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路易斯安娜鸢尾顶芽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激素配比诱导不定芽,定期测量组培苗株高、蓬径、主茎长和叶片数,观察组培苗的染色体数、叶片结构和开花性状等。结果表明:路易斯安娜鸢尾顶芽诱导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5 mg.L-1,产生有效生产苗最多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2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1+活性碳0.5 g.L-1。2年生组培苗平均株高达到71.6 cm,平均蓬径达到60.9 cm,叶片维持在6~12片,冬季仍有绿叶。组培苗染色体个数、叶片通气组织、开花性状等均与母株一致,表明路易斯安娜鸢尾组培苗可保持其母株的观赏性状和水生习性,可通过组培快速繁殖大规模生产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42.
针对稻谷的吸湿性裂纹特性,设计了标准处理方法,并对参加浙江省“9410”计划联合品比试验的品系、部分早籼及早粳育种亲本进行抗裂性分析和等级评定。裂纹粒率最高的材料达73%,最低的仅0.5%,材料间差异显著(P=4.23×10-16<0.01);其中,45份籼稻材料平均裂纹粒率为34.19%,8份粳稻材料平均裂纹粒率为55.44%,2份长粳材料平均裂纹粒率为2.25%。相关分析表明,品种的抗裂性与粒形呈极显著正相关(r=0.49**)。  相似文献   
143.
优质高产中熟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11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不育系T98A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恢复系R115配组,育成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115.该组合全生育期112~114d,单位产量7.5t/hm^2左右,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达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感稻瘟病和自叶枯病,抗寒性强,适应性较广,于2006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144.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广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1986年始对水稻广亲和性的资源筛选,亲和谱,遗传和利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在籼粳杂种后代材料及美国稻品种中存在较丰富的广亲和品种,如T984,嘉40,Pecos和L201等均表现有良好的亲和性。2)各广亲和品种亲和谱存在明显的差异。T984,中国91,热研1号和嘉40的亲和谱较宽;而Dourada Percos和中作180的亲和谱较窄,即所谓的特写亲和性品种。3)广亲和品种的亲和性遗传亦有不同的表现。热研1号的广亲和性(以南京11和76-27bB作为籼粳测验种)受一对Sn5基因控制,其位于第6染色体山,与色素原基因C的交换值为4.71%;Pecos和L201的广亲和性(以南京11和秋光为测验种)除受色素原基因C连锁的主效基因控制外,还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T984的广亲和性(以辐8-1和秋光为测验种)与色素原基因C相互独立。此外,广亲和品种/粳型测验种的F2植株的亲和性强弱与相应的F3株系的平均结实率高低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5.
朱顶红不同繁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鳞茎切割、组织培养不同繁殖方法对朱顶红的繁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相同鳞茎切割方式的繁殖率不同;不同层次的鳞片繁殖率也不同,按繁殖率大小依次为外层>中层>内层;鳞茎切割时间对繁殖率也有影响,以8月切割最佳;16等份切割繁殖效果优于刻沟方式;种子离体培养增殖效果最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1.5 mg/L 6-BA 0.1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MS 0.5 mg/L NAA.  相似文献   
146.
被誉为"第三次土改"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激活了林业发展要素,使林业生产关系适应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主体改革做出选择、指明方向后,必须抓紧推进一系列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同样,新的林权制度建立后,如何因地制宜地推进各  相似文献   
147.
[目的]为常绿水生鸢尾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常绿水生鸢尾组培苗为试材,通过移栽试验研究了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基质草炭+砻糠灰+珍珠岩(体积比为7∶1)中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其余2种基质的移栽成活率都低于60%。移栽后,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NAA0.5mg/L+活性炭(处理A3)中组培苗的平均根数、叶数与主根长均显著优于1/2MS培养基,1/2MS培养基中根茎部无黑色污染状(处理A2)的组培苗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处理A2和A3中大、中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4月13日与9月9日移栽的组培苗的成活率最高,分别为81%和82%;6月2日移栽的组培苗的成苗时间最短,为36d;11月3日移栽的组培苗成活率低,成苗时间长达120d。[结论]该试验为常绿水生鸢尾的栽培和繁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8.
调查了1366份水稻品种和品系,腹缺米的发生频率为5.63%,腹缺米频率与粒重的相关r=0.6195。1978、1979和1981年,用腹缺米和饱满米配制了17个组合,F1、F2和 BF1的分析发现,腹缺米受两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环境条件只影响腹缺米的程度。这种障碍在早期世代进行连续选择即可消除。  相似文献   
149.
利用CEL Ⅰ酶鉴定水稻广亲和基因S5位点的籼粳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亲和基因S5的克隆为水稻品种亲和特性的鉴定提供了分子学依据。利用PCR技术对水稻S5位点中籼、粳序列间存在差异的区段进行扩增,并结合芹菜核酸内切酶CEL Ⅰ对其进行酶切鉴定,从而区分S5不同的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鉴定不同水稻品种中S5位点的籼粳特性,并能发现新的差异序列。  相似文献   
150.
九龙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中九B和龙特浦B杂交选育的优质不育系,配置组合F1生育期偏短,较适宜于早杂和晚杂组合的配组。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繁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