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4篇
  10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基于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和农机大量增加的背景,根据辽宁省农机的农机监理实际情况,从法律法规、思想认识、业务能力、操作水平等方面,分析优化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为提高农机安全监理质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2.
鲜湿米粉保鲜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超  汪晓鸣  张福生  曹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13-5114
[目的]对鲜湿米粉配方及灭菌保鲜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早籼稻为原料生产保鲜米粉,测定添加玉米淀粉、变性淀粉及乳化剂等助剂及不同保鲜处理对米粉品质的影响。[结果]添加助剂能够延缓米粉淀粉老化,改良米粉品质;使用pH值4.0左右的乳酸/醋酸钠溶液酸浸处理后,再通过95℃、40 m in的水浴杀菌,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鲜期达到3个月。[结论]该研究可为鲜湿米粉的保鲜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桉树-甘蔗间作系统中间作物甘蔗的糖分水平及经济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间作带南北方向上各行甘蔗及甘蔗对照的产量和糖分。其中,产量测定采用收获法,糖分测定采用手持式测糖计。[结果]甘蔗间作带从南到北方向上的产量变化曲线呈抛物线,整个甘蔗间作带的平均产量为82.05 t/hm~2,低于对照产量92.1 t/hm~2,下降幅度为10.91%。间作带上各甘蔗行间的糖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平均糖分与对照甘蔗糖分相差只有0.30%,差异不显著,间作带上的甘蔗含糖量达到榨糖标准。[结论]在超宽行桉农间作模式中间作甘蔗在经济效益上是完全可行的,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4.
抗球虫病疫苗的成功应用,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疫苗用于雏鸡就了事。为了获得保护性免疫力从而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对免疫接种的方法加以精心控制,必须对卵囊的摄入量和产生的免疫力进行监测,开发出的防制措施还必须能够确保生长中肉鸡的一般健康和福利需求以及肉鸡所处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5.
为了加快北方地区大豆品种的选育及更新换代,通过3年大田栽培试验,对不同气候因子条件下的国家大豆核心种质资源进行性状鉴定及适应性与利用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因子中降雨量对株高、底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影响显著,但在不同类型的种质间适应性变化存在差异。通过性状鉴定和数据分析,国外极早熟种质在株高、底荚高度和百粒重性状上适应性较为强,国内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在产量性状、抗倒性及百粒重性状上适应性较强。根据各性状相关性及适应性,国内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应注重在高产、优质、抗性育种及种质创新中的应用;国外极早熟、早熟种质注重在北方高寒地区极早熟大豆品种和有效积温≥2800℃地区夏播麦茬复种超早熟大豆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6.
目的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中火烧、采伐干扰后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进程,研究其林分生物量特征,确定林分、地形和气候因子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建立林分生物量通用模型,进行森林碳汇功能研究。方法利用野外实测的胸径和树高推算生物量。采用方差分析确定林分、地形和气候因子以及恢复时间、干扰类型等对林分生物量有无影响,使用一般线性模型建立林分生物量的多元线性模型,比较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在不同生境下林分生物量特征。结果(1)不同恢复阶段的林分生物量差异明显,森林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有所不同,生物量最大比重多出现在4 ~ 8 cm、14 cm和18 ~ 26 cm径阶。(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恢复时间、干扰类型、林分优势树种、海拔对林分生物量恢复有显著性影响,而气候因子或气候因子的2个主成分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都不显著,2个林分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在0.85以上,可以用来预测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物量。结论不同恢复阶段森林生物量有较大差异,森林乔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径阶分配受到干扰类型和恢复时间影响。林分生物量与时间和海拔成正比,干扰方式与林型会影响林分生物量,研究结果可为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物量预测以及森林碳库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7.
以中国境内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ETM+遥感影像数据和林分乔木生物量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和近红外光百分比植被指数,分析了该林区植被指数与乔木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对生物量相关性最高的植被指数建立了植被指数与乔木地上生物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以预测模型为基础,利用ArcGIS 9.1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生成了小东沟林区乔木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图。生物量残差图中较强、中等和较低预测面积分别为66.60%、30.31%和3.09%,表明小东沟林区生物量空间分布的预测效果较好。将生物量空间分布预测图分别与坡度、坡向和海拔图叠加分析表明:小东沟林区乔木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以斜陡坡(15°~35°)的最高(200~250 t·hm~(-2)),平缓坡(0°~15°)次之(150~200 t·hm~(-2)),急险坡(35°)的最低(100~150 t·hm~(-2))。东南、南坡向的生物量较低,而其余坡向的生物量较高。较低海拔(1 042~1 400 m)的生物量最低(100~150 t·hm~(-2)),中海拔(1 400~1 900 m)的最高(200~250 t·hm~(-2)),高海拔(1 900 m)生物量居中(150~200 t·hm~(-2))。说明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指数可以很好地预测小东沟林区乔木的地上生物量,生物量的空间变化与地形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8.
笔者研究了桉农间作系统树影的变化特征,为寻找出一种桉农间作模式,促进桉树林地的可持续生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结果表明:正东西走向大宽行桉农间作模式能使系统内遮荫程度尽量地减小,能使光照资源最大程度进入农作物间作带,满足间作物对光热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9.
4种罗勒叶片挥发物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罗勒叶片自然释放出的挥发物成分及释放量,确定其主要成分。【方法】采用动态顶空法采集丁香罗勒(Ocimum gratissimum)、罗勒(O.basilicum)、紫罗勒(O.basilicum‘Purple Ruffles’)和绿罗勒(O.basilicum‘Green’)4种罗勒释放的挥发物,利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量色谱联用技术对挥发物成分和释放量进行分析。【结果】4种罗勒共释放出49种成分,分别属于萜烯类、醇类、醛类、酮类、烷烃类、酯类、苯形烃及其衍生物,不同种罗勒挥发物成分的种类和释放量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丁香罗勒、罗勒、紫罗勒和绿罗勒的叶片挥发物中分别检测出30、28、31和25种物质。萜烯类化合物的释放量在4种罗勒中均为最高,分别占总释放量的41.7%(丁香罗勒)、40.4%(罗勒)、46.6%(紫罗勒)和34.4%(绿罗勒)。【结论】桉叶油醇在4种罗勒中均表现出最高的释放量,可初步判断其是罗勒植物的主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30.
不同草本植物根系力动力学及抗压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