%和24.5%。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其中化肥的影响大于秸秆还田。主成分结果显示施肥对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秸秆还田。4个处理土壤固碳功能基因(cbb L)丰度为1.32×107~3.29×107拷贝·g-1(干土),施肥及秸秆还田均能显著提高土壤细菌cbb L基因丰度,其中秸秆还田配施化肥的cbb L基因丰度最大。上述结果表明了施肥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数量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2.
根系分泌物在调节土壤生态、根际微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1—2021年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WOS)核心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根系分泌物中英文文献,借助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及可视化图谱展现,对国内外有关根系分泌物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旨在追踪研究热点及趋势,归纳主题演进,了解当前国际研究前沿。结果表明,系分泌物研究领域总发文量及引用次数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国内外根系分泌物研究都经历了前期的探索和发展,中期的沉淀以及后期快速增长;中外学者在根系分泌物应用研究方面侧重点不同,各有所长,国内应用方向分支少,主要以农业生产作物种植为主;国外以土壤生态配合模型模拟应用到揭示森林等生态问题机制机理当中;根系分泌物国内未来研究和应用重点可能在于根系分泌物-土壤-根际微生物对农业的支撑,为我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国外未来研究和应用的重点可能在于根际-根系分泌物-环境的反应机制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53.
在宁夏灌区设3个试验点,即银川(有限灌溉条件)、惠农(有限灌溉 盐碱条件)、固原(雨养条件)(银川2个点,惠农1个点),于2005年春小麦生长季,研究了20份春小麦材料旗叶和籽粒的碳同位素分辨率(Δ)、物候期、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等指标的表现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土壤含水量、气候条件不同,3个试验点间各项测定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有限灌溉条件下的产量、Δ值、生物量及收获指数高于雨养条件.有限灌溉条件下的银川和惠农试点的叶片Δ及籽粒Δ均与产量呈正相关,雨养条件下的固原试点的叶片Δ与产量不相关,籽粒Δ与产量呈弱的负相关.3个试验点的Δ与收获指数均呈正相关,与从出苗到抽穗的天数以及到成熟的天数呈负相关.Δ有希望作为水分限制条件下预测小麦产量的间接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254.
[目的]通过品种各性状间的差异比较分析,筛选出适合贺州地区种植的辣椒优良新品种.[方法]以引进的4个辣椒新品种及本地对照品种为材料,测定辣椒品种的株高、抗病性、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10个性状的表现.[结果]各品种单株产量间差异均不显著,从综合性状表现看,铁树金条椒是最优品种;其次为红中、早春,单株产量和抗病性较好,三者均可作为推广品种;先金998线椒皇抗病性一般;本地品种产量较好,较易感病.[结论]铁树金条较表现最好,即适合贺州栽培的辣椒品种为铁树金条椒.  相似文献   
255.
为给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生产中氮、钾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水平(N:180、240、300、360 kg·hm-2;K:90、135、180 kg·hm-2)对小麦产量、氮钾养分吸收利用以及肥料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N240K180处理下小麦产量为7 686 kg·hm-2,比低氮低钾(N180K90)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提高7.24%,与高氮高钾(N360K180)处理的小麦产量无显著性差异;(2)氮、钾肥配比施用时两者存在正交互作用,该交互作用与小麦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产量的贡献率为14.06%,且提高了氮、钾肥的偏生产力;(3)与低氮低钾(N180K90)处理相比,N240K180处理下小麦植株体内氮、钾素含量分别提高14.67%和29.53%。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和肥料效益,本研究条件下淮北砂姜黑土区适宜的氮(N)、钾(K2O)肥施用量分别为240 kg·hm-2和180 kg·hm-2。  相似文献   
256.
安徽省界首市畜牧业的生产现状是畜禽饲养数量多,但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散养户和部分中小型养殖场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疫病综合防治水平不高,导致病死畜禽数量较大,且无害化处理水平偏低,随意处置现象时有发生。该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57.
