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21.
探索密度和氮肥对红皮强筋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为江苏省淮南麦区红皮强筋小麦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密度和氮肥追施量两个因素,密度分别为225 万株/hm2、300 万株/hm2、375 万株/hm2,氮肥追施量分别为90 kg/hm2、120 kg/hm2、150 kg/hm2,对镇麦12号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密度和密度与追氮量的互作对镇麦12号经济效益影响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M1N3处理组合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穗数达435.6 万穗/hm2,穗粒数37.1 粒/穗,千粒重45.3 g,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达6519.8 kg/hm2和4438.7 元/hm2。  相似文献   
22.
镇麦10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综合抗病性好,2010-2012年参加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容重815.0 g/L,粗蛋白质含量14.3%,湿面筋含量31.3%,稳定时间13.9 min,属于强筋小麦,指标达到GB/T17892-1999《优质强筋小麦》二级优质强筋小麦标准。2013年度生产试验,7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6 538.05 kg/hm2,比对照扬麦11号增产5.99%,居4个参试品种第一位。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感白粉病,抗黄花叶病毒病。适宜在江苏省淮南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23.
试验采用麦田常用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防治油菜田阔叶杂草,结果表明:当其有效使用剂量为75~120g/hm~2时,该药剂对油菜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考种和小区测产结果表明,该除草剂在油菜上的使用对油菜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24.
2008—2018年长江中下游小麦区试品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长江中下游小麦品质育种进展,对2008—2018年本区域参试的130个品系(182份样品)的品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品质分类标准评价了该区域小麦品质改良现状。结果表明,2008—2018年130个小麦区试品系的容重为786±16.07 g/L,粗蛋白含量12.79%±0.93%,湿面筋含量26.14%±2.77%,沉降值为34.65±10.43 mL,吸水率为56.62%±3.83%,稳定时间为4.03±2.82 min,最大抗延阻力为289.55±123.01 E.U,延伸性为154.55±19.11 mm,此外,变异系数最高的为稳定时间69.98%、最低的为容重2.04%。年度间比较发现,容重、粗蛋白含量和吸水率起伏较大,湿面筋含量保持平稳,沉降值、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延伸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根据国家品质评价体系,2008—2018年长江中下游小麦区试品系中,存在较多同一品系各项指标间强、中、弱筋相互交错的现象,达标品系中,强筋、中强筋较少,中筋、弱筋较多。总体而言,长江中下游小麦品质育种趋向中弱筋。  相似文献   
25.
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镇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麦9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在2008-2009年连续2年江苏省淮南小麦区试中经试点和专家打分评判,田闻表现、后期转色及熟相均为参试品种最佳;产量表现,2年区试19个试点,16点增产,平均产量7 647.9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5.59%,居参试种首位;2010年度生产试验,8点均增产,平均产量6 488.85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9.07%,居4个参试种第1位.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小麦品种间耐迟播性的差异,以扬麦16、扬麦18、扬麦20、镇麦9号、宁麦14和镇麦168等6个淮南麦区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11月8日、11月15日、11月22日和11月29日)下小麦品种的产量、生育特性及抗逆性特点。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迟,6个小麦品种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扬麦18和镇麦9号四个播期的产量均在4 500 kg·hm-2以上,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耐迟播性;扬麦18对赤霉病的抗性最强,但生育期长(190~206 d),成熟期最晚推迟至6月6日,且田间出现倒伏现象。综合来看,本试验条件下,淮南麦区小麦适播期为11月8日至11月15日,11月22日是最晚临界期。镇麦9号综合农艺性状较好,适宜淮南麦区晚播种植。  相似文献   
27.
选用百喜草育苗移栽和种子直播建植的绿化草坪,与常规草坪品种高羊茅比较,百喜草建坪15年来明显具有抗逆性强、养护管理成本低、利用周期长的特点;采用盖播黑麦草可有效解决北亚热带地区百喜草冬季和早春枯黄的不足,可实现四季常绿.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明小麦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为实现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高产红皮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68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设3个施氮水平(N 240、 300、 360 kg/hm2)和 5 个种植密度(135104、 180104、 225104、 270104、 330104 seedlings/hm2),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子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均显著影响镇麦168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镇麦168 的子粒产量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水平为N 300 和 360 kg/hm2 的处理间子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 270104 seedlings/hm2 时,镇麦168 的子粒产量最高。穗数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则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施氮量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镇麦168子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并改善面团流变学特性,增加种植密度有降低湿面筋含量和弱化度的趋势,种植密度对子粒蛋白质含量, 面团吸水率、 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影响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实现镇麦168 高产与优质的适宜施氮量为N 300 kg/hm2,种植密度为270104 seedlings/hm2。  相似文献   
29.
选用长江中下游麦区首个国家审定红皮强筋小麦新品种镇麦168为试验材料,设置240、300、360 kg/hm23个施氮处理,研究施氮量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影响及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量能显著影响镇麦168的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镇麦168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中高施氮水平(300、360 kg/hm2)处理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在全部施氮处理下,穗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千粒质量与籽粒产量呈负相关;穗数与穗粒数、千粒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穗粒数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全部施氮处理下产量构成三因素对产量均有正向作用,其中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