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9篇
农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8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银杏复合系统小气候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种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中林内小气候日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光照强度、林内温度和土壤表层温度随着林分的郁闭程度和林分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而林内相对湿度却相对上升;(2)银杏复合经营与纯种农作物相比,小气候效应明显,而与纯林相比相差不大;(3)影响小气候的主导因子是光照强度和林内温度;(4)在5种模式中,15年生的银杏果用园+桑树模式具有更为稳定和适宜的小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42.
为探索银杏苗木对氮的需求,按0.0、1.5、3.0、4.5和6.0g·盆-15个水平进行盆栽施氮肥试验。结果表明:(1)银杏苗高、新梢长度、各器官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等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施氮量超过3.0g·盆-1后,这些指标又随着施氮量的继续增加而下降。此外,银杏苗木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等对氮素的反应亦与此相似。(2)银杏苗木叶片全氮量在适量的供氮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含氮量最高出现在3.0g·盆-1,超过此值后,随施氮量的提高逐渐下降。(3)银杏苗木各项生长指标与施氮量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根据回归方程求得2年生银杏苗木的合理施氮量为2.81~3.05g·盆-1。  相似文献   
43.
银杏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我国银杏施肥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银杏施肥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银杏施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高温胁迫下14个银杏品种的耐热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银杏主产区14个银杏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生理生化测定及SPSS统计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持续7d45℃的高温胁迫能够有效区分不同银杏品种耐热性;生理生化测定结果的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能够对不同银杏栽培品种的耐热性进行有效评价。苏农佛手、郯城300和新村16号为热敏感型,耐热型较差,洞庭皇1号、郯城马铃2号和大龙眼为耐热型,耐热性较强。银杏栽培品种耐热性与核形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45.
不同柳叶栎种源生长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美国引进的6 a生柳叶栎9个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分枝数、分枝角和枝下高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冠幅并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生长最好的19号种源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分剐为2.4 m、6 cm、1.64 m,是最差的22号种源的1.14倍、1.3倍和1.12倍.依据多性状选择指数,初步筛选出19号、18号和23号等3个生长表现优良的种源.  相似文献   
46.
银杏优质丰产园建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银杏的多方面综合开发利用,我国银杏产业发展迅速,银杏栽培技术已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结合国内外近20 a来银杏栽培技术研究情况和参加的科研工作,述评了银杏优质丰产园建园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目的】精确估测银杏人工林有效叶面积指数(eLAI),以更好了解银杏人工林的生长和竞争、理解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产力。【方法】基于多旋翼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系统获取的点云数据,结合45块地面实测样地数据,使用孔隙度模型法(通过计算点云的冠层穿透率,根据Beer-Lambert定律计算有效叶面积指数)和统计模型法(首先通过地面实测的有效叶面积指数和所提取的LiDAR特征变量建模,然后借助拟合的模型估测有效叶面积指数)对我国典型银杏人工林进行样地尺度的有效叶面积指数估测。【结果】1)使用统计模型法估测eLAI时,仅利用LiDAR高度特征变量估测精度为R2=0. 38(rRMSE=54%),引入其他特征变量(冠层密度特征、冠层容积比以及强度特征变量)后精度分别达到R2=0. 64(rRMSE=26%)、R2=0. 61(rRMSE=28%)、R2=0. 74(rRMSE=23%); 2)根据Cover将样地分组建模后发现,分组建模的精度优于不分组建模的精度;3)孔隙度模型法估测有效叶面积指数的精度为R2=0. 71(rRMSE=32. 0%)。【结论】结合多组LiDAR特征变量估测有效叶面积指数能够充分挖掘LiDAR数据包含的冠层结构特性,从而提升估测精度;同时,使用孔隙度模型法可以有效估测银杏人工林有效叶面积指数。无人机LiDAR点云在估测银杏人工林有效叶面积指数上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48.
以低温贮藏银杏胚为试材,研究不同取材时期银杏胚的生长长度变化、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能力。结果表明:早期取材且低温保存,能减缓胚的生长和发育速度;不同时期胚均能较好的诱导愈伤组织,以10月10日取材在MS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有一定的分化能力,早期(10月3日至11月16日)取材能诱导出胚性愈伤和不定芽,晚期(11月16日以后)取材能诱导出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49.
遮荫对几种暖地型草坪草成坪速度及其景观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对5种常见暖地型草坪草在不同遮荫条件的成坪速度及其景观效果进行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天堂328、狗牙根、结缕草均随遮荫程度的加大,成坪速度显著减慢或不能成坪,假俭草、马尼拉在遮荫度37%、58%条件下,成坪速度超过对照水平或相当,因此认为,在遮荫地或林下种植草坪时,供试草种中应首选假俭草,其次为马尼拉,另外3个草种不宜作为耐荫草种利用;遮荫提高了各草坪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绿色景观效果;遮荫处理不同程度增加了草坪植株的高度、叶片长度、宽度、面积,但降低了叶片的厚度。  相似文献   
50.
毛竹林出笋与幼竹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以江苏宜兴林场、江西宜丰花桥林场以及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习林场等试验地内毛竹林出笋与幼竹生长资料和从江苏宜兴气象站抄录整理而成的1976~1986年中每年的11个气象资料为原始材料,定量地对毛竹林出笋及幼竹的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性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翌年竹林出笋及幼竹生长发育的6个主导气象因子是7、8、9三个月的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温暖指数、日均温≥10℃积温和7、8、9三个月的平均降水量。借助于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竹林整个出笋期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出笋初期、出笋盛期和出笋末期。最佳拟合求算表明,毛竹幼竹高生长用单分子生长式来拟合精度较高。通过对正态累积函数和概率单位之间关系的研究可知,毛竹高生长在竹笋出土后21天左右进入速生期,竹笋出土后30天左右达高生长高峰期,竹笋出土后38天左右达高生长速生末期。本文还就如何根据幼竹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相应的营林措施来培育速生丰产林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