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7篇
  24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1.
分析了温室钢架的防腐技术现状,提出了应用电化学的方法来解决温室钢架防腐问题,研究了温室钢架腐蚀条件的特殊性,对阳极保护和阴极保护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对于温室钢架宜采用阴极保护。  相似文献   
212.
2000年克州农业局、农业科技开发中心组成棉花高产攻关课题组,到阿克陶县加马铁力克乡二村二小队蹲点抓棉花高产示范,通过课题组技术人员的努力和乡、村、小队广大干部棉农的积极配合,9月1日经州科委组织专家组测产,示范田单产皮棉134kg,创下了克州棉花单产最高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13.
伊维菌素属抗生素类药 ,对线虫、昆虫和螨均有驱杀作用 ,用于治疗家畜线虫病、螨病和寄生性昆虫病。其在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酯中易溶 ,在水中几乎不溶。阿苯哒唑为抗蠕虫药 ,用于畜禽线虫病、绦虫病和吸虫病。其在冰醋酸中溶解 ,在丙酮或氯仿中微溶 ,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在水中不溶。复方伊维菌素粉是抗生素与化学药物配合使用的新型复方药物 ,主要含伊维菌素与阿苯哒唑两种抗菌成分。两种药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增加了杀菌效力同时降低了药物使用成本。经过实验 ,根据伊维菌素、阿苯哒唑的性质 ,用甲醇溶解伊维菌素 ,过滤 ,阿苯哒唑绝…  相似文献   
214.
张毅  朱林 《新农村(黑龙江)》2011,(7):249-249,231
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和进步上存在差距并不可怕,只要遵循正确的发展规律方可促进我们自身科技的进步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眼下让人担心的并不是我们科技的落后,而是几处足以抑制我们发展的硬伤。  相似文献   
215.
[目的]为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7份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其碳同位素分辨率(Δ)、水分利用效率(WUE)、灰分、比叶重(SLDW)、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并分析相应指标的遗传效应。[结果]各指标在品种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ΔGm、ΔSm、株高、maGm、T1的广义遗传力(h2B)较高,分别为76.20%、85.30%、90.61%、85.30%、87.14%;Tr、Ci的hB2中等(51.53%和66.69%)。ΔGm、ΔSm、maGm、maLa、SLDW、T1、Tr、Pn、Ci、Ci/Ca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小,GCV变幅为1.4%~8.5%;株高、WUE、Pn/Tr的遗传变异系数中等,GCV变幅为10.84%~16.19%;Gs、maSm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GCV分别为30.9%和42.2%。[结论]该研究为抗旱春小麦品种优良性状的选择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16.
在回顾江苏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差别的基础上,对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打破二元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的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法律基础和加大资金的支持应是推进江苏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17.
九州虫草作为一种新的虫草真菌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从九州虫草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用价值等方面对九州虫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18.
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的效应,为安徽双季稻区秸秆还田和钾素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于2013—2015年在安徽省桐城市进行,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不施肥+秸秆还田(CK+S)、氮磷钾(NPK)、氮磷钾+秸秆还田(NPK+S)、氮磷+80%钾+秸秆还田(NP+80%K+S)。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都没有显著负效应,而且秸秆还田替代20%化学钾肥不会减少水稻产量;CK+S、NPK和NPK+S处理的钾素表观平衡系数分别为0.90、0.48、1.40,说明单施化肥不能减缓作物对土壤钾素的消耗,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利于土壤钾素的收支平衡,对维持当地土壤钾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9.
设置正常灌水处理(T1)、重度干旱处理(T2)2种处理,测定株高、穗重、单株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等性状,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抗旱系数(DRC)、综合抗旱系数(CDRC)、加权抗旱系数(WDC)、隶属函数值(D)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成熟期不同甜高粱品系的抗旱性进行鉴定及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各性状均有显著影响(P0.05);抗旱系数频次分析表明,各性状抗旱性敏感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穗粒数分枝数株高茎粗千粒重穗茎粗穗重穗长单株粒重产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穗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产量与穗粒数、穗重、单株粒重、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穗粒数与穗重、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粒重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性状转化成5项新的互相独立综合指标,可代替88.087%原始所有性状抗旱信息;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性状DRC与D的密切程度大小顺序为单株粒重千粒重穗粒数产量穗茎粗分枝数穗重穗长株高茎粗。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22个不同品系甜高粱分为5个抗旱级别,其中Ⅰ级3份、Ⅱ级7份、Ⅲ级6份、Ⅳ级4份、Ⅴ级2份。对聚类分析结果的抗旱系数进行抗旱性等级统计分析表明,除株高、茎粗和穗长以外,千粒重、单株粒重、穗重、穗粒数、D值、分枝数、穗茎粗、CDRC值和WDC值随着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加。逐步线性回归方程表明,千粒重、单株粒重、穗粒数、穗茎粗与D值密切相关。综上所述,干旱胁迫对甜高粱成熟期各性状均会产生显著影响,千粒重、单株粒重、穗粒数和穗茎粗可作为甜高粱成熟期直观、准确和简单的抗旱鉴定评价指标,筛选出成熟期抗旱性强的甜高粱品系为F417、F438、F6137。关键字:  相似文献   
220.
为比较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作为冬小麦拔节肥的施用效果,2015-2016年通过在安徽省太和县及宿州市两地布置冬小麦拔节肥控释尿素机施、普通尿素机施和普通尿素撒施田间大区试验,研究拔节期追施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含量、SPAD值、贮存物质再分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水条件较好的太和试验点,控释尿素处理的小麦产量比普通尿素撒施和机施分别显著增加7.2%和12.5%,氮素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16.5%和22.6%,经济效益分别显著增加8.3%和11.5%。拔节期控释尿素施用30d后小麦旗叶SPAD值和氮素含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控释尿素处理的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在降水条件相对较差的宿州试验点,拔节期施用控释尿素的效果不明显。在降水量丰沛或者灌溉条件好的情况下,拔节期施用控释尿素较普通尿素能显著促进小麦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施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