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和促进高校各方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正确认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准确定位辅导员的职能,对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从辅导员定义开始追溯,分析了目前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辅导员的职能定位问题,并提出了更好发挥辅导员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2.
对盆栽黑麦草施以不同水平的猪粪和牛粪两种有机肥料,通过测定黑麦草对氮和磷的吸收量、土壤的残留量及粪肥中氮和磷的损失量,研究了黑麦草对养殖场粪肥的消纳吸收能力及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水平范围内,随着粪肥施用量的增加,黑麦草对氮、磷的吸收也随之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其增加潜力不大,且高量施用粪肥将导致土壤中氮、磷残留量明显增加,同时会造成氮、磷流失,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风险也将随之增大.综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黑麦草施以猪粪的量应控制在15~60kg·m-2,牛粪的量应控制在1875~150 kg·m-2.  相似文献   
33.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根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成:基本生活能力教学课程群、基本实践能力教学课程群、社会适应能力教学课程群、调查实践教学课程群、管理实践教学课程群、科研实践教学课程群、规划设计实践教学课程群和生产实践教学课程群。  相似文献   
34.
通过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该杀虫灯对水稻主要害虫均有诱杀作用,杀虫谱较广,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68%和55.58%,诱杀效果明显;灯控区比非灯控区稻谷增产360 kg/hm2,节约防治费用209.1元/hm2,经济效应显著且对天敌安全,在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秸秆还田作为一种有效的秸秆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还可以缓解农田生态压力。研究稻麦轮作系统下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短期影响,可为提出适宜当地生产的秸秆还田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稻麦轮作农田定位试验进行了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7个处理,以稻麦季秸秆均不还田为对照处理(CK),6个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测定了秸秆还田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稻麦产量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试验范围内的秸秆还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活性碳组分的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并能增加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2)土壤总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加,增幅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以连续两季50%秸秆还田量处理下显著较高,而水溶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在连续两季25%秸秆还田量处理下最高;3)相比秸秆不还田处理,连续两季25%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均最显著;4)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均为在连续两季25%和50%秸秆还田量处理下增产较显著,与秸秆不还田相比,水稻增产达9.0%,小麦增产达11.45%;5)土壤碳库、土壤酶活性以及水稻和小麦产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连续两季25%和50%秸秆还田量表现出显著提高土壤碳汇能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的优势。  相似文献   
36.
为区分农户对化肥的不同需求,促进化肥市场的购销平衡,采用江苏省4市418份化肥购买行为的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挑选出CCVAL量表中包含实用理性、差序关系、奋斗进取、权威从众、独立自主5个维度21项指标,并构建农户购买农资决策体系。结果表明:农户消费者可聚类为注重性价比的"实用保守型"、自主决策的"独立自主型"、依赖他人的"权威从众型"和理性消费的"积极进取型"。普通农户对化肥是一种必需且被动的消费,综合成本与收益不变的前提下,在农村社会各种条件的限制下,农资消费往往是从众消费;少部分农户将农业生产看为自身价值的实现途径,在购买化肥过程中会争取更大的主动权。通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价值观进行研究,可以理解农村居民的化肥购买行为,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有区分度的差异化营销策略与政策战略。  相似文献   
37.
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测试改进的开沟机开沟质量是否满足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开沟埋草、覆土要求,研究了秸秆机械沟埋还田对埋草沟的排水降渍效果及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秸秆机械沟埋和常规还田方式,将上季作物秸秆进行全量还田(秸秆沟埋量2.1 kg.m-1),设置沟埋深度为20,30 cm,常规还田(CK)3个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梯形沟上、下口宽分别约为35.00和19.20 cm,D2,D3处理间平均开沟深度分别为19.50,29.90 cm,集中抛土距离分别为38.00,41.00 cm,集中覆土厚度分别为11.45,17.17 cm,土壤破碎率均达90%以上;埋草沟具有与排水沟相近的土壤降渍效果,各处理下埋草沟含水量下降幅度均大于CK,不同深度埋草沟的降渍效果优劣排序为30.00 cm深优于20.00 cm;埋草沟上小麦出苗及生长情况均好于CK。该机开沟作业质量稳定、性能测试良好、满足埋草覆土要求;埋草沟具有排水功能、对小麦出苗及生长无影响,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对2002年Landsat TM图像进行解译,得出苏州市吴中区陆地景观类型图,并利用Fragstats软件,对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耕地38%、水域23%、林地17%、农村居民点与交通工矿用地13%、城镇用地9%,景观异质性高,景观类型聚集度适中。耕地斑块分维数和结合度分别为1.571 5和99.453 8,斑块形状复杂,连接性好;林地斑块分维数和结合度分别为1.329 3和99.076 2,斑块形状简单,连接性较好;水域斑块密度为每百公顷0.784 5个,破碎程度较大;农村居民点与交通工矿用地斑块密度和结合度分别为每百公顷2.466 5个和95.036 6,斑块破碎程度最大,连接性差;城镇用地斑块边缘密度和结合度分别为6.026 m.hm-2和99.215 3,斑块形状最简单,连接度高。耕地是景观的基质,并受非农化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39.
为揭示麦秸还田下,稻麦轮作区水氮耦合关系,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麦秸还田条件下,不同的水分管理(淹水灌溉、浅湿调控灌溉、常规灌溉)和氮肥量(180、225、270 kg·hm~(-2))对稻田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碳库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水分管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水稻产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常规灌溉相比,当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浅湿调控灌溉可以显著提高稻田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淹水灌溉显著降低了土壤易氧化、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和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当施氮量为225kg·hm~(-2)和270kg·hm~(-2)时,浅湿调控灌溉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和水稻产量,淹水灌溉显著降低了水溶性有机碳、过氧化氢酶活性。因此,在麦秸还田条件下,与其他处理相比,浅湿调控灌溉和施氮量为225 kg·hm~(-2)的处理在短期内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酶活性、碳库含量和水稻产量具有显著优势。本研究为该地区制定合理、高效的水肥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0、1500、3000、4500、6000 kg· hm-2)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分蘖数、株高、SPAD及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对照),但是未全部达到显著性差异;50%秸秆还田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理论增产10.2%,实际增产9.0%;秸秆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显著;50%秸秆还田处理对微生物量碳、氮的提高作用最明显(P<0.05),分别较对照提高46.0%和90.0%;25%和50%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P<0.05);25%、50%和75%秸秆还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提高9.3%、12.1%和8.5%(P<0.05);与对照相比,50%秸秆还田土壤蔗糖酶活性提高20.3%(P<0.05).鉴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长期效应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生理代谢影响的复杂性,合理秸秆还田量的选择还需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