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3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林业   576篇
农学   335篇
基础科学   263篇
  319篇
综合类   2248篇
农作物   372篇
水产渔业   291篇
畜牧兽医   1195篇
园艺   374篇
植物保护   173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8篇
  1960年   11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三华李作试验材料,用薄厚不一的聚乙烯材料的保鲜膜包装,观察三华李品质的改变。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过试验,以优秀三华李概率、褐色程度和果实硬度三个条件为代表,分析不同聚乙烯包装对于三华李采摘后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53.
本文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学生十年间体质变化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格发育和体质发展水平,后五年比前五年有明显改善,城乡差异缩小。体格发育由“豆芽型”向“粗壮型”发展,肺活量指标上升,各项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多项素质提高显著,但耐力素质和女生的力量素质趋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54.
为了检验土壤生物工程措施在河流生态恢复中的作用,以北京市怀柔区琉璃河裸露坡岸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河段坡面的溅蚀、面蚀、沟蚀以及侧渗侵蚀等土壤侵蚀现象,采用扦插、灌丛垫、埋根和梢捆等几种土壤生物工程措施对河流岸坡进行近自然恢复。分别对施工1个月、4个月、5个月和13个月时毛柳(Salix matsudana)的生长特征和稳固岸坡效果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土壤生物工程施工方法,成活的毛柳生长情况均达到较高的水平,不同土壤生物工程措施的新枝高度和基径平均分别增长到116.9cm和0.85cm。由于施工方法不同,毛柳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完工1个月后,各种措施毛柳的生长状况由好到差依次是:灌丛垫、埋根、梢捆;完工4个月、5个月和13个月后,生长状况由好到差依次是:埋根、梢捆、灌丛垫、扦插。基径的生长情况与生长高度的情况遵循同样的规律。土壤生物工程施工后河溪岸坡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最后总结了土壤生物工程施工后的管理防护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森林水源涵养是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测定森林的水源涵养量能很直观地了解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能够为确定森林资源保护措施与经营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以吉林省柳河县为研究区,以Landsat-5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提取相关因子,根据样地实测数据建立森林水源涵养遥感估测模型,经过精度检验,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79.24%。利用模型进行了柳河县森林水源涵养量反演,得出柳河县森林水源涵养量为4.62×106 m3。形成柳河县森林水源涵养量分布图,并从空间上分析了森林水源涵养能力与空间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为实现冬小麦幼胚一步苗移栽于夏季大田加代,本试验以‘济麦20’、‘烟优361’、‘泰农18’、‘中优9507’以及(‘济麦20’ב烟优361’)F1的幼胚为材料,分别选用11~13天、14~16天和17~19天3种胚龄的幼胚接种在MB、A和B三种培养基上,经离体培养一步成苗。研究结果表明,在9种接种试验处理中,11~13天接种于A培养基上出苗率最高,平均出苗率为98.30%,14~16天幼胚接种于MB培养基上,获得较高的出苗率(平均95.80%),17~19天幼胚接种于B培养基上,出苗率最高,平均出苗率为95.20%;17~19天幼胚接种于MB培养基上,出苗率最低(平均16.20%)。14~16天幼胚接种于MB培养基上,不仅出苗率较高,而且胚苗根较长,侧根较多,表明14~16天幼胚适宜接种于MB培养基。  相似文献   
57.
绿茶中的茶多酚与氨基酸含量之比(即酚氨比)是评价绿茶滋味品质的量化指标。本文提出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分析绿茶汤的酚氨比,并对光谱的特征变量进行筛选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试验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特征变量,建立酚氨比的估测模型,并与PLS、iPLS和siPLS方法建立的模型性能相比较。结果表明,应用siPLS结合SPA优选7个特征变量,主成分因子数为4时,所建模型性能最好,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R p)为0.906,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258。对预测集30个样本的预测值与参考值进行t检验时,预测值与参考值无显著差异,说明模型准确可靠,可实现绿茶滋味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快速估测。  相似文献   
58.
苏家秀  谭学林  徐津  李伟华  海梅荣  王婷 《作物学报》2011,37(11):2075-2084
滇I型不育系和保持系是我国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最主要的技术体系之一。本研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79对滇I型同核异质粳稻不育系及保持系上三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 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s)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结果表明,不育系间及保持系间的光合参数在3个叶位上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基因型间的这种显著差异为高光效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基础。同一叶位上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光合参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除SPAD值外,其他光合参数值在不育系与保持系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不育系的SPAD值显著大于保持系。叶绿素相对含量不是粳稻提高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滇I型细胞质对光合作用没有负效应;利用滇I型细胞质转育的不育系的叶绿素含量很可能有所提高。基于剑叶光合参数值对保持系及不育系的聚类,不育系和保持系可分别分为高和较低光合速率的类型。本研究为滇I型不育系的高光效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可作为杂交粳稻高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9.
摘 要:为进一步提升王家寨民俗村的旅游品位,对该村的景观进行了修订性的规划,并运用AutoCAD绘制了景观现状平面图和景观规划平面图,然后分析规划前后景观指数变化,结果表明:规划后各类型斑块数量和密度绝大部分有所增加,景观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变化较大,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有大幅提高,总之,规划后景观类型集中程度加强,景观更加丰富多彩,旅游设施更为完善,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载板蓝根多糖微球的免疫增强作用。利用实验室制备的载板蓝根多糖MPEG-PLA聚合物微球免疫小鼠,并测定小鼠血液的常规指标,即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总数以及总IgG水平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在给药后第7天和第14天,载板蓝根多糖微球40、20、10 mg组和板蓝根多糖组小鼠的各项免疫指标均高于空白微球组和生理盐水组,并且载板蓝根多糖微球各组在第14天时的免疫效果与第7天时的免疫效果相比较差异不显著,其中,微球组中以载板蓝根多糖微球20 mg组的免疫效果为最好,在第7天和第14天时小鼠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总数分别为(0.96±0.46)和(11.03±0.35)以及(8.73±0.51)和(9.44±0.42),总IgG水平为(33.541±0.458)和(32.713±0.481),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则分别达到(56.00±2.16)和(1.61±0.04)。载板蓝根多糖微球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虽然微球的短期免疫效果均低于纯板蓝根多糖,但是可达到长效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