为解决水库清淤后沉积物的处理问题,以碧流河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沉积物样品采集及分析,从沉积物酸碱性和壤质类型适宜度、养分丰富度、重金属污染程度以及毒性评价等方面分析研究水库沉积物土地利用可行性。结果表明:碧流河水库大堡库区各层沉积物样品中66.7%以上p H值介于6.0~7.5之间,76.2%以上样品为壤土;各层沉积物有机质平均含量在27.13~35.77 g·kg~(-1)之间,其中81.0%以上有机质含量高于流域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小值;各层重金属平均含量除Cd超标外,Cu、Pb和Zn含量均在限值以内,重金属评价结果显示整体重金属污染水平为严重。研究表明大堡沉积物可安全用于场馆、绿化、商业、公共市政用地等Ⅱ类土地利用类型,也可用于Ⅰ类直接暴露于人体的土壤,但在使用前需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258.
为了控制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在玻璃温室中进行了一个添加葡萄糖控制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的试验。试验初始水体为发生严重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高达422.78 μg·L-1。试验共分为1个对照和1个处理,对照中不添加葡萄糖,处理中添加葡萄糖。葡萄糖的添加浓度依据水体总氮浓度而定,按DOC∶TN≈20∶1进行添加。试验过程中每个玻璃瓶均曝气。结果表明,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Chl-a)、上午及下午的DO、pH值均明显低于对照(P<0.05),处理的DOC、TSS和OSS浓度均高于对照(P<0.05),处理和对照的TN、TP、DTN、DTP、SRP浓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后期,对照和处理的微囊藻大群体均变小了,且处理中微囊藻群体比对照解散、解体得更明显,尤其是处理中微囊藻形成了小群体甚至是双细胞或者单细胞形态。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能够控制高营养水体中微囊藻水华,其机理是葡萄糖添加促进了水体异养细菌的生长,而与微囊藻形成竞争。  相似文献   
259.
李林傲  聂豪杰  荆庆芳  张杨  兰艳  朱林 《节水灌溉》2022,(12):103-109+118
为探究杨柴的蒸腾耗水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毛乌素沙地典型固沙灌木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称重式蒸渗仪搭配自动观测气象站的方法,于2021年6-9月对杨柴蒸腾过程及气象因子的日变化进行连续监测和记录。结果表明:(1)杨柴蒸腾强度在晴天和阴雨天均表现出单峰变化曲线,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阴雨天蒸腾强度约为晴天的一半。(2)研究期间降雨量为131.02 mm,杨柴总蒸腾耗水量为200.65 mm,土壤水分亏缺是限制杨柴蒸腾强度的主要原因。(3)环境因子对杨柴蒸腾强度(Ti)影响显著性大小排序为:太阳辐射>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亏缺>10 cm土壤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30 cm土壤含水量>50 cm土壤含水量>风速。综合分析表明:生长季杨柴蒸腾耗水日变化明显,其蒸腾强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0.
【目的】探究猪场不同环境介质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的残留特征。【方法】选取江西某规模化养猪场不同发育时期(妊娠期、育肥期、哺乳期、乳小期和保育期)饲料及对应粪污,以及猪场不同处理阶段(固液分离、USR、沼气池、调节池、BCO、SBBR、BAF、一级湿地和二级湿地)废水,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对4种抗生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青霉素)和4种重金属(Cu、Zn、Cr和As)进行测定。【结果】饲料和粪污含有的抗生素主要为金霉素和土霉素,金霉素在育肥饲料和乳小猪粪中含量较高,分别达0.167 mg/kg和0.833 3 mg/kg,土霉素则表现为在育肥饲料和哺乳猪粪中含量较高,分别达0.092 3 mg/kg和1.746 mg/kg;粪便中四环素含量在生猪各生长时期中无明显差别,平均含量达0.047 mg/kg,且仅在保育猪尿中检测到青霉素存在,含量为487.462 9μg/L;饲料和粪污中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n,Cu,Cr,As,其中饲料以保育时期的Zn含量最高,达2 343.6 mg/kg,同时表现出各发育时期粪污中Zn含量均较高现象,且以保育猪粪和乳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