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氮肥4种施用量与2种运筹方式处理,研究其对皖麦48产量与各性状的影响、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为了明确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广亲和两系不育系9311S的40个中熟中粳稻及由其配置的40个杂交F1为材料,分析播始天数、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糙米率、长宽比、粒长、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等18个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表现.结果表明,生育期存在正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而结实率与千粒质量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品质性状中长宽比、粒长和垩白粒率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而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度表现出负向超优亲优势.长宽比、粒长存在正向竞争优势,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表现出负向竞争优势.与父本相比,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以及穗粒数明显增加,但是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明显降低,提高父本千粒质量是恢复系产量性状改良的重点.杂交组合品质优于父本是因为杂种的粒型变长,粒宽变窄,长宽比增加,有利于提升稻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33.
连粳9号是江苏省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连嘉粳1号为母本、(日本晴×早丰9号)F1为父本杂交,经连续8代系统选择于2006年育成的常规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特别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适宜手插秧、机插秧、直播等多种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34.
以抗倒能力存在差异的中熟中粳品种连粳7号、徐稻3号和早熟中粳品种连粳15号、连粳13ZJ61为试验材料,在稻麦两熟制下,研究了播期对直播稻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生长与根系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播期范围(6月10~30日)内,中熟中粳品种越早播其抗倒能力越强,早熟中粳在适宜的播期抗倒能力表现较好;(2)根冠比较大、根干质量大、蜡熟期根干质量在播期范围内衰减少是直播稻抗倒能力强的主要特征;(3)中下层根占全部根的比例大、蜡熟期中下层根系在播期范围内衰减少是抗倒能力强的显著特征之一;(4)在播期范围内根数多、根直径大、后期根长和根数衰减少是根部抗倒能力强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5.
粳稻穗角、着粒密度及每穗颖花数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水稻穗部性状的遗传,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水稻直立穗品种3012与弯曲穗品种万特大粒杂交组合的P1、P2、F1和F2的穗角和着粒密度及每穗颖花数的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穗角和每穗颖花数性状的遗传均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共同控制,着粒密度性状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共同控制。穗型弯曲对直立、着粒密度密对疏和每穗颖花数多对少均为部分显性。穗角和着粒密度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每穗颖花数以多基因遗传为主,穗角和每穗颖花数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同等重要,而着粒密度以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36.
通过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〇试验,研究了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〇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得出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〇有明显的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的作用,可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实现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37.
抗条纹叶枯病粳稻新品种连粳4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粳4号是用连96-1×武育粳3号,经连续选择育成的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适应范围广,在苏北、鲁南、安徽北部及河南新乡地区都能种植。高产栽培宜采取"主攻穗数,力促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策略。  相似文献   
38.
中粳水稻新品种连粳4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粳4号(连20-417)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等特点。适宜在苏北、鲁南、皖北以及河南新乡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9.
部分粳稻品种条纹叶枯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个粳稻品种(系)条纹叶枯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连20-417、盐稻8号、徐稻3号、连粳99-87条纹叶枯病发病轻,华粳2号、武育糯16等品种发病重;并分析条纹叶枯病的发病原因、规律及对后期产量的影响,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0.
以江苏连云港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稻米粗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期施用氮肥显著降低稻米粗脂肪含量,但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粗脂肪含量下降趋势变缓;施用钾肥能显著增加稻米粗脂肪含量,但K2O用量增加,粳稻粗脂肪含量变化不明显,籼稻则有下降趋势;施用磷肥能显著增加稻米粗